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多少比较合适
有网友估算了,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
食堂吃饭:早饭5元,午饭10元,晚饭10元。这样一天吃饭就要25元左右,一个月30天,假设大家周末老老实实在宿舍呆着,那就是30*25=750元。
零食加水果:一个月150元。
学习用品:学习最重要,买文具、笔记本、课外辅导书等都是日常,一个月100元。
话费和网费:人人都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一些同学可能有父母代缴。话费50元+网费30元=80元。
生活用品:日用品和清洁用品,一个月100元。
社交:因人而异。
服饰加美妆:因人而异。
总计:750+150+100+80+100=1180元
按照上述比较基本的开销,就已经过1千了,还不包含网友们提到的考证费用和各种娱乐花费……
那么,到底你的大学所在地,一个月多少钱能够满足基本生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生活费的几个等级~
等级1
温饱型丨800~1000元
主要混迹在食堂,学校超市都极少出现。
维持正常开销,平时生个病都靠自己扛。
平时买卷卫生纸,都要计算着如何使用最合理。
买件新衣服要考虑好几天,多则几个月。
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就出去打工兼职。
善于用“贫穷使我丑陋”类似的话自嘲。
基本不谈对象,开销支持不起。
基本没有自己的剩余钱财。
若是不打工,就以父母打生活费的日子为一月开荤的时间。
等级2
小康型丨1000~2000元
基本不吃食堂,饭馆随心点。
偶尔和室友,朋友们出去K歌,聚会。
谈恋爱的时候可以用富裕的钱买礼物。
一个人管花好,两个人管吃饱。
对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和安排的理性大学生。
水果酸奶饭后甜点可以适量的购买消费。
有自己剩余的一小部分小金库。
等级3
小资型丨2000~3000元
实现想吃啥就吃啥的自由。
旅行无需等待,无需担心穷游。
新出的游戏皮肤和喜欢的游戏装备想买就买。
一个月点外卖不重样,可以拥有豪华煎饼果子,豪华鸡蛋灌饼。
为人大方,零食与室友一起分享。
喜欢好玩好吃的地方,喜欢广结交朋友。
等级4
暴发户型丨4000~5500元以上
不开心的时候,花钱就好啦!
喜欢的东西就是要买的!
一天不花钱就浑身痒痒,觉得身边的事物哪哪都不好看,需要重新更换。
任何喜欢的东西只买最新款。
人好钱多,家里有矿。
据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大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1282元,74%以上的地区大学生活费超过1000元。生活费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是福建、上海和北京。
那大学生生活费到底多少合适,以下几个参考依据,供各位家长、准大学生参考:
1.所在城市
学校处于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还有厦门、杭州、大连这种消费水平比较高的沿海城市,生活费要稍高一些。但城市消费水平不能盲目猜测,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费水平可能也比较高。各位家长可以提前了解下孩子大学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费情况。
2.学校位置
有的学校校区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区或开发区,消费水平也有差异。一般而言,市中心的开销稍高一些,郊区的消费水平低、消费场所较少,花销相对较少。
3.学校类型
不同的院校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情况不同,有的学校食堂价格相对低一些,而有些学校食堂的价格则相反,这样就增大了生活费的开支。
4.所学专业
很多家长以为跟学习相关的只有学费,这就错了。日常学习,花费还真不少。比如艺术专业等,要学摄像、学绘画......那少不了烧相机、买材料。不只是艺术类专业,其他专业也需要买参考资料。比如学英语、学法律、学会计,要买一大堆考试教材。有些专业考试的教材是很贵的,生活费要将这部分考虑进去。
5.社团活动
很多大学生入学后都会结合自身定位、兴趣爱好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或学生组织。如果参加社团活动比较多,聚会、团建开销大,生活费在这方面的支出会多一点。
6.性格兴趣
“兴趣是第一生产力。”大学正是发展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喜欢阅读的要买书,喜欢运动的要买装备,旅行的开销就更大了。
7.家庭条件
种种开销,还是要以家里的经济条件为根本。家里比较富裕,可以适当多给一些生活费。给孩子充裕的生活费,不是让他随意花销,而是更好地培养他学会合理消费和养成理财习惯。
如何防止“前半月富后半月穷”
一、把资金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作为消费资金,一类作为储蓄资金。要逐渐延长消费资金的可用日期,衣食住行娱乐费用,哪个单项费用超支就从其他费用中支出,直至养成习惯,不用储蓄资金为止。如果能有节余,可每月抽出100元存入零存整取或基金定投,一方面能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可强制储蓄。
二、要养成记账习惯。这个习惯应该从一上大学就开始培养。记账可以帮助自己了解每天用了多少钱?是怎么用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记账,对于掌握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提高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记账并不难,但贵在坚持和总结提高。
三、取钱限定金额和次数。这主要针对一些不能坚持记账,但还要控制自己支出的学生。可以采取每月多次提款的办法,每次从银行卡里提取现金时要限定金额,并不断控制提取数量,直至提取费用的次数、金额不超过目标额为止。
四、树立勤俭意识,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攀比。面子消费是中国特有的消费现象,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正处在纯消费阶段,经济来源多数要靠父母,这样的“面子”,大可以不要。
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合适
1200是最低消费了家庭中等的1500家庭富裕的2000再富裕一点的2500给孩子到底给多少生活费,还是得量力而行,家庭条件好,可以多给点,家庭条件不好,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至少要能吃饱吃好
为了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我们需要算一笔账。下面就按照普通大学生的正常生活来进行计算。
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肯定是必要支出,也是生活费都大头,假如都吃学校食堂,早餐一般不会超过10块,算6块钱,午餐与晚餐都可能会超过10块钱,按24块钱计算。
然后,一日三餐平均30元,一个月就是900块钱。
然后,可能还要买点水果,零食什么的,我们按一天平均6块钱算,一个月就是180元。
这样算下来,每个月光吃饭支出就已经有1080元。
手机话费/网费支出
手机话费是必要支出,每个月按60算。
网络,如果有校园网的话可能会比较便宜,很多大学,都有一定免费流量,超过限定流量才会收费。
如果自己单独拉宽带就会比较贵,可以宿舍几个人合拉一条宽带,如果是按整年付费,会便宜很多,按照每人20元每个月计算。
这样,话费+网费支出是80元。
生活日用品支出
日常生活用品肯定需要购买,比如,卫生纸、沐浴露、洗发水、牙膏……。
不过,这些东西购买一次,可以用很久,按照平均100元一个月算。
我们不可能一学期都待在学校不出门吧,出门就要花钱,公交、地铁等交通费不可避免。
按照每个月50块钱来计算。
大学洗澡也需要钱,一次可能在5块钱左右,一个月洗6次,就是30块钱。
这样,累计每个月的生活日用品支出就是180元。
学习资料购买、打印费支出
上大学也需要购买学习资料,不过比较少,因为,除了去图书馆借外,我们还可以去旧书店购买旧书,省钱。
很多作业、授课PPT可能还需要打印,所以,打印费也是一项必要支出。
按照每个月60块钱来计算。
以上几项就是上大学的必要支出,合计为:1080+80+180+60=1400。
好了,每个月光必要支出就已经1400元,如果,我们再每个月逛街购物一次,买买衣服鞋子、化妆品,喝个奶茶,吃顿火锅。
就算是与同学AA制,那肯定也不止100块钱。
所以,每个月1500元生活费,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应该是刚够,前提是不乱花钱,不超额支出。
在家长生活费“月供”固定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开源节流”呢?大学生“省钱小妙招”:
在固定生活费的情况下,依旧有同学能够存下钱,拥有自己的“小金库”。
可能只能通过“开源节流”来实现。
首先,在花钱上我们肯定不能大手大脚,所以,下面学姐给大家一些省钱小妙招。
多去食堂,少点外卖
相比大学食堂饭菜来说,外卖的价格基本上都翻倍了。
所以,多去食堂吃饭,既能省钱,还吃得安心,健康。
水果不在校园水果店买
上过大学的同学都知道,大学校园内的水果店到底有多“暴利”,2个梨8块钱、3个苹果10块钱那都太正常了。
所以,为了省钱,我们别在校园内买水果,去校外买要便宜不少,如果学校外有类似于菜市场这样的地方,那就更便宜了。
衣服网购
衣服网购确实很省钱,特别是碰到什么“双11”之类的,领了优惠卷还能够满减,简直不要太爽。
可能实体店买一件衣服的钱,可以在网上买3件。
衣服自己手洗
大学洗衣服确实不便宜,45分钟5块钱,烘干一次6块钱,可能都是最低价。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花5块钱洗一次,自己找个室友手动烘干的好
有的学校是洗烘一体的,便宜的话可以洗
买“奢侈品”前,强迫自己冷静1小时
为了避免冲动消费,在你决定要买某个“看起来没有那么必须”的东西时,先强迫自己冷静1小时。
一个小时以后,或许就没有那么强的购买愿望了。
⑥养成记手账的好习惯
很多同学,都有一种感觉,就是钱不知不觉就花没了。
为了避免“糊涂账”,建议大家养成做手帐的习惯,可以借助一些App来完成。
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会终身受益。
除了“节流”外,我们还可以“开源”:
“开源”方式很多,最好的“开源”方式就是好好学习拿奖学金。
大学,各种名目的奖学金还是挺多的,特别是一些好大学,学习成绩只要不是太差,都能拿到奖学金。
还有的地方招学生工,最好问问工作时间和工资
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笔“意外之财
以上,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的一些讨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特别是给大一新生家长做一个参考。
大学生普遍一个月生活费多少比较合理
大学生这个群体是比较特殊的,大学生不能完全说已经独立,但是在法律上又是独立的个人,所以大学生的种种行为也被人所关注。最容易被人所关心的就是大学生一个月究竟多少钱的生活费才比较合理。实际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是从多方面来考虑的,我个人认为一个月1500-2000是比较合理的。
大学生活费支出在哪几个方面大学生的主要消费主要集中与生活支出、购物支出、交际支出三方面。其中生活支出占主要方面,这部分当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每天三餐还有平时买水,买吃的所花费的支出,所以大部分人都会说大学生的生活费是被“吃”掉了。其次就是购物,方面,大学生也是购物的主力军之一,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双十一”等购物节会大量的购买衣衣服、零食之类的商品,平时换季时的消费也是很大的,如果谈恋爱时这笔支出可能还会加倍。最后就是社交交际方面,平时偶尔宿舍聚餐、班级聚餐、社团聚餐,小团体的外出活动等等也是占据了生活费的一部分。
生活支出:吃饭750元(早餐5元+午餐10元+晚餐10元),水果一周20元,,电话费上网费每月100元,交通30元,合计900元。
购物支出:每月600元(生活用品采购)。
社交支出:300元。
所以综合来看每个月大约1800元是足够的,不过这也是取决于所以城市的购物消费水平,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学生这些生活费基本差不多是完全够用的。
大学生生活费的来源不同的家庭经济环境也是影响生活费多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生,吃饭、穿衣、化妆等追求不同,消费水平不同,因为这包含着学生个人的消费习惯。这个时候要考虑的是作为大学生是否需要一个理性的消费观念,是不是有钱就可以铺张浪费,任性消费。所以有些大学生在考虑到家庭条件的问题,就会选择其他方式来获取生活费。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赚钱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大学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也会选择一些其他方式承担起自己的生活费。所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会说,从上大学以来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甚至是自己已经有一部分积蓄了。这种大学生是十分值得我们的敬佩的。从平均的统计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还是向父母索要,其次是打工兼职。
结尾总结实际上我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成年人在的法律意义上讲,父母已经没有抚养我们的义务,也就是说无论父母给多少生活费都是合理的。从实际生活上来看只要够基础的生活支出就可以,没有必要多支出额外的钱,不一定新出一款手机、一双鞋或是一个包我们就要去买,如果你的钱都是你靠自己的能力赚来的那当然可以买,但是如果是花着父母给予的钱,那没必要的支出还是不要支出了。大学生实际上应该担负起照顾自己的责任了,也就是说应该尝试着自己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尽可能的减少家庭的负担,这也可以更好的培养我们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最后来说,大学生生活费到底应该有多少这个问题没办法给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我所知道的是要结合自身和家庭情况还有客观因素,量力而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