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娘湖的历史传说是什么
故事
赵京娘,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随父去曲阳烧香还愿遭歹人劫持,幸遇赵匡胤相救,千里送其回家,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体贴关怀。
途经武安门道川,京娘早上起来,临渊梳妆,向赵匡胤诉说爱慕之情,却被婉言回绝。是时,一轮朝阳喷薄欲出,赵匡胤踌躇满志,于石壁上作《咏日》一首:“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为了行路方便,二人结为兄妹,京娘愿终身相托,然而赵匡胤道:“贤妹,不要怪我顽固做作,我本是为了义气千里步行送你回家。若我今日因私情和你在一起,与那两个劫持你的贼人有何区别?之前的一片真心成了虚情假意,只会让天下豪杰们笑话。”
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虽无法报答兄长的恩德,死后也要衔环结草相报。”京娘返回蒲州家中,家人欲将京娘许配给赵匡胤,赵匡胤拒绝并大怒而去,众人猜疑他俩之间的关系,为表二人清白,京娘留下绝命诗:“天付红颜不遇时,受人凌辱被人欺。
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名天地知。”后悬梁自缢而死(另一说是于武安门道川投湖自尽,京娘湖亦由此得名)。赵匡胤当皇帝后追念昔日兄妹之情,遣人至蒲州寻访京娘,得知她早已以死明志,甚是嗟叹,追封其为贞义夫人,令当地立庙祭祀。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传说来自宋朝开国功臣赵普所写的《飞龙记》(全书已佚失,仅有残篇),比较完整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见于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小说集《警世通言》。
至清代,戏曲艺人据此编为传奇唱本,较著名的有李玉的传奇《风云会》及清宫传奇《盛世鸿图》。其后又有昆曲及京剧等多种戏剧问世,《千里送京娘》成为久演不衰的京、昆传统剧目。
扩展资料:
简历
口上水库又称京娘湖,位于中国河北省武安市活水乡口上村,地处太行山东麓,是以发电、防洪为主,兼有供水、旅游等功能的中型水库。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亦称口上水库,京娘湖有“太行三峡”之称。距武安城30公里,距邯郸约60公里,位居太行山脉腹地。湖面呈倒“人”字型,分东西两支,长短各3公里。
这里山水环绕,群峰竞秀,层峦叠嶂,川谷深幽,赤壁丹崖,色彩斑斓,林木茂盛,波光粼粼,风景秀美,造化神奇。现已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真实性考证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认为“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真假参半,原因有四:
1、依据正史,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构造的历史框架完全可以证明是真实的。
2、依据宋人的一些笔记,可以证明赵匡胤曾有在山西任职之经历。
3、根据宋人的笔记,可以证明赵匡胤曾经去过蒲州,而这正是赵京娘的家乡。
4、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来源有自。
此外,武安历史上一直有京娘湖的的民间传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京娘湖风景区
京娘湖的传与传说
京娘湖,几年前就想过去看看。传说中那个凄美的故事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心头总是挥之不去。虽然距离武安市不远,但总是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成行。
昨日先生去那里有事公干。提议和女儿一道顺路去转转。
看景不如听景。因为非周末又非节假日。景区的游人不多。倒也很合我意。我们开着车先绕着湖走了一大圈,大致浏览了下湖的“长度”和周围的地形。
9月的第一天,暑热已渐渐隐退。山里峡谷里的风更是多了一份清凉。车窗落下来,竟有了一层“冷”的感觉。
湖在两座山中间狭长的谷底。车开了约摸有半个多小时的样子。但车上看景总归是走马观花,看不出“传说”中的任何故事,只看见那个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偶尔有游船驶过。船上的游人因为距离太远看不到他们的神态表情。
仨人在车里有一沓没一搭的聊着天。说着和京娘湖相关不相关的事。无意间的一句话,那两个人竟然对我“深刻批斗”。
“任何人都有他的优点和不足,你怎么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人家在那个领域不优秀不代表在别的领域就不成功......”先生巴拉巴拉的批评着我无意间流露出对某位同学家孩子“笨”发表的看法。
女儿听见先生这么说马上补刀“就是,我妈就这样,改不了”。
我“呃”了一声,“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说我,我不就是随便说了一句吗,说的我好像多怎么地什么的,就你们高级觉悟高,境界高”。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心里实际上还是被触动到了。是啊,他们俩说的很对。我怎么可以轻易的给一个人下定义呢。任何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爱人者人恒爱之,不是一句空话。要学会爱人,无分别心的真诚的爱人。
绕湖一周后,回到了码头的游客中心。正好来了两辆旅行大巴。大巴上下来了几十个身穿各色鲜艳服饰的老人,不用说他们是“夕阳红“旅行团员。
一年轻的男导游带着那些叔叔阿姨,热闹的去了码头坐游船。那些身披“五彩霞衣”的阿姨们忙不迭的在空隙里摆着各种pose照相,模样可爱。
停好车,我们去了码头。买票上船。来了总是要深入腹地,一探究竟的。在游船上浏览了三十分钟,京娘湖的确不枉传说,一步一点,那些美丽的故事一一出现,似乎看到了千年之前那个美丽的京娘和她的“情哥哥”宋太祖那些充满着深情厚谊的画面。思幽谷,龙凤泉,龙岩壁瀑布,宋祖峰,云中寺,鹊桥等等,似乎每一个景点,都有很多个画面。
当到达“望汴楼”时,放眼望去,这个“楼“处的地势很高,在山的半中腰,三层楼的顶部,一眼望去,似乎可以隐隐望到宋时的东京“汴京“(开封)。京娘的情哥哥赵匡胤就在那里当皇帝,可是赵京娘天天站在楼上遥望汴京,望穿秋水,盼望自己的皇帝哥哥来接她进京。可终归是望啊望,望得花开又花谢,望得寒来又暑往,望得鬓角白发生,望得泪水洗花容,望得楼在人已非……
对于一位女子,世间最美好的大概莫过于与挚爱的人可以白头偕老,环环相扣。可是,相爱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一方中途退场或者从开始就没打算入场,那终究是一个人的独舞,任如何的侠肝义胆柔肠寸断都无济于事。
只留一句,悲咽无垠,哀叹惋惜,赵京娘。
先生带女儿坐了过山车,又滑了湖上吊索。女儿开心溢满。孩子的开心快乐很容易得到满足。开心就好。
谁知道关于邯郸京娘湖的传说
话说宋太祖赵匡胤本是河北涿州人士,自幼武艺高强、性情豪爽、行侠仗义、乐游好施,以此广交四方人杰。唐末某年某月,匡胤来到邯郸西部的武安县,与当地故交把酒言欢后出城踏青。兴犹未尽而步入深山,天色已晚便借宿于口上村附近的道观。夜深,忽闻女子嘤嘤戚戚之声。唤来道士盘问方知:此女名唤赵京娘,年方十七,乃山西永济州?人,随父来此地上香还愿,附近山贼头目闻其貌美而下山杀害其父掠之。因贼人头目有二,京娘属谁争执不下,故且将其寄存与此道观,待再去掠得另一美女便一起回山,同做压寨夫人。匡胤闻后大怒,打杀贼人而解救了京娘,并欲亲送京娘返乡。由于此地离京娘家乡有千里之遥,一路行去,孤男寡女多有不便,就请道观道士作证,结为兄妹,方才成就“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之美誉。且说那京娘,不仅貌美绝伦,而且知书明理。一路走来,通过交谈和相互间的扶持,早已认定赵匡胤是有情有意有志向可托付终身之人。匡胤对京娘的学识、见识和胸怀也是敬佩有加。到家之后,京娘兄嫂窥知京娘心意,遂向匡胤秉明欲将京娘嫁与之意,匡胤极愠:“倘如此,我与那二贼何异?”断不肯从,以致京娘兄嫂恶语相加:你与京娘同行数日,谅虽无夫妻之名或有夫妻之实,你必须对公众舆论负责……云云。重名节且一根筋的匡胤更为恼怒,与京娘兄嫂反目并拂袖而去。赵匡胤始料未及他这一走使得京娘多么窘迫:先有贼人杀父劫掠,后有匡胤千里同行,当时的封建礼教和乡间草舍的流言蜚语使京娘及其兄嫂的社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刚烈的京娘凛然孤身千里,再到河北武安寻访赵匡胤,决意无论如何也要追随他一生。恕料京娘再次来到获救的道观,不但没有赵匡胤的影子,连相关线索也丝毫不见。京娘百般无奈,便从容打理以出嫁规模的盛装,留言:生不能为匡胤之人,死亦作匡胤之鬼!在口上村附近投涧自尽。此举影响甚大,民间流传甚远,终于惊动了赵匡胤在武安的故交,当然也就惊动了赵匡胤。此时的赵匡胤已在陈桥黄袍加身,作了宋太祖,闻听之后追悔不已,不禁扼腕:“我救京娘,我亦害京娘!”遂追册封赵京娘为“贞义夫人”,建祠塑像、勒碑纪念。至今山崖上残存多处后人镌刻的赵匡胤手迹,以“宋王”派生的典故不一而足。时至现代21世纪,口上村附近的山涧早已建起水库,形成层峦叠嶂、烟波浩渺的湖泊。随着当地政府对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视,京娘的传说被发掘整理出来,口上水库改名为“京娘湖”,京娘湖地区也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4A级旅游避暑胜地。导游图上“京娘祠”和“京娘投涧处”以及“情湖”、“爱岛”历历在目。此文由“京娘传说”引发,涉及旅游恕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