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历史上是否发生过地震如果有具体到多少次
1、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29日10时12分在湖南娄底市双峰县(北纬27.57度,东经112.07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2016年02月24日19时48分16秒在湖南益阳市桃江县(东经112.04度,北纬28.56度)发生ML3.2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据史料记载,该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从新近长沙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分析,湖南至少有过2期强度在7级以上的地震活动。历史上长沙记载的中强地震三次。长沙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
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
地震先兆之动物行为异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如:“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但是,有时地声也不易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相鉴别。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鉴别地光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有时也与电焊光、闪电等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人民网-湖南娄底市双峰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参考资料湖南省地震局-常德市地震局积极处置益阳桃江ML3.2级地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631年常德地震
二、长沙地震历史
一、长沙历史上地震过吗
据长沙市地震局消息,监测记录显示,自1973年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长沙已发生过288次小地震。
据长沙市地震局消息,监测记录显示,自1973年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长沙已发生过288次小地震。
而现有资料显示,长沙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强地震为5.5级,发生在明朝。
据了解,湖南大部分区域处在华南地震区长江中游地震带,属于中强地震活动区,全省14个市州都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近几年,我省小震活动频繁,地震区域主要集中在湘北的常德,湘中的娄底、邵阳、宁乡,湘南的郴州等地。2006年,长沙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常德被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地区。
有历史记录的长沙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631年,为里氏5.5级地震。自1971年有仪器记录地震以来,长沙记录的地震达279次,所幸全部为4级以下的小震。
据史料记载,该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从新近长沙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分析,湖南至少有过2期强度在7级以上的地震活动。历史上长沙记载的中强地震三次。长沙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2012年5月6日,湖南省长沙市确实监测到两次地震,一次在上午10时2分36秒,震级2.0;一次是晚上10时24分44秒,震级2.9。而让居民明显感觉到的是晚上的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均位于北纬28.5°,东经113.3°,在长沙县的高桥镇东南方向2公里左右。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1631年常德地震
1、1631年常德地震据史料记载,该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从新近长沙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分析,湖南至少有过2期强度在7级以上的地震活动。
历史上长沙记载的中强地震三次。长沙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2、2012年5月6日湖南长沙地 2012年5月6日,湖南省长沙市确实监测到两次地震,一次在上午10时2分36秒,震级2.0;一次是晚上10时24分44秒,震级2.9。而让居民明显感觉到的是晚上的地震。
两次地震的震中均位于北纬28.5°,东经113.3°,在长沙县的高桥镇东南方向2公里左右。扩展资料:地震来临的部分预防知识点: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631年常德地震百度百科-地震百度百科-5·6湖南长沙地震。
就全国范围而言,湖南是地震活动比较少也比较弱的一个省份,历史上发生的地震也不多。有记载的最大的一次,是1631年8月发生在常德澧县震级为6.8级的地震。长期以来,湖南省发生2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六七次,3级以上大概平均每年1次,不过都没有造成大的破坏。
资料显示,湖南处于华南地震区内相对活跃的中强地震带——长江中下游地震带汉水与大娄山-雪峰山地震小区,区内活动断裂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历史和构造背景。此外湖南地震还具有震源浅、烈度偏高的特点,一个3级地震即有强烈震感,并可能造成破坏,4级左右的地震就有可能成灾。自公元1500年以来,全省有10个市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共计20多次,所有的市、州都发生过强有感地震。从新近长沙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分析,我省曾发生过至少两次强度在7级以上的地震。自1973年以来,湖南地震监测台网共记录到长沙行政区域内地震92次,而在历史上长沙记载的中强度地震也有3次。
湖南省历史上是否发生过地震,如果有多少次,具体如下:1.湖南不是一个多震地区。
1972年,湖南开始对地震进行定量观测。在此之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湖南地震记载不多,烈度也不大。
2. 1631年,崇祯四年,常德发生了湖南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大地震。这场震级约为7级的地震,不仅波及湖南33个州县,湖北、四川、江西、贵州、安徽等地也有波及。
余震竟然持续数年,在湖南历史上实属罕见。3.此后,湖南的地震多是小打小闹。
1931年,湖南大公报在最后一版《小新闻》栏目,报道了湘乡地震,这场民国湖南的最大地震,新闻只有短短不到200字。因为地震破坏力不强,媒体当然也不重视。
大地震一直是湖南的小概率事件,天佑湖南。4.这样的文字:“周鲁襄公十六年(春秋时期,公元前557年)甲子地震”,这是湖南文献中对地震的最早记录。
5.东汉末年开始,地震有了较确实的记录:公元3世纪和4世纪,湖南地震各有两次,5世纪没有记载,6世纪有一次,7世纪没有,8世纪有一次,9世纪有一次,10世纪没有,11世纪有一次,12世纪没有,13世纪有一次。1000年的时间里,文献上记录的湖南地震只有寥寥9次。
如果采用技术手段对湖南进行地质分析,地震次数将有所增加。2004年湖南省***新址土方工程剖面的古地震遗迹,专家经过地质分析得出结论,长沙曾有过至少两次强度在7.0以上的地震活动,这在文献中并未记载。
6.明清时期,文献记载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之所以会增加,不是地震突然滚滚而来,而是之前对地震的记载有大量遗漏。
明清时期,史料记载更加详细和权威。1500年以后,我国史料记载的较大地震才是基本可靠的。
7. 1449年9月1日,湖南宜章发生地震,“三日泉水流出尽赤”,这是明代对于湖南地震最早的记录。8.从1449年到1630年,这180年里,有49年发生了地震,平均每三年半有一次。
27个县有地震记录:其中地震五次者有岳阳、沅江、衡阳三县;地震三次者有临湘、浏阳、常德、汉寿、益阳、宁乡、湘乡、新宁、安化九县;地震两次者有靖州、安乡、永定、常宁等县。数据可以看出,洞庭湖区的常德、汉寿、沅江、澧县、安乡、岳阳、临湘已形成一个多地震区,几次4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洞庭湖滨湖各县。
除了湖区,邵阳、新化、新宁、安化等县又是一个小地震区。9. 1556年1月23日,中国山陕大地震,至少82万人被压死。
山陕大地震震级为8级,以山西、陕西和河南为核心,波及到了湖南。临湘、澧县、平江、安乡、浏阳发生地震,房屋震塌,压死人畜甚多。
10. 1631年常德大地震荣王府倒塌11. 1631年,羊年。崇祯皇帝忧心忡忡。
李自成自号闯将,与张献忠会合后金兵围大凌城(今辽宁锦县),明朝守将降金。运气已不站在明王朝这一边。
那一年,还有一件事被计入了当年的大事记,常德发生了湖南有地震记载以来第一次大地震,震级约为7级。12. 8月15日夜,荣王府静谧如常。
突然,轰隆隆巨响从西北传来。巡按白士麟向朝廷奏报了这次地震,并特意突出了荣王府的灾情,可见荣王府是常德的标志性建筑。
地震以常德至澧县包括安乡为中心,影响了省内外68个县。之后余震不断,持续了几年。
13.与震中距离愈远,震情愈轻,一些地方只能算是有震感:岳州(今岳阳),距离震中120公里,震时仿佛有金睛闪烁,环绕民居,所在地裂,黑沙喷涌,腥气逼人;大庸(今张家界),距离震中138公里,声吼如雷,内城房屋崩倒压死多人,乡村遍地裂陷;善化(今长沙),距震中约170公里,地大震有声;零陵(今永州),距震中约360公里,1631年的地震仅仅记述为“地震”二字。14.常德大地震后几年,湖南一直为地震所扰。
清朝时期,湖南地震多为零星小震,仍以洞庭湖西北各县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地震范围有所扩大,湘西三县辰溪、吉首、凤凰都有了地震记载,说明落后地区的文明程度有所提高。
15.民国初年常常春节闹地震。16. 1931年8月12日,湘乡铜梁乡蒋市街。
下午两点,发生地震,地震持续约两三分钟。湖南大公报称,湘乡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有多强烈?不过是墙壁微有倒塌,田禾树木倒地甚多。池塘里的鱼虾跃起,地震没有造成人畜伤害。
此次地震震级不到5级,成为民国时期湖南唯一的较大地震。17.湖南大公报的这篇报道,还提及七月初的一场地震。
地震发生在新化县城西南三十里的洋溪,是轻微地震。床铺摇动、桌椅震动发响、人站不稳,是民国地震的典型描述,地震都不大。
18. 1972年,湖南开始对地震进行定量观测。从1911年到1972年的61年时间里,湖南有31年发生了地震,地震次数为83次,分布于26个县:临湘12次,湘潭8次,慈利7次,长沙6次,澧县5次,石门4次,宁乡、醴陵、株洲、安乡、华容、永顺、汝城各三次,望城、沅陵、岳阳、常德各两次,桃源、汉寿、南县、益阳、大庸、双峰、新化、隆回、嘉禾各一次。
这一时期,地震次数较以往各个朝代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记录较为详细,缺漏较少。多震地区仍然是洞庭湖周边各县。
19.民国初年的地震多发生在春节:1914年,正月初三,南县、安乡、长沙;1915年,正月初三,长沙、湘潭、醴陵、株洲;1917年。
湖南在线2月12日讯“安仁发生地震,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昨日,相关传言通过网络和电话迅速传开。
省地震局:湖南省和周边地区都没有发生地震针对各种传言,记者今日早上电话采访了湖南省地震局的权威人士,据工作人员万女士介绍,郴州市安仁县居民传言当地疑似发生地震,造成居民房屋摇晃,暂未接到倒塌房屋报告,她同时明确告诉记者,据监测,湖南省和周边地区都没有发生地震。安仁县***的有关负责人也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向媒体澄清:并未发生地震。
当地***还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向群众发布信心,稳定人心。安仁附近的衡阳也出现地震传言,当地维稳办否认“今天凌晨3点多钟,被我老家电话叫醒,说要发生地震了,一夜没睡好。
整个衡阳700多万人在露天地上过了一夜”,一名在***工作的网友通过QQ向记者爆料。据衡阳市维稳办发布的消息:衡阳一带没有发生地震。
目前当地群众并未出现恐慌,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异常晃动原因仍在查找,省地震局两名副局长赶赴安仁对于为何为出现晃动的异常现象,有关专家正在进一步查找原因。
据省地震局介绍,为进一步核实情况,省地震局派出了胡姓和燕姓两名副局长紧急赶赴安仁,目前正在路上。另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02月12日0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公里,震中100公里范围内无较大城市。
天下广电新闻网 2009年2月12日来源:衡阳新闻网 2月11日下午5点和晚上8点,我市部分县市区出现的剧烈震动,不是地震前的预兆,市民不必惊慌。 2月11日下午5点和晚上8点,我市衡阳县金兰镇、金星庙镇,衡南县泉溪镇、洪山镇,耒阳市东湖圩乡的居民听到剧烈的震动声、玻璃摇晃、卷闸门响、地动。
个别地方出现地震谣传,老百姓纷纷出外避险,不肯回家。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市地震办。
目前,该办已启动紧急预案,市地震台加强了监测,并与省地震局联系,目前省内、省外、衡阳市均没有发生地震。据市地震办何主任介绍,2月11日下午1点到晚上11点,衡阳空军正在进行训练和演习,不排除飞机在低空飞行时产生气流,造成部分村民房屋轻微振动,玻璃振动等现象。
他称,目前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但地震监测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衡阳市地震台已于2007年投入使用。
市区范围内只要有一点震动,地震台都可以监测得到,2月11日至12日,我市未监测到任何地震信息,省地震台网也没有地震记录。相关链接:衡阳地震基本情况: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中游。
因居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衡阳市地处东经110o32′16"--113o16′32",北纬26o07′05"--27o27′24"。
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173公里。境内最高点为衡山祝融峰,海拔1290米;最低点为衡东的彭陂港,海拔只有39.2米。
衡阳市处于衡阳白垩—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内。西侧有浏阳-衡阳-永州活动断裂带,南西有邵阳-郴州活动断裂带,其内有中生界—新生界侵入的火山岩脉,构造较为复杂,具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环境条件。
衡阳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自1974年有精确记录以来,衡阳共发生25次地震,最大3.5级, 2007年到2008年衡阳市境内共发生4次地震: 2007年 3月东经112.54北纬26.10 2.3级湖南耒阳市 2007年 5月东经112.50北纬27.22 1.7级湖南衡阳县 2007年 12月东经112.52北纬26.92 1.1级湖南衡阳县 2008年 1月东经112.70北纬27.18 1.3级湖南衡山县 2003年1月17日15时2分26秒在衡山县白果镇发生2.8级地震,造成部分民房开裂,山体开裂,水井变形,池塘漏水,鱼飞、鸡跳、狗叫。据湖南省衡阳党政门户网消息,12日上午,湖南衡阳市***党组成员、顾问陈新文就2月11日晚衡阳部分乡村出现震动情况回答记者提问称:经过国家、省、市地震台网监测,衡阳及周边地区均未发生地震,震动原因为驻衡空军某部奉命进行军事演练造成的。
强烈震感撼动衡阳10万市民户外避险 2月11日晚,由于全市大部分乡村出现剧烈的震动声,一些房屋的玻璃和卷闸门摇动并发出响声,受地震传言,衡阳城区和周边一些地区的群众纷纷涌向街头,进行紧急避险。 12日凌晨,衡阳城区许多处于睡梦中的市民被亲戚和朋友关于“衡阳发生地震”的电话惊醒,10多万“睡眼朦胧”的市民紧急撤往户外,城市的各个广场、街道两旁和空旷地带站满了避险的市民,大家拖儿带女,扶老携幼等待天亮。
警方110报警电话被咨询群众的电话“打爆”,移动网络一度“塞车”。大批警察被部署在各个街头广场维护秩序,警方举着喇叭,一遍遍向市民解释衡阳没有发生地震,呼吁市民保持冷静。
衡阳市区的一中等学校也连夜紧急疏散在校的住校生,安置在草坪等安全地带。在衡阳的几个县区城镇,大批民众也走出房屋,到空旷地带避险,直到凌晨4点多,外出避险的市民才开始陆续返回家中。
***通报震动原因:军事演练造成震感陈新文昨天代表市委市***向衡阳民众表示,震动原因系驻衡某部在2月11日下午1点到晚上11点进行军事演练造成的。他同时对衡阳群众具有很强的防震意识表示赞赏。
三、2023年湖南省地震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告
为满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中国地震局进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湖南省地震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志愿投身防震减灾事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其中,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2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二)报考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4.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和技能条件;
6.年龄30周岁(1993年2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到35周岁(1988年2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
3.受党纪、政纪处分,处分期未满的;
4.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的;
5.在各类招考过程中被录用主管机关认定有作弊行为的人员;
6.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应当回避的;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能报考事业单位的其他情形。
根据规定,考生与我单位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报考我单位。
地震系统其它单位处级及以上干部的亲属应聘湖南省地震局事业单位,干部本人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事前书面向本单位和湖南省地震局组织人事部门说明情况,应聘人员报名时应当如实申报本人在地震系统工作的近亲属关系情况。
如未如实申报,将取消应聘资格。
所指的近亲属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叔伯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其他亲属关系,包括养父母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及由此形成的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近姻亲关系。
招聘岗位、人数、条件详见《2023年度湖南省地震局事业人员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表》(附件1)。
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资历等均为最低资格条件,应聘人员的学历(学位)必须为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出国留学人员学历应通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学历认证。
考生与报考相对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应在2023年7月31日前取得。
在中国地震局、湖南省地震局、湖南人才网、部分高校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信息。
2023年2月27日8:00至3月8日17:00,逾期不受理。
报名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请登陆中国地震局局属单位事业人员公开招聘系统(/221.194.139.26)进行面试确认操作,如有考生确认不参加面试或未按时间操作的,按笔试从低到高顺序进行递补。
博士研究生申请免笔试的,以该岗位参加笔试考生最高分并列成绩进入面试,不占用通过笔试进入面试考生的比例和名额。
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可一并入围面试资格复审。
发布面试公告,公布面试确认环节后参加面试人员名单,考生可登录湖南省地震局官网(dzj/)查询信息。
面试前,对拟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复审,采用电子邮件资格复审和现场资格复审的方式进行。
电子邮件资格复审未通过的,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递补,最多递补一次。
现场资格复审未参加或未通过的、面试当天放弃或未按时到达面试现场的,不再递补。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总分为100分。
岗位实际参加面试人数未达到规定面试比例的岗位,划定面试最低分数线70分,未达到最低分数线的应聘人员,取消进入后续招聘环节资格。
若报考同岗位考生考试总成绩出现并列,则以面试成绩高者进入体检环节。
按照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根据综合成绩排名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体检人选。
体检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如需复检只能进行1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在对资格条件进行复查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学习实绩等进行全面考察。
按照总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等情况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在中国地震局、湖南省地震局等网站对拟聘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公示期不少于7天。
公示无异议的,签订事业人员聘用合同。
如出现考察、体检不合格情况或者考生本人主动放弃的,我局可按综合成绩排序依次递补人选,也可研究取消该岗位公开招聘并核减招聘人数。
1.本次招聘详情及其他未尽事宜考生请关注我们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好了,关于湖南省地震局和湖南省地震局官网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