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次浪潮》内容精要:为使叙述简明扼要,该书把文明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和目前正在开始的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至今不过300年。今天历史发展速度加快,第三次浪潮可能只要几十年。
在《第三次浪潮》中作者认为:第二次浪潮把人类生活劈成两半:生产和消费。
这一裂变,后果极为重大。市场第一次成为人类生活的巨大中心。
经济市场化,同样发生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中。
以市场的规模衡量经济的增长,成为各国政治的首要的目标。
市场的存在与扩张,导致了生产率的猛增。但生产与消费的分裂,也导致了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矛盾与冲突,影响到人们的家庭生活和两性身份,甚至个人的精神与个性。
贪得无厌、商业腐化、人际关系的冷酷,并非利润制度独有的现象,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映,而是工业化的后果,是所有以市场为中心的社会的反映。
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集权化,这六个相互联系的原则,组成了工业化文明的法则,统筹安排了千百万人的行动,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生产与消费分裂的后果。
第二次浪潮的政治实体,需要与不断发展的第二次浪潮经济实体相适应。从美国和法国革命开始,经历了整个19世纪,一个国家主义的狂热,横扫世界工业化地区。
各国政府都极力扩大自己的市场和政治权力,但都遇到了外在与内部条件的限制。修建铁路,成为19世纪“生存空间”的争夺。
在第二次浪潮以前,欧洲的统治者已经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这些早期的冒险家和征服者实际是为追求个人财富,其殖民地仍是自给自足经济。
第二次浪潮改变了这种规模较小的掠夺抢劫,形成了大企业,扩展成庞大的帝国主义。新兴的帝国主义从殖民地搜刮原料,加工后以高价把制成品卖给殖民地。
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欧洲政治家恬不知耻地宣扬:“帝国即贸易。”
第二次浪潮文明不可能孤立存在。它要为搜刮殖民地的资源而不顾一切。它首先需要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来汲取这些资源。
创建统一的世界市场,大半是根据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观点。他主张把分工原则运用到国家之间。统一的世界市场成功的建立,使世界贸易大大发展。1750~1914年间,估计增长了五十倍以上。
第三次浪潮文明不能使用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政治结构,需要创造新的政治工具。
今天社会内部的“黑洞”,不是属于哪一个政府的问题,而是各种形式代议制民主本身的深刻危机。
从美国到前苏联再到所有工业国家,决策的失灵,不是哪一个总统、总理、首相、主席独有的现象。没有一个领导人能在现存制度的框框内予以解决。政党失去了吸引力。参加选举的人日益减少。权力的真空正在扩展。
第三次浪潮文明要求领导人的作风与品质,不在于自信武断,而在于从善如流;不在于横行霸道,而在于富于想像;不在于权迷心窍妄自尊大,而在于对领导新世界的局限性颇有自知之明。
变革的责任在我们肩上。要趁现存政治制度还没有进一步解体之时就开始行动。我们的行动注定是要创造未来!
总之《第三次浪潮》认为,一种文明还可以运用它的某种进程和原则,发展它自己的“超意识形态”(superideology),去阐明它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
因此,一旦我们了解这些领域的进程和原理是怎样的变化,以及它们怎样相互转变因而激起威力无比的波涛时,我们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变化的巨大浪潮正在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第三次浪潮是什么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距今8千年至1万年以前的农业革命和18世纪中时的工业革命是两次重大的历史“浪潮”,现在,以电脑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时代。
你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次浪潮吗
“第三次浪潮”既是美国思想家托夫勒1980年出版的著作的书名,又是他对当代社会的一种看法。那么,还有第一和第二次浪潮吗?有的。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浪潮,它们分别是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和形成于20世纪的信息化浪潮。
每一次浪潮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大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对人类文明、人们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农业化浪潮”大致发生在1万多年前。在那个时期,人类从茹毛饮血、居无定所、依靠打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人逐渐进化成为拥有相对固定的家园、懂得如何种植各种谷物的人类先民。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历史时期,为更加先进的文明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化浪潮”发生在17世纪末。由英国工业革命引领的欧洲工业化进程,在随后的几百年内席卷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现代社会就是那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化浪潮使人们逐步改变了延续了千百年的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模式,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原先的手工劳动和小作坊工作模式。卓别林的名作《摩登时代》反映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工业化、机械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中人们心态、行为的转变乃至异化。
20世纪中后期,人类阔步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也就是托夫勒所描述的第三次浪潮发生的时代。许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逐渐占据最显要的位置,那些在农业时代甚至是工业时代所无法想象的事情,都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现实。
试回想,在20世纪初期,电脑还没有被发明,电影还处于“默片”时代;哪怕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也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拥有情况也远远没有达到现在这样几乎人手一部甚至几部的程度。而今天,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标准配置”,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这些设备更是他们须臾不可离身的“宝贝”。
总结: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使社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化、多元化和分散化,用信息爆炸来描述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对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浪潮,我们应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客观地评价它们的利与弊,这样才能对社会发展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