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国家在哪里
海地国家是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岛国。
海地共和国,简称海地。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海地东接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面积2.78万平方公里。
海地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海地一词就是印第安语中“多山之国”的意思。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为全国最高峰。海地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成因:本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常年盛行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北的信风,在该国北部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雨且水量丰富,以此形成该国气候南北的差异。各月平均气温在22-28℃间。
海地在哪里,靠近哪一个国家
海地是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岛国,靠近多米尼加共和国。
海地,全称海地共和国,通称海地。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海地东接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总面积27750平方公里。
海地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使用克里奥尔语。首都太子港。1804年1月1日宣告独立,取国名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黑人占总人口95%,因此有“黑人共和国”之称。海地是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国家之一,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由于能源不足,海地的工业非常不发达,失业率也极高,三分之二的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美国是海地最大的援助国,1995至1999年间向海地提供了8.84亿美元的援助。海地与台湾当局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
为什么说海地是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岛西部,“海地”这个名字来源于印第安语,意思是“多山之国”。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海地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697年,海地岛的西部转为法国所有,东部仍属西班牙。到16世纪30年代,岛上原有的20万印第安人几乎被虐杀殆尽,占人口总数90%的黑人奴隶成了被奴役的对象。白人奴隶主视黑奴如牛马,任意打骂或处死。白人还在法律上制定了一系列的种族歧视政策。受尽残酷压迫的奴隶不堪忍受奴役,他们每隔5-10年就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暴动,并组织了游击队在深山中长期坚持斗争。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海地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美国和法国革命提出的自由、人权平等、人民有权反抗压迫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大大激发了海地人民的革命觉悟,促进了海地黑人奴隶革命的爆发。1791年8月22日夜,海地的黑人奴隶敲响战鼓,发动了武装起义。在很短的时间内,1200个咖啡种植园和20个甘蔗种植园都燃起熊熊烈火。种植园的建筑物化为灰烬,许多罪大恶极的种植园奴隶主和殖民地官吏受到了惩罚。仅起义的头两个月就有2000名白人殖民者被杀。奴隶起义的领导人是举世闻名的杰出的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在杜桑的领导下,起义队伍所向披靡,他们先是赶走了西班牙殖民者,接着又在1798年10月迫使英国撤走全部的侵略军,整个海地岛的局势基本上由起义军控制了。1802年初,拿破仑派遣2.9万名士兵和54艘军舰到达海地,但仍然扑灭不了海地的独立战火。他们假装和谈,背信弃义地逮捕了杜桑,把他送到法国。后来杜桑?卢维杜尔牺牲在法国监狱里。杜桑?卢维杜尔的牺牲更加激起了海地人民的反抗。他的战友们继续坚持斗争,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终于在1803年10月迫使法军投降。1804年元旦,拉丁美洲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海地正式宣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