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名句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句子

七月网4780

写清明节的诗句有那些

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名句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句子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5.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7.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8.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9.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0.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12.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3.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__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4.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____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____白居易《清明夜》

16.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7.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____李冠《蝶恋花·春暮》

18.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__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9.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____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20.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21.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____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____孟浩然《清明即事》

2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____程颢《郊行即事》

2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____张继《闾门即事》

26.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27.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____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28.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____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9.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____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30.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____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1.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____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32.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____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3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____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4.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____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____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6.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____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7.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38.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____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39.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____韦庄《长安清明》

4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____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1.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____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扩展资料:

相关古诗列举

一、《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三、《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四、《清明》

宋代:王禹偁的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网页链接。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名句有哪些

1、最著名的当属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短短二十八字,却写透了清明时节人们凄迷纷乱的心境。最后两句尤为后人称道,其“杏花村”一语本指杏花深处的村庄,并非特称,但影响所及,后世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2、宋代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首诗中,诗人由清明扫墓联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联想到春秋晋国的介子推焚死,最后感慨: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这首诗意境深远,当与明代唐伯虎那首《桃花庵歌》一起品读:“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诗圣杜甫的《清明二首》也可称佳作,其中第二首尤佳。其诗云: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此诗中诗人于清明时节触景伤情、感慨万千,畅叙漂泊之凄苦。令人忍不住想起诗人的另一联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清明是感伤的时节,人的情绪万千,难免起伏,或许在这个日子伤春悲秋“辜负”了岁月,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抖擞精神阔步前行吧。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寒食/寒食日即事

作者:【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

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据唐代孟浩然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