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居安思危的事例(名人居安思危的事例)

七月网510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居安思危的事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居安思危的事例以及名人居安思危的事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居安思危的事例(名人居安思危的事例)

居安思危的经典事例有哪些

居安思危的例子有:

1、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居安思危的。

2、李隆基,为夺武后武则天的权,而时刻在忧患中积聚力量,终于一举成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3、魏绛,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

4、人口和社会学家马寅初,他早在五十年代就提出计划生育的理论,是新中国居安思危第一人。

5、魏征,在《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提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居安思危(jūānsīwē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居安思危”。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个诸侯国联合围攻郑国(国都在今郑州新郑),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诸侯国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晋国同意后,其他诸侯国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停止了进攻。[2]

为了感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论功行赏,记大臣魏绛头功,把礼物的半数分赠给魏绛。

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谢绝了赠礼,并劝晋悼公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意思是说,如今晋国虽然很强大昌盛,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

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居安思危的名人事例是什么

战国时期齐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率先称霸诸侯,到了战国,更是成为七雄之一,而且国力排列前茅,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诸侯国,一个经济富庶,地理位置俱佳,且国土面积浩大,资源丰富的国家,竟然被他国所攻灭,这令人悲叹不已!

秦国远交近攻,因为距离原因,秦国一再的拉拢齐国,而齐国也乐得逍遥自在,竟然眼睁睁的看着三晋以及燕、楚的灭亡,而幻想着秦国能够与其和睦相处,最终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而且是很温和的灭亡,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处在战争边缘,国内政局稳定,人民生活安居,就想着能够置身事外,多年的祥和竟然使之忘却了这是战国是一场场兼并战,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如此居安不思危,犹如“温水煮青蛙”,败亡的确是意料中的结局。

人的一生中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无论贫富贵贱,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疾病哪个先来。

《增广贤文》有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天灾人祸有增无减。很多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和平与发展的国家,真的应该满怀感恩。

可是有多少人沉溺于游戏或享乐之中,透支了健康和福报而满不在乎,似乎这些快感可以无限延伸。

好好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胜不骄,败不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愿你永远做生活的强者。

居安思危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1、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2、魏绛,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

3、魏征在《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提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表达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5、唐太宗曾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关于本次居安思危的事例和名人居安思危的事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