七月网

最感人的故事演讲稿,最感人的故事演讲稿三分钟

七月网1850

找一篇感人的经典革命英雄故事演讲稿!

我感动过许多东西:被一件事情所感动,被一句问候所感动,被一个动作所感动,被一个眼神所感动……这一次,我被今年四川发生的特大地震所感动。

最感人的故事演讲稿,最感人的故事演讲稿三分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四川汶川,许许多多房屋倒塌了,有些正在上课的学生,正在上班的大人还有正在睡觉的老人,全被压在了水泥板下面,这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亲人。

在这场特大地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位老师,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地动山摇,跑也跑不及了,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许许多多的砖块如冰雹似的砸在他的手上,脸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但他咬着牙,丝毫不松手,因为他知道在他的手下,有四位需要他,他知道,他是位老师。当消防队员从他的身上扒开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热泪盈眶,这位老师手下保护的四个孩子全部获救,他却不幸遇难,请大家记住这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名字叫——谭千秋。

在这场地震后,很多地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款,令我感动的是:在通辽市,一位乞丐为四川地震捐款,他把自己所有的零钱去银行换了一张整100的,在他捐款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看她,因为在我们眼里,乞丐往往都只是伸手要钱的,他们只懂得让别人关爱他们,可是今天,我们知道了乞丐也会关爱他人。

这样懂得关爱他人的乞丐有许多,这样懂得为学生付出的老师也有许多。在这次地震中,有的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学习不好的学生,为了救同学,自己却遇难了;在这次地震中,有的解放军为了多救一个人,自己最后竟然累死在抗震救灾一线上……

我认为通过这次地震,我们更深一层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含义。我深信,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3位小英雄:“面对危险我们不能丢下同学”新华网西安6月8日电题:“面对危险我们不能丢下同学”——陕西千阳县红山中学3位“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新华社记者许祖华汶川大地震虽然过去20多天了,但是回忆起地震发生的危急时刻,杨鹏、张博、赵瑞亮3位同学不顾危险帮助她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情形,陕西省千阳县红山中学初三(2)班学生朱晓丹的心中仍不时涌起感激的暖流。地震发生前,朱晓丹因为腿部意外受伤,上下学一直由家长用自行车接送。5月12日下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波及到千阳县,朱晓丹当时正在学校教学楼二楼的教室上课。突然,课桌和地面剧烈抖动起来,朱晓丹在座位上也差点摔倒。老师立即停止了讲课,组织大家向操场紧急疏散。很快,同学们冲出了教室,整个楼道都是急促的脚步声。朱晓丹因为腿上有伤跑不动,她六神无主又怕又急。正在这时,同班同学杨鹏跑来焦急地说:“快走!”说着,搀起朱晓丹就往教室外跑去。这时,他们所在的教学楼与隔壁楼之间的天桥因剧烈摇晃发出可怕的响声,隔壁楼外墙的瓷砖也纷纷掉落。朱晓丹害怕极了。下楼梯时,杨鹏搀扶着她不停地提醒:“别急,小心点!”正在这时,已撤离到操场上的同班同学赵瑞亮、张博,听说朱晓丹还没从楼上下来,他们又跑回教学楼,与杨鹏一起搀扶着朱晓丹,迅速撤离了大楼,来到了操场集中。说起当时他们为什么重返楼上救助同学的原因,赵瑞亮和张博说:“从教室跑出来时太紧张,没有在意。下楼后才发现腿上有伤的朱晓丹还没有下来,我们顾不上许多就又跑了上来。”当问到他们当时害不害怕,他们只是说,“面对危险谁也害怕,但是谁也不会丢下自己的同学啊。”为了表彰杨鹏、张博、赵瑞亮3位同学不顾危险帮助同学的行为,红山中学日前授予他们“抗震救灾小英雄”的称号,并号召全校师生向他们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童世强:14岁少年勇救7个娃2008年06月08日08:52:36来源:新华网【字号大中小】【留言】【打印】【关闭】【Email推荐:】新华网兰州6月7日电(记者屠国玺)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14岁的6年级学生童世强成了学校里的“小英雄”,在“5·12”大地震发生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学前班的教室,勇敢地救出了7个孩子。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陇南市成为甘肃省受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礼县祁山乡也不例外。当时,在中王小学前院六年级的教室里,童世强和另外49名同学一起,正在上下午的第一堂语文课。穿过一道院门,就是学校的后院,由于学校教室紧张,后院的党员活动室成为30名学前班孩子的教室,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们还趴在桌子上沉沉地午睡。“玻璃窗户像是被人不停地摇着响,地底下发出像一群乱飞的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这声音越来越大,我才意识到是地震了。”童世强的班主任,也是他本家叔叔的童双喜老师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赶紧往外跑!”老师的一声大吼过后,包括童世强在内的50名学生很快跑到前面的院子。童双喜急忙向后院的学前班跑去,因为这里的孩子还在午睡。这些小朋友们,除了两三个跑到院子里,其余的二十几个,有的吓哭了,有的吓呆了,乱成一团。童双喜大喝一声,“别哭了”,并用双手各提起一个小孩子跑着拎到教室门口,然后让他们赶紧往前院跑,转身又去抱别的孩子。童双喜马上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帮手,童世强也随着他跑进了学前班的教室。这位平常很调皮、喜欢打篮球和沙包的男生,尽管个头刚过一米五,但力气倒是不小,他也双手各抱起一个小孩子跑到了门口,然后转身又开始抱下一对孩子……不到3分钟的时间,在师生两人的合力下,二十几个学前班的孩子都从教室里被救了出来,集合在前院的空地上,童世强救出了其中的7个。就在大家清点人数的时候,前后院中间的院墙倒塌了,那些学前班孩子们午睡的教室,整体倾斜,出现了多条裂缝……“这时候我才知道地震的厉害,才知道害怕了。”这位勇敢的少年说,刚开始往里冲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想,只是想进房子里拉几个小弟弟、小妹妹出来。在老师眼里,童世强是一个很“灵活”的学生,不光是脑瓜灵活,学习成绩全班名列前茅;而且他玩得也很灵活。加上喜欢帮助别的同学,他被选为全校少先队的中队长。在人多地少的礼县山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童世强的爸爸妈妈也常年在省城兰州打工。他一度跟着父母在城里上学,但因为家庭负担不起,只能重新回到乡村里面。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童世强,除了完成每天的学业之外,还要帮助家里人铡草、喂牲口。学校刚出的黑板报上,有一个“小赖宁”的称号授予了他,以表扬他这种舍身救人的勇敢精神。对此,这位少年很开心,他说,长大后要去从事一份能帮助别人的职业。(完)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童世强:14岁少年勇救7个娃2008年06月08日08:52:36来源:新华网【字号大中小】【留言】【打印】【关闭】【Email推荐:】新华网兰州6月7日电(记者屠国玺)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14岁的6年级学生童世强成了学校里的“小英雄”,在“5·12”大地震发生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学前班的教室,勇敢地救出了7个孩子。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陇南市成为甘肃省受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礼县祁山乡也不例外。当时,在中王小学前院六年级的教室里,童世强和另外49名同学一起,正在上下午的第一堂语文课。穿过一道院门,就是学校的后院,由于学校教室紧张,后院的党员活动室成为30名学前班孩子的教室,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们还趴在桌子上沉沉地午睡。“玻璃窗户像是被人不停地摇着响,地底下发出像一群乱飞的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这声音越来越大,我才意识到是地震了。”童世强的班主任,也是他本家叔叔的童双喜老师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赶紧往外跑!”老师的一声大吼过后,包括童世强在内的50名学生很快跑到前面的院子。童双喜急忙向后院的学前班跑去,因为这里的孩子还在午睡。这些小朋友们,除了两三个跑到院子里,其余的二十几个,有的吓哭了,有的吓呆了,乱成一团。童双喜大喝一声,“别哭了”,并用双手各提起一个小孩子跑着拎到教室门口,然后让他们赶紧往前院跑,转身又去抱别的孩子。童双喜马上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帮手,童世强也随着他跑进了学前班的教室。这位平常很调皮、喜欢打篮球和沙包的男生,尽管个头刚过一米五,但力气倒是不小,他也双手各抱起一个小孩子跑到了门口,然后转身又开始抱下一对孩子……不到3分钟的时间,在师生两人的合力下,二十几个学前班的孩子都从教室里被救了出来,集合在前院的空地上,童世强救出了其中的7个。就在大家清点人数的时候,前后院中间的院墙倒塌了,那些学前班孩子们午睡的教室,整体倾斜,出现了多条裂缝……“这时候我才知道地震的厉害,才知道害怕了。”这位勇敢的少年说,刚开始往里冲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想,只是想进房子里拉几个小弟弟、小妹妹出来。在老师眼里,童世强是一个很“灵活”的学生,不光是脑瓜灵活,学习成绩全班名列前茅;而且他玩得也很灵活。加上喜欢帮助别的同学,他被选为全校少先队的中队长。在人多地少的礼县山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童世强的爸爸妈妈也常年在省城兰州打工。他一度跟着父母在城里上学,但因为家庭负担不起,只能重新回到乡村里面。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童世强,除了完成每天的学业之外,还要帮助家里人铡草、喂牲口。学校刚出的黑板报上,有一个“小赖宁”的称号授予了他,以表扬他这种舍身救人的勇敢精神。对此,这位少年很开心,他说,长大后要去从事一份能帮助别人的职业

跪求一篇感人的经典革命英雄故事演讲稿!

峥嵘岁月稠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中国在凄风苦雨之后终是穿过黑暗迎来了曙光。我们赢得了自尊,赢得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而在那些瞩目的成就背后,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是那些发生于峥嵘岁月中在寒夜里尚能温暖人心的故事。

让我们回到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甘岭1952年10月14日,正直清秋时节,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美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在大量飞机、坦克、大炮的助威下,向我军阵地发动了入朝以来规模最大的攻势。19日晚,上级命令黄继光所在连对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进行反击战斗,并要在20日拂晓前拔下这根“钉子”。

敌人的兵力虽说有我军的二三倍多,但机智勇敢的我军官兵很快将3、4、5号高地拿了下来。但到了2号高地,连队进攻遇到了“钉子”:敌人设在半山腰处坚固的火力点喷射出来的猛烈火力,压制我军先头部队。两个爆破组上去了,都没有成功,营指挥员着急得瞪大了眼睛。就在这时,通讯员黄继光送完信回来了。见此情景,一直想上战场的他急忙把早已写好的请战书交给参谋长,一再请求把爆破的任务交给他。参谋长看着他用鲜血写成的请战书,十份动容,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时派连队通信员肖东良和吴山羊作配合

黄继光他们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m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条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眼看着三人一个个相继倒了下去。可没过几秒种,黄继光又匍匐前进了,但动作比原来慢多了。后来才知道,吴山羊这时已牺牲,肖东良身负重伤不能动,黄继光左臂也受了伤

眼看已是凌晨四点多钟,天快要亮了,如再拿不下火力点,攻下主峰,我军的战果将全部丧失,怎么办?怎么办!在这关键时刻,他——黄继光,毅然挺身而出,满怀必胜的信念,带着两个战士,拿着手雷,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在距离敌火力点不到10m的地方,黄继光用右臂撑住了身体,扔出了手雷。一声巨响,敌机枪哑了,他再次倒了下去。这时,部队刚要发起冲锋,不想敌人的机枪又响了,钟仁杰怕敌人发现倒在地上的黄继光,狠命地朝敌火力点射击。枪声和伤痛使黄继光醒了过来,他看部队还没冲上来,忍着巨大的伤痛,又吃力地朝敌碉堡爬去。敌人的火力完全被钟仁杰吸引过来,黄继光顽强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射击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看了一眼,这时,黄继光仿佛感觉到,他的身后,有着战友的目光,朝鲜人民殷切的目光,祖国未来的希望,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由于机枪猛吼,他的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

只见他像钢铁巨人一般,慢慢地向火力点靠近,奋不顾身地向火力点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火力点拿下了,任务完成了,上甘岭战役胜利了,但我们的英雄却壮烈牺牲了。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惊天动地的“为黄继光报仇”的口号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围了上去,只见黄继光的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洞。战友们回头望去,在黄继光向敌碉堡接近的路上是一条触目惊心的长长的血迹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将黄继光的遗体背了下来,为他穿上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安放在了一口从祖国运来的棺材里……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他的光辉事迹,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他英勇顽强的光辉形象,闪烁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灿烂光辉。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担负起让中国立于世界的责任,我们应该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奋斗,为了民族的强大而努力,永远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于世界,则国屹于世界,为了祖国的未来,奋斗吧!!!

我们学校前几天开展过类似的活动,我同桌的稿子就是我帮忙打的,得了二等奖,有些地方需要自己修改一下

5.12汶川地震最感人的故事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有感于5.12汶川地震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我们杰克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震灾的第二天就向灾区伸出了援手,总裁阮积祥首先带头捐款,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并对受灾严重的四川籍员工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回家看望受灾家人。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工作、生活在杰克——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工作,对待领导,对待同事,只有杰克的不断发展才能成就我们个人的发展。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同事,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