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由来
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
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无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鼋头渚、灵山大佛、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梅园、蠡园、惠山古镇、荡口古镇、东林书院、崇安寺、南禅寺等景点。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就是郭沫若用来形容无锡太湖风景的。2017年11月,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12日,“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无锡市排第18位,并且位列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十大城市之一。
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
蠡园的来历是什么呢
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范蠡建议勾践发兵伐吴,勾践成功称霸后,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辞官归隐至齐国,后任命于齐相,同样的弃官散财,移居定陶,与西施泛舟湖上,故名蠡湖。
范蠡不是吴国人,但他在无锡却留下不少传说。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与西施隐居于此,泛舟五里湖上,故名蠡湖。蠡园因地处蠡湖之滨而得名。
荷展
6月-9月,“荷风清韵赏水景,出水芙蓉尽开妍”,夏日赏荷佳绝处----蠡园景区。
活动期间,以荷花、碗莲为展出主体,囊括了缸荷、塘荷、碗莲200余个珍稀品种(如太空莲、普兰店古莲等),其中缸荷数量400余缸,碗莲100余碗,塘荷3000平方米,分清风夏荷、碧波玉盘、西施丝语、鸟鸣鱼欢、古园雅韵等多个景点以及八个功能区,并安排惠山泥人、荷花摄影等展览和少儿绘画活动。规模空前,是无锡地区最佳的夏日赏荷胜景。
蠡湖的由来
蠡园
蠡湖由来:无锡五里湖畔,有一座美丽的湖滨花园——蠡园。蠡园三面临湖,亭、廊、堤均傍水而建,精致纤巧,色彩和谐,是太湖边上一处秀丽的园林胜景。蠡园之名来自蠡湖,而蠡湖原叫五里湖,它的改名是因为笵蠡。相传春秋末年越国大夫笵蠡帮助勾践打败吴国,功成身退,和西施泛舟这湖上,所以又称蠡湖。
又传说笵蠡和西施在五里湖隐居终生,生前常在湖上荡船,死后葬在湖畔不远处,该湖乃称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