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一趟沈阳故宫,需要多久时间
沈阳故宫面积很小很小,总占地面积才67000平方米,而且内部宫殿很简陋,甚至都没有庙宇大!为什么会怎么简陋这么小?原因很简单,后金(前清)时期努尔哈赤连年征战,补给几乎都用在战争,所以无暇顾及修建皇宫!有人问了;“沈阳也有故宫?”我在百度知道上发现有很多人这样问,回答是肯定的;有!但是不大,也算是文物吧。
沈阳故宫建议游览时间;一小时——二小时左右。我去过沈阳故宫,我最多在里面游览半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因为我这个人不喜欢拍照片,无论多好的景观我也不会去拍照,因为我没有强迫症。我喜欢旅游,北京故宫我也去过,在里面玩了二十分钟我就从另一端出来了。
沈阳故宫文物级别;沈阳故宫别看面积很小,但是也属于文物!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沈阳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不会相信的,但是千真万确是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故宫面积很小,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宫殿,主要建筑如下;大政殿、十王亭;左翼王亭、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白旗亭、正红旗亭、正蓝旗亭、镶黄旗亭、镶白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文溯阁、嘉荫堂、戏台、崇谟阁、保极宫、东朝房、西朝房、东奏乐亭、西奏乐亭、大清门、文庙、武功坊、文德坊、井亭、碑亭、迪光殿、协中斋、师善斋、东宫、西宫、东七间楼、西七间楼、介祉宫、敬典阁、銮驾库、颐和殿、继思斋、凤凰楼、清宁宫、衍庆宫、麟趾宫、关雎宫、永福宫、仰熙斋、霞绮楼、日华楼、左翊门、东翊门、东下马碑、西下马碑等等。
沈阳故宫博物院旅游攻略景点推荐
沈阳故宫博物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面积较大,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沈阳故宫博物院历史游记,建筑古老,文化底蕴丰厚。沈阳故宫博物院内,有很多的宫廷艺术品、宫殿建筑,是明清皇宫的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很高,适合游览,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景点介绍沈阳故宫于1625年开始兴建,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沈阳
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清入关前的皇宫。1616年,明朝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的过程中,于今辽宁新宾
境内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建立“大金”地方政权。1621年进占辽沈地区,1625年由辽阳迁都至沈阳
,并在城内启建皇宫;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续建,并于1636年在这座皇宫中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
“大清”。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沈阳故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沈阳
故宫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
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大清门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建于清天聪年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
之后,只在这里居住了一年零五个月,就去世了。皇太极登基继承汗位以后,于1631年开始实施浩大的旧城改建、扩建工程,“大清门”就是在这长达三年的改扩工程中修建而成的。而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哪?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所以叫“大清门”。
有个传说:这座宫门在建成以后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后,听说明朝北京
皇城的正门叫做“大明门”,为了针锋相对,克其锋芒,就把这座大门命名为“大清门”。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与通常的建筑大门有所区别的是,
沈阳故宫是用一座房子来作为宫殿的大门显得很特别。
门作为门面,是建筑中重要的主成部分,在古建筑中,同样也是等级制度的直观体现。这座“大清门”是五间硬山顶的屋宇式大门,中间三间为门,南北都设有台阶,两梢间有槛墙木窗,皇家的大门明显异于常人。大清门虽然只是出入宫殿的
通道,但作为皇宫的门面装饰也力求华丽美观。
乾隆砖雕十王亭,也叫八旗亭。是根据努尔哈赤所创建的军队组织而建造的。
故宫东路的布局是“大政居当央,十亭两冀张”,这样也就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汗(皇帝)尊用的大政殿与八旗大臣办事的十王亭,同时建在宫廷大内一侧,从建筑上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构成了“君臣合署办公”的局面,这也是
中国历来宫殿建筑史上罕见和仅有的。
正在装修中的大政殿,在清朝人关前,决定国家军政事务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由汗王(皇帝)与八旗中的议政贝勒(王)和议政大臣共同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而大政殿就是召开这种会议的专门场所。皇太极时期许多关于国家重要决策的讨论和涉及对皇室贵族的处分案件都是在这里最后确定的。
后金建国以后,每年最隆重的国家大典是元旦(
正月初一)的朝贺和筵宴,清太宗时期都固定在大政殿前进行。每逢那一天,皇太极清晨在清宁宫祭神和到城东门外的堂子祭天后,就来到大政殿升坐宝座,文武群臣以及前来祝贺的外邦使臣都已在殿庭按次序排列整齐,时辰一到,即依次上殿行礼进表,向皇帝恭贺新春,随后便在此举行有数百人参加的新春大宴,宴间还要表演满、汉、
蒙古、朝鲜等各民族的舞蹈和杂耍、摔跤等各种助兴节目,有时甚至会连演数日。
除元旦之外,万寿节(皇帝生日)、冬至节、皇帝登基、出征凯旋等大规模庆典仪式也都在大政殿前举行。此外,由于大政殿地处皇宫附近的城中心,也作为临时召集官员的集合地点。皇太极时期规定,如遇有紧急情况来不及通知,只要听到在盛京城八个城门同时击鼓,各级官员必须迅速赶到大政殿前集结听命,也体现出这座大殿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重要作用。
故宫外部宫殿敬典阁是藏玉牒的地方。清朝时期每当玉牒纂修告成,礼部都按例备份恭送盛京入藏敬典阁。玉牒的迎送礼仪颇为浩大,每次从北京
启送,都由王公大臣率官兵护送到盛京,到达盛京的时候,盛京将军穿着朝服出郊跪迎,安放玉牒的亭子在鼓乐声中被抬至崇政殿前,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由钦天监择定吉日,再正式送至敬典阁。
东所是皇帝东巡时皇太后皇后和后妃子女所居住的地方。西所呢则是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在东所建成以后有两位皇太后在这里住过,一位是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在乾隆十九年随皇帝东巡来到这里,另一位是道光朝的太后也姓钮祜禄氏,是嘉庆帝皇后,她并不是道光的生母,按制度在道光即位后被尊封为皇太后,道光九年东巡时随皇帝同来居住于此。
因为皇帝东巡时在盛京宫殿内只住几日便启程回京,所以东所建成后至清末,真正有皇太后住在这里的时间总共也没有超过半个月。颐和殿是皇帝东巡时皇太后接受朝贺之处。介祉宫是皇太后休息的地方。
沈阳故宫游览要多长时间
两个小时左右\x0d\x0a沈阳故宫\x0d\x0a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距今近400年历史。武功坊牌楼是进入沈阳故宫的门户,建于清初崇德二年(1637年),是沈阳故宫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标志性建筑。\x0d\x0a景点类型:历史建筑\x0d\x0a最佳季节:3月--5月、9月--11月游玩最佳。春天和秋天温度适中,天气适宜;夏天炎热,冬天寒冷,但可以欣赏美丽的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