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也是一种美的例子。
残缺也是一种美的例子有:
1、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一双断臂更烘托她的美之无穷。
2、巨作《红楼梦》。曹公已去,80回的红楼让人无限回味,又给人种种迷团!80回曹公之作,40回高鄂续作,成就了红楼之美。
3、月有阴晴圆缺,仰首望月,残月难道不美吗?
4、轮椅上的史铁生——回味着《我与地坛》,体会一种人生的泰然,对生死的参悟。
5、奥斯特洛夫斯基——残缺铸就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心爱的幼女逝去,周国平用残缺的梦,残缺的泪,残缺的伤透了的心写下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关于残缺也是一种美论据名言
1、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2、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3、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霍金《我的简史》
4、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雷诺兹《小塞缪尔》
5、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这也是要不得的。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多么使你们炫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惭愧以外,是会毫无所得的。——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6、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7、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
白话译文:一尺高的树一定有树节,一寸大的玉一定与玉斑。
“残缺也是一种美”这句话的出处是谁说的
很多精美的作文都写有。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上帝给了你美丽的容貌,却不给你博大的思想;上帝给了你高深的智慧,却不给你健康的体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荣辱相依,福祸相倚。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 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创造美,欣赏美,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 一说到残缺美,人们就会立刻想到断臂维纳斯。 公元1820年,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带着震撼人心的残缺重返尘世。断臂的维纳斯因其断臂在带给人们些许缺憾时,更多的却是把充满无边想象,“包孕着不尽梦幻”的具有崇高美学价值的缺陷留给人们,引得一些人对这种残缺美的激动和敬重甚至到了一种不可遏止的状态。 无庸置疑,人们钟情于断臂的维纳斯固然包含着对美的深刻挖掘和理性思考,但更多的是人们一种社会心理的折射。人们往往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而当它一旦失去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它的价值。因此,残缺美说到底是一种空白美,是一种模糊美。 残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产生的不幸,是败笔之作。譬如一件染上污迹的书法作品、一件撕去半幅的绘画作品或一件打去一角的工艺品。 但残缺是完美的对应物。残缺所带给作品的并不是优美的展示,而是与美的强烈对比。书法中的“布白”,篆刻中的“残边”,都是典型的残缺造境。清人王国维在谈及竟境时指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的两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之故也。” 残缺可以带来美。断臂维纳斯是世人公认的残缺美,但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断臂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 残缺可以得到美。“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残缺表现出一种过程美。月亮经历了由残缺到圆满的过程,人们便得到一种追求圆满的享受。 残缺可以创造美。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它所带给人们的是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超常的表现力和幕后的艰辛,更多地是人们对演员的惊叹和演技的赞许;齐达内在意大利世界杯中,那场最后的比赛,那个最后的动作——顶马特莱奇,又何尝不是一种残缺的美呢?而被世人称做绝妙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莉叶》、《泰坦尼克号》,也正是因为拥有着残缺的结局,才让人去体味,遐想…… 残缺,也是一种美。它使痛苦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使寂寞者托起心灵的月亮;它使矛盾者感悟到真理。 咖啡没有加糖,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却更容易使人尝到甜美;听不到,说不出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才使生活更加美丽;失败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使人更加珍惜成功的短暂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