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是什么意思
倒打一耙,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dǎyīpá,意思是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反而指责对方。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白话释义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道理也不可以输气势,输了气势也不能输了口舌。而且不仅拒绝他的指责,反而指责他!”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反咬一口,汉语成语,拼音是fǎnyǎoyīkǒu,意思是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比喻干了坏事的人反过来诬谄受害者或干坏事的首要分子嫁祸于胁从者。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白话释义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抓奸要抓两个人,抓不到两个人,反过来咬了一口,我是接受不了的。”
倒打一耙什么意思
倒打一耙的解释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用钉耙作武器,常用倒打一耙的招式击败对手。现比喻错在自己却拒绝接受对方意见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而指责或诬陷对方,错在自己却反咬对方一口。
引证:清《施公案》:小弟有心去了,又恐兄长倒打一耙,怪我小弟,是以去而复返。
例句:明明是产品质量不合格,供应商却倒打一耙,责怪用户使用不当造成损坏。
近义词:反咬一口、贼喊捉贼。
反义词:以德报怨、代人受过。
造句如下:
这“倒打一耙”是猪八戒的看家本领。
那件事明明是他干的,他不但不认错,反而倒打一耙,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
明明是你不负责任发生了事故,怎能倒打一耙,说是别人造成的呢?
搞阴谋诡计的人总爱倒打一耙。
小王揭发小李监守自盗,不料小李倒打一耙,反说小王是主使者。
怎么说都算是你的恩人,你不知恩图报就罢了,没想到你居然倒打一耙,把这罪名安我身上了。
得啦,你不要倒打一耙!我真是为你好。
他是你的恩人,你不能倒打一耙诬陷他。
小明扶路边跌倒阿姨起来,可阿姨不但不感谢小明,反而倒打一耙,向小明索要赔偿。
倒打一耙是什么意思呢
倒打一耙的意思是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近义词有:反咬一口、恩将仇报、混淆是非
反义词有:以德报怨、是非分明,倒打一耙是褒义成语,可作谓语;含贬义。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反咬一口。
成语用法:可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正音:倒,不能读作“dǎo”;“耙”不能读作“bā”。
倒打一耙的例句:
1、这“倒打一耙”是猪八戒的看家本领。
2、那件事明明是他干的,他不但不认错,反而倒打一耙,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
3、搞阴谋诡计的人总爱倒打一耙。
4、明明是你的错,你还能反过来倒打一耙,兄弟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