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为什么叫“泉城”
泉水是济南的象征,济南泉眼众多,有名字的泉眼就有72个,趵突泉更是驰名天下,不但是72泉之首,也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没有名字的还有很多,总计有上百个,小泉眼更是数不胜数。有人说以前的济南掀开石头就会出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不但是济南的风景写照,更是济南人民的骄傲,称之为“泉城”,济南当之无愧。
2600年前,齐国在此筑城,济南成为当时齐国的边防要塞。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733个天然泉,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除“泉城”外济南也被常被称为“泉都”。
济南为什么叫泉城如何用简单一句话解释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济南历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位于历城区大佛村,凿山而成,建于隋代,为山东第一大佛)。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
济南著名景点:
济南作为泉城,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旅游“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济南的旅游文化突出“泉城”特色,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济南市通过“保泉”计划,已经使得各大泉群全年喷涌成为现实。
2013年8月,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正式挂牌。
济南被称为泉城的原因
名称由来济南,“济”指济水(即俗称大清河),“南”指在南边,作为词汇意思是济水的南边,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后因黄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济南,济源,济阳,济宁等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截止09年4月底,市区人口已达355万。历史相传舜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历山即济南市区南部的千佛山。所以市内至今还散落有各种以舜命名的地名,如“舜井”、“舜耕路”、“舜华路”、“舜耕山”等。济南的名字来源于西汉时设立的济南郡,含义为“济水之南”。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商代末期帝乙、帝辛(纣)克东夷时甲骨文卜辞中的“泺(音洛,四声)”字即今日的趵突泉,从而把济南泉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至3544年前(即公元前1542年)。济南夜景济南[Jinan/Tsinan/Chi-nan],又称“泉城”,是黄河中下游和环渤海经济带南翼的重要战略城市,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济南军区本部。中国16个铁路局之一的济南铁路局本部。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等。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济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隋建四门塔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临黄河,雄踞齐鲁,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下辖六个区、三个县、一个县级市,总面积达8227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58万人;常住人口约700万,其中市区人口已达353万。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之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举办城市,和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