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我爱诗词相声?我爱诗词相声2

七月网510

为什么没有小品巜我爱诗词》全部台词

相声《我爱诗词》表演:冯巩、贾旭明、曹随风、侯林林

我爱诗词相声?我爱诗词相声2

冯巩:冯巩——乘舟——将……

(观众鼓掌)

冯巩:想死你们啦!冯巩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大家送掌声啊!(改编李白《赠汪伦》)哈哈……

(观众鼓掌。贾旭明上场)

贾旭明:好!太好了。贾旭明给大家拜年啦!好!冯叔,您这诗作的比李白都好啊,你们同意吗?

观众:同意!

冯巩:(指着观众)你看你看,你带头还同意?假了!

贾旭明:怎么了?

冯巩:李白是诗仙,我比他好你还同意?准确地说,(贾旭明:嗯)都挺好。

贾旭明:对嘛!

冯巩:全面了。

贾旭明:冯叔,(冯巩:嗯)我能跟您赛赛诗吗?

冯巩:怎么赛?

贾旭明:我想跟您比一比,古典诗词当中带数字“一”的诗句。

冯巩:谁先说?

贾旭明:我先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我有“一”了。

冯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我俩“一”。

贾旭明:“俩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我仨“一”。

冯巩:“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英国布莱克《天真的预言》)四个!

(观众鼓掌)

贾旭明:“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沆《一字诗》)我五个一。

(观众鼓掌)

冯巩:“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周华健《朋友》),六个。哈哈……

贾旭明:您这是歌词。

冯巩:诗歌诗歌,有诗就得有歌。不跟你玩了,瞧你这个形象吧!长得跟鼹鼠似的,哈哈……

(曹随风上场)

曹随风:咦,乖乖!你干啥去?

冯巩:赢了咱就跑,

曹随风:你赢啥了呀?拿歌词跟人家比诗,丢不丢人呐?幸亏我来了,没事,我帮你,我就不信咱俩干不过他一个!

冯巩:就你这个长相,长得跟土豆似的,还跟人家干呢,你弄啥呢乖乖?

(观众鼓掌)

曹随风:我这个长相咋了?我这个长相,接地气!对吧?(观众:对!)你再说了,他拿准备好的诗跟你比,你咋赢啊?要比换个比法,咱跟他比地名诗句。

冯巩:这个我不熟啊。

曹随风:我熟!我都准备半年多了。

冯巩:咱跟他比!

曹随风:赢死他。

冯巩、曹随风:咦——中!

冯巩:嘿!还敢比吗?鼹鼠先生?

贾旭明:比什么啊?

冯巩:比地名诗句。

贾旭明:谁先出题啊?

曹随风:咱先出题啊,(冯巩:诶)先下手为强。

冯巩:我们先出!(转向曹随风)什么地方?

曹随风: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

冯巩:得劲!(转向贾旭明)西安,有诗吗?

贾旭明:张嘴就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观众鼓掌)

冯巩:他说上来了。

曹随风:他说错了,咱问的是西安,他说的是长安。

冯巩:你说错了,我们问西安,你说的是长安。哈哈……

贾旭明:古长安就是西安。

冯巩:(转向曹随风)他说古长安就是西安?

曹随风:他说的对,我刚想起来,古长安就是西安。

(观众笑,并鼓掌)

冯巩:那,那我们就输了?

曹随风:输啥?他还没出题呢!

冯巩:对对对,(转向贾旭明)什么地方?

贾旭明:凉州。

冯巩:凉州?

曹随风:凉粥不好吧?(曹随风把“凉州”听成“凉粥”了)你问他能不能热热?

冯巩:你能不能……(突然转向曹随风)地名凉州!

曹随风:那我得想想……

冯巩:想什么啊!“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凉州!

贾旭明:好!行,该你们说地名了。

冯巩:我这个地方是……

曹随风:玉门关。

贾旭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贾旭明、观众: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5])

冯巩:你看你,把亲友团都招来了!你这地名也太简单了!

曹随风:简单咋了?简单咋了?贾旭明我告诉你,你听着,你赢了!

冯巩:对喽!什么叫他赢了呢?

曹随风:他说上来了。

冯巩:这么简单能说不上来吗!

曹随风:没事,该他说地名了。

冯巩:什么地方?

贾旭明:阳关。

冯巩:阳……关?

曹随风:阳关太简单了。在座的谁不知道阳关的诗啊?

冯巩:你会啊?

曹随风:张嘴就来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观众鼓掌)

冯巩:你这是诗吗?

曹随风:这诗我不会啊……

冯巩:我会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阳关!

观众:好!

贾旭明:行行行,该你说地名了。

冯巩:我这个地名是……(曹随风要开口)你闭嘴!(多次阻止曹随风)我这个地名是……

曹随风:楼兰。

贾旭明:黄……

冯巩:闭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我孙子都会。

曹随风:那……

冯巩:找他不会,难一点的!你听着:碎叶城。

贾旭明:哪儿?

冯巩:碎叶城。

贾旭明:这可快出去了!

冯巩:有诗吗?

贾旭明:有!“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

(观众鼓掌)

冯巩:人家连楼兰都说了。

曹随风:还不如直接说楼兰呢。真是!

冯巩:你刚才怎么不坚持呢!

曹随风:你不让我坚持的啊!哎呀,没事儿,该他说地名了。

冯巩:什么地方?

贾旭明:我接下来说这个地方啊,你还别说是地名诗句,你要能说出一首诗来,我都算你们赢!

冯巩:无地不成诗,什么地方?说!

贾旭明:哈萨克斯坦。

冯巩:(转向贾随风)他说哈萨克斯坦?

曹随风:哈萨克斯坦就哈萨克斯坦呗,你看我弄啥?我又不会!

冯巩:你不准备半年多了吗你不会?

曹随风:我准备的都是国内的诗,他都出国了他!

冯巩:对对对,哈萨克斯坦的诗,谁会啊?!

贾旭明:我就会!

冯巩:哪首?

贾旭明: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是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

观众:好!

冯巩:(指观众)喊好这桌的你们会这诗啊?(转向贾旭明)你这是哈萨克斯坦的诗?

贾旭明:我这是哈萨克斯坦伟大诗人阿拜·库南巴耶夫写的诗。

冯巩:(转向曹随风)他说是哈萨克斯坦……耶夫写的?

曹随风:他说得对,我刚想起来确实有这个人。

冯巩:你怎么老刚想起来你?啊?

曹随风:他说上来也不算!

冯巩:为什么啊?

曹随风:那哈萨克斯坦的诗,他必须用哈语说,才能算他赢啊。

冯巩:没错,哈……(转向曹随风)你从上来就说这么一句明白话!我跟你说……(转向贾旭明)哈萨克斯坦的诗必须用哈语说,你才算赢!

贾旭明:用哈语?

冯巩:你会吗?

贾旭明:我会!

冯巩、曹随风:嗯?

贾旭明:(哈萨克语)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是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

(观众鼓掌)

冯巩:我怎么听着还有拔牙的事儿?你能再说一遍吗?

贾旭明:不能。

冯巩:为什么啊?

贾旭明:我怕跟刚才不一样。

冯巩:你瞎编的你呀!

贾旭明:我这可是正宗的哈语。

冯巩:你说正宗的哈语,谁能证明!

曹随风:我!他确实是正宗的哈语,我刚想起来。

冯巩:你小子说实话,你到底是哪头的?

曹随风:您看嘞?

冯巩:我看你像他那头的!

曹随风:(跑到贾旭明旁边)你说得对,我就是这头的,我刚想起来。

冯巩:卧底呀!不跟你们比了……

(侯林林上场)

侯林林:站住!站好了!说你呢!(指曹随风)就是你!太不像话了!俩年纪轻轻的,欺负一八十多岁老头?

冯巩:喂喂喂,看错了,我刚六十。

侯林林:六……六十?你可真不像啊。(转向曹随风)哎!有能耐跟我比!比诗词接龙敢吗?

贾旭明:谁先说?

侯林林:我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指曹随风)你,接“生”。

曹随风:生……“生”我不会,你来吧。

贾旭明:废物!“生”都不会!你以为我会吗?

曹随风:不会你推我干嘛?

侯林林:哈哈哈,我研究这么些年诗词,就没人接得了这“生”……

冯巩:这是跟谁说话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知道我叫什么吗?接“生”大王!

侯林林:好!诶诶,(指曹随风)你,接“雄”。

冯巩:对了,熊孩子!接“雄”。

曹随风:“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致酒行》),白。

贾旭明:“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曹随风:风。

侯林林:“风来草木自成声”(喻良能《登清音堂》),声。

冯巩:又是声?“生色深红绶带长”(石延年《小桃》)。

侯林林:长。

曹随风:“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侯林林:圆。

贾旭明:“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曹随风:长。

侯林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四时歌四首》)

(观众鼓掌)

冯巩:这么会儿我可接三回“生”了!我明白了,就是这位置闹的,你们俩就不能挨着!(站到贾旭明和曹随风中间)重来!

侯林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冯巩:春。

曹随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冯巩:你们俩还是挨着吧!(站到贾旭明旁边)再来!

侯林林:“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离思》)

冯巩:水。

曹随风:“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冯巩:好。

贾旭明:“好雨知时节,当春……”

贾旭明、观众: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观众鼓掌)

冯巩:这回我头一个说!听着:“本是同根生。”(曹植《七步诗》)生!

侯林林:“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白居易《感白莲花》)

冯巩:云。

曹随风:“云外飘飘呼莫回。”(白玉蟾《枫叶辞》)

冯巩:回!

贾旭明:“回眸一笑……”

贾旭明、曹随风、侯林林、观众: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观众鼓掌)

冯巩:国家就是开放二胎也不能这么“生”啊也不能!

贾旭明:爸!咱赢了!

(侯林林、贾旭明击掌)

冯巩:等会儿!你叫他什么?叫爸?

贾旭明:啊。

冯巩:这是你儿子?

侯林林:亲儿子!

曹随风:对。

冯巩:甭问,你也是他儿子。

曹随风:我不是!我是他女婿。

(观众笑,并鼓掌)

冯巩:一家子呀!回见!(转身离开)

贾旭明:诶,冯巩乘舟将欲行。

曹随风:忽闻岸上踏歌声。

侯林林:(指冯巩)桃花潭水深千尺——

冯巩:再没观众送掌声了!(改编李白《赠汪伦》)

(观众鼓掌)

冯巩:一点都不热烈啊!

来源百度百科

求 郭德纲相声 《我是文学家》台词

《我是文学家》有几个不同的版本,根据你提供的这几个包袱看,应该是那个藏秘排油版,我也比较喜欢这一版~~嘻嘻。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郭德纲、于谦《我是文学家》文本(藏秘排油版)

郭:来了不少人。

于:是!

郭:楼上楼下十几万人。

于:啊?哪有这么些人呀。

郭:有十几个姓万的人。

于:咳。

郭:来是干嘛来了呢?听于谦。

于:哪啊,听相声。

郭:相声好,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于:怎么还有药啊,这里边?

郭:怎么说?

于:弘扬正气。

郭:弘扬正气。有人说了啊,相声庸俗低俗,它是错误的。

于:那不对。

郭:这是真正的杨村白雪。

于:杨村白雪?

郭:杨村啊,过了北辰没多远就是。

于:咳!

郭:它还不到廊坊。

于:行了……别说了,阳春白雪。

郭:阳春白雪。

于:对。

郭:好,好好地干,错不了。

于:我谢谢您。

郭:这么些人支持你呢。

于:对!

郭:又发展。当然了,多看书。

于:哎,多学习。

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于:那一定,那一定。

郭:相声演员嘛,从小学艺的居多,他没又按部就班地去上学。

于:幼而失学。

郭:他跟我们是又区别的,我们这个上完大学的,然后高学问啊,做研究啊,跟说相声的不一样。

于:哦……

郭:呵呵……

于:哦,您还上过大学?

郭:对,我喜欢念书,我也喜欢看文章,我也喜欢上网,我对您我很关心。

于:是吗?

郭:我又时去网上查您的资料。

于:网上又我不少的文章。

郭:我还上过你的嫖客。

于:您还上过我的嫖客?

郭:对!

于:咱这得论干姐们儿了吧,这个?博客,知道吗?

郭:胡说八道你这是。

于:废话,上博客。

郭:上……上博客。

于:咳!

郭:上过博客。看过不少您写的东西。

于:是。

郭:我发现网上好多人都点你。

于:咱们这么别扭啊,这句话?好些人都点我?

郭:对。

于:哦,那您告诉他们我不出台。

郭:导致你客户的不满。

于:哎,谁说的。没有您这么说话的,您这太简练了。

郭:点……?

于:点击。

郭:点你就是点鸡?

于:咳!

郭:这讲不清楚了。

于:是讲不清楚了这个。

郭:这么回事?

于:太乱了,这个。

郭:你说。

于:什么说,点击率您不知道吗?

郭:怎么还绿啊?

于:不绿!

郭:您就看这个没上过学的人,他跟咱们怎么比?

于:性啦!

郭:我们这个上过大学的人,侃侃而谈,这没上国学的人,他们就是素质不一样。这么些年,我们搞这些个学问,我们,当然,这一门也是很寂寞,这搞学问来说吧,他首先说……

于:您先等一会。

郭:你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于:啊,是,这个您还上过大学?

郭:对。

于:呵呵……

郭:哈哈……

于:哪个大学毕业的?

郭:搞学问的这些年来说吧,确实不容易。

于:没理我?

郭:外界的繁华你看不到。

于:不是,咱不说这个。

郭:你要一心一意……

于:咱先不说繁华,那就。

郭:啊……

于:哪个大学毕业的呀?

郭:搞学问的这些年来吧,我们也确实是很辛苦,因为什么呢?

于:我没问您辛苦不辛苦,我问您的话,您得回答我。

郭:你说,你说。

于:是啊,那个您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呀?

郭:说完了吗?

于:说完了。

郭:该我了。

于:您说吧。

郭:搞学问的这些年吧,你要……他搞学问不是搞破鞋,你知道吗?

于:废话,这不是!

郭:我们先搞学问,

于:后搞破鞋,是吗?

郭:不是,然后也搞学问。

于:您就别说学问了。

郭:我们以搞学问为主,

于:哦,以搞破鞋为辅?

郭:讨厌啊,你这人!

于:您说的呀,您说……

郭:你说话很秧脏,你知道吗?

于:秧脏啊?

郭:囊,囊脏,

于:哎呀,呵,我就想弄清楚这事,您哪学的呀,您这是。

郭:看出来了吧,说相声人的素质很低下!

于:怎么低下了?

郭:他嫉妒能人啊!

于:怎么嫉妒了?

郭:他瞧见别人上大学,他恨啊!他没上过大学,他心理其实也想,哎呀,我要是上过大学多好啊,或者我爸爸上过大学,我多痛快,是吧?

于:别,别往那么说,行不行?

郭:他看见别人上大学,他嫉妒,

于:我问问,

郭:你甭跟我弄这套,你一张嘴我都能看见你内裤上的花!

于:哎……哎呀呵!

郭:知道吗?跟我弄这个。

于:我这个太直爽了,我这人。

郭:我告诉你,做人要有一个很平和的心态,

于:我没不平和啊。

郭:人要大度一点,别这样,没意思!

于:我怎么了我?

郭:自古常言说得确好,“海纳百川,有人乃大!”,知道吗?

于:哪有这话呀!

郭:心胸宽广一点。

于:别说了,还有人乃大,您说的那是黄金甲,知道吗?跺什么脚啊,跟这?

郭:你太秧脏了!

于:哎呀,甭秧脏啦!

郭:你篡改这些个名句!

于:还名句?

郭:海纳百川,有人乃大!

于:有容乃大了嘛!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是这么句话,知道吗?

郭:有容乃大?

于:对!

郭:有容是谁媳妇?

于:哎……啊,非得是一女的是吗?

郭:男的怎么能……

于:奶大呢?我把您这接着问出来得了。

郭:讨厌,你很讨厌!

于:你太秧脏了,我告诉你!

郭:太讨厌了,太讨厌了,我这个,做学问……哈哈……(观众起哄)谢谢大家!

于:谁谢谢?!什么谢谢?

郭:到底谁乃大?

于:谁也不大,

郭:讨厌!

于:有容乃大!

郭:有容,有……

于:有容人之量,才好,是这么句话。

郭:有容人,有……量?有容量,容量大?讨厌啊,你说这个……

于:咱说点那有学问的话成吗?

郭:你说的这个,我都饿了,我告诉你!

于:哎呀呵!我还真没想到您还吃到这岁数!

郭:呵呵……太讨厌了。(观众起哄)谢谢大家的鼓励!

于:什么呀,这没羞没臊了,你这人都!

郭:不是,这不是探讨吗,咱们俩研究嘛。

于:是啊,咱说这个。

郭:乱了套了,

于:是,我跟你,

郭:不挨着,胡说八道你这是。

于:有容乃大,说,说准了吧。

郭:有容乃大!

于:对了!

郭:对吧,行,完了吧,

于:什么就完了呀。

郭:搞学问的这些年……

于:别说,你别往下讲了,

郭:还没忘呀,你?

于:哪啊,废话,问你哪个大学毕业的。

郭:你管得着吗?

于:什么就管着,你这……

郭:你这记性也太好了,问你……

于:咱问问话,聊天嘛。

郭:就是我们那个大学嘛,

于:是哪大学啊?

郭:很重要吗?

于:问问吗,可不是很重要,都想知道啊。

郭:这不就结了嘛

于:是啊,那您说啊。

郭:啊,可以啊,

于:说吧。

郭:我就是那个**大学的。哈哈,我们这个……

于:滑过去了到这。

郭:很多我们的同窗。

于:什么同窗啊?

郭:当时在学校,我们一块……

于:别说了,没听清楚,哪个大学毕业。

郭:你这耳朵有毛病啊。

于:嘴有毛病,哪个大学。

郭:可以啊!

于:说啊。

郭:我是……什么……恩……我是……青华的。

于:咳!

郭:这个有枪毙的罪过吗?我是青华的!

于:呵……青华池的吧您?

郭:哼!你很讨厌啊,你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于:我没不平和。

郭:海纳……不说那个了。

于:对……千万别说了,您这个。

郭:我们学校是有澡堂子,

于:是啊!

郭:不可以吗?

于:可以啊!

郭:你上我们学校看看去,是客人来了,访客来了,上边做研究的老师们来了,他可以脱了,但是我们必须要穿一裤衩!

于:对……咳,明白了,您是那搓澡的是吗?

郭:讨厌!

于:青华池?

郭:不是,我在,我在池子那边我。

于:烧锅炉?

郭:锅炉得往后一点点嘛。

于:倒脏土?

郭:土……

于:您老跟这池子……

郭:你躺下,你躺下,

于:干吗?

郭:我弄不死你呢!

于:这就要搓啊,您?

郭:我借给盆我泼你!

于:您这工作就这么两道程序吧?

郭:你,你怎么跟大学问人说话呢,你这是?

于:大学问老抄毛巾干吗呀,您这个?

郭:直接的搓不下来。谈不妥嘛。

于:您倒是说点学问的事啊。

郭:可以啊!你遇见我了,这是你祖宗积德了,知道吗?

于:我啊?

郭:我都羡慕你,

于:怎么啦?

郭:你这么年轻就认识我啦?

于:我倒没这感觉。

郭:你心态不对。遇见我了,这就是高人。

于:您?

郭:有不会的可以问一问,长知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知道吗?

于:您这可全是低处,知道吗?

郭:你,你只要一问我,我会多少,我绝不保守,有多少,我哇……!

于:别,呦……

郭:都……你接着,你接着,

于:我不接着!

郭:热热乎乎都是你的。

于:行了!

郭:你弄家走,真的。

于:行了,您这学问太脏了,知道吗?

郭:知道吗?

于:别说了!

郭:人应该上劲,年轻人,你是清晨两三点钟点的太阳。

于:啊,那我还有点亮没有了?

郭:要上劲,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您这人兼职太多了,知道吗?还干点什么的不干?

郭:你怎么……你看见我你怎么不崇拜我?

于:我干吗崇拜啊?

郭:你怎么都不哆嗦呢?

于:我……啊?我搓澡的哆嗦什么啊?

郭:不是,哎呀,你……我要是个娘们早爱上我了,

于:哎呀咳,您太自恋,知道吗?

郭:你有什么不会的,你问一问我,当面我给你解释一下,咱们俩好好,我们探讨。对不对?

于:别搓了,泥都下来了。

郭:探讨一下嘛。

于:您说说,您会什么呀?

郭:天文地理,医卜星象,自然植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这都行,知道吗?

于:啊,还有生理卫生?

郭:这,这都会,诗词歌赋,古典文学,什么叫唐诗,哪个叫近似,什么汉朝文章,什么叫瓦匠,对吧!

于:行了……

郭:车工,修自行车,这个……

于:我,我不学那个!

郭:讲一讲唐诗的来历,唐诗和糖尿病的关系,怎么回事……

于:没关系!

郭:糖大夫,对吗……

于:没有关系这个!哪啊,就扯上关系!那您就讲吧,我问问您,

郭:啊……

于:诗词歌赋,咱们说说吧。

郭:学那玩意没用。

于:啊?

郭:你看,一句话解决你心中的疑惑。

于:解决什么疑惑了?

郭:你这辈子不问了,学那玩意没用。

于:您就这么教学生的啊?人一问,你就学那玩意没用就完了?

郭:可以啊!

于:什么可以啊?您得细讲一讲啊。

郭:细讲一讲,因为这个东西它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

于:您可以简练。

郭:我们单讲诗,我们,我们最少就得一个钟……你如果再听……

于:一个钟啊?

郭:再听咱们再加钟,再加钟。

于:行了……您是按钟收费的呀?

郭:45分钟嘛,一堂课嘛。

于:豁……没准您还真上过我的嫖客,我跟你说说。

郭:于谦乃大!

于:去!

郭:有谦乃大!

于:没有!哪有这话呀。

郭:不是,就说这个意思嘛,

于:不是,您就单讲细……

郭:单讲……唐……诗嘛,必须要湿……

于:怎么呢?

郭:干的搓不下来。

于:哎呀……还是搓澡嘛,这个。

郭:诗是一种文学载体。

于:蒙出一句来,这就。

郭:可以了吧?

于:什么就可以了呀,就说这么一句就行了呀?

郭:诗嘛,诗就是那个几句几句,咱们就是几言几言的,对吗,几言的那个绝育……那个东西就……

于:绝育啊?绝句!

郭:绝句吗,对吧,一言绝句!这个……

于:一言绝句?共了包堆四个字我们看什么呀?

郭:你看,有容乃大……

于:啊……咱们别提这个。

郭:就是几言绝句都有嘛,唐诗,诗太多,你不用都学,你背不下来,会一首走遍天下。

于:会一首?

郭:背着啊。

于:会哪首?

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

于:咳!

郭:有人一问,你就说这个,多漏脸。

于:我说这个管什么用,不是我名字。

郭:改,把它改了呀。

于:怎么改啊?

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爸爸郭德纲。

于:去!

郭:活学活用,

于:别活用了,占便宜……

郭:这是打一比方,打一个比方。

于:词呢?

郭:词!词是一种文学载体。

于:您就会这一句?

郭:词牌子嘛,有那个西江月,

于:就不用上口啦,就是西江月。

郭:念奴娇,山坡羊,浣溪沙,十八摸!

于:啊?词牌子里有十八摸?

郭:跟我们那,烫完了上来就这个。

于:这不是洗浴中心带的东西。

郭:诗词歌。歌是有节拍的东西,它是有节奏的文学载体,

于:举例子。

郭:你看看,毛竹打拍了进街来,一节两相好买卖,也有买的也有卖,也有幌子和招牌。

于:您还要过饭。

郭:我们不要饭。

于:那要什么呀?

郭:我们要钱。

于:一样,这是,就是要饭的东西。

郭:诗词歌赋。赋,就是我。

于:什么呀,就是你呀。

郭:你唐诗白背了!

于:怎么背啊?

郭:我爸爸郭德纲嘛。

于:咱不说这个行吗?您这文学家老是占便宜。

郭:可以,

于:占便宜没有啊。

郭:赋是一种文学载体嘛。

于:你还有别的没有啦?

郭:它本身就是一种长短句。它不一样啊,字,字不一样,不像咱们做诗,这个要说四个字都四个字啊,六个字都六个字啊,它这个是,这句四万五千字,你这就俩字。

于:豁!有四万五千字的吗。

郭:就说这个意思。我们有一个师兄弟,

于:谁呀?

郭:徐志摩,啊哈!

于:徐志摩是您师兄弟?

郭:你听这名字就是我们学校的,

于:怎么呢?

郭:志摩,有志于按摩事业。

于:咳,别给人胡解释行吗?

郭:志摩写的那个多好啊,再别康桥!

于:呵呵,还真有这诗。

郭:多好啊,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了,我轻轻地挥一挥手,搓掉你身上的尘土。

于:哎呀!您不还是这点专业吗,您这个。

郭:这不给你讲清楚了吗,几句话,啊。

于:清楚什么了!

郭:诗词歌赋,没有咱不会的。什么叫古典文学了如指掌,翻译的小说,现代散文,四大文学名著,在我心中上下倒腾翻腾,我吐一点给你看看?

于:别介,别介……糟践东西了,您这个。

郭:你撑着点?给你,给你……

于:我撑什么我呀。还四大文学名著,

郭:倒背如流!

于:还倒背如流?

郭:正背也如流,倒背也如流!四大名著拿过来,从头一篇啊,再版前言到最后定价勘误表,全能背!

于:你吃饱了撑的是怎么着?

郭:我给你背一遍,背一遍你听这对的啊。我再给你背一遍错的啊,要不我先给你背错的吧。

于:哎,对的您不会是吗?

郭:要不我就给你背错的吧。

于:只能背错的了?

郭:四大名著!

于:行了,您也别背,您给我们讲讲。

郭:咳,学那玩意没用。

于:又来了?不行,您得说出点什么。

郭:都知道,还用我说吗?

于:那您也得说啊。

郭: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水浒,哈利波特,郭德纲相声选!

于:嘿,郭德纲相声选?

郭:对!

于:藏秘排油的那说明书有吗?

郭:藏秘排油?

于:挣完钱就忘?

郭:哦……那就是,那就是我,我,我说错了。

于:当然!

郭:这四大名著没有郭德纲相声选,有这个藏秘排油。

于:没有。

郭:四大名著。

于:没有,

郭:有这个没有?没有这个?

于:没有藏秘排油。

郭:那就是三国,水浒跟哈利波特。

于:也没有哈利波特。

郭:就三国,水浒?那这俩,怎么算四大名著呢?你不识数啊,你。

于:废话,您没说后边这个。

郭:我问你几个。

于:四大名著。

郭:那就是三国,水浒,藏秘排油,哈利波特。

没有哈利波特。

郭:那有藏秘排油没?

于:你真不白拿厂家的钱,我告诉你。你非得把这搁进去是怎么着?

郭:眼睁就在这。

于:没有这个。

郭:怎么会没有呢。

于:哪有减肥产品呢这个。

郭:这不是减肥,这是排油的东西这个。

于:我没让您解释这药理,知道吗?没有藏秘排油!

郭:没有你买去啊,谁拦着你。

于:哪买去啊,这都下架了这玩意都。

郭:抢购一空啊。

于:什么呀!净好听的说呢。

郭:有没有吧。

于:没有藏秘排油,

郭:没有藏秘排油啊,就三国,水浒,哈利波特。

于:没有哈利波特。

郭:没有哈利波特啊,三国,水浒,红楼,西游。

于:这不完了吗。

郭:对了?

于:对了。

郭:对了?哎呀,对了!

于:嘿,您蒙上来的是吗?

郭:没想到啊,三国,水浒,红楼,藏秘西游。

于:哎呀……没有,干吗非加藏秘……

郭:你不刚说有,怎么又没有呢?

于:西游!

郭:谁说西游了,排油吗。你听不懂人话呀你!我就不够跟你着急的,我告诉你。

于:你做了病了,是怎么着你?

郭:我做了代言了!谢谢大伙……

于:什么呀?

郭:一个给一盒……

于:哪儿啊就给一盒啊。

郭:怎么回事?

于:您这怎么了这是,满嘴里全是这个?

郭:谁说这个,有没有吗?

于:没有啊。

郭:没有啊。

于:没有这藏秘,

郭:没有藏秘啊。

于:西游记。

郭:西游记啊,三国,水浒,红楼,西游记。

于:对啊。

郭:西游记上边有一行小字,唐三藏的秘密,藏密!

于:哎呀!我告诉您,您有点亏心了知道吗?

郭:我亏什么心啊?

于:废话你老提它干吗?说四大名著。

郭:四大名著啊?三国,水浒,红楼,

于:西游

郭:藏……西游……

于:没有藏密,就是西游记……

郭:西游……西游……啊,四大名著。得了,这不你痛快了吗。

于:我痛快管什么?

郭:这不结了吗?

于:都知道啊。

郭:三国这还用得着说吗?

于:说说看。

郭:三国,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

于:行啦……

郭:刚果布拉柴维尔……

于:行……这哪啊?哪这么长的名字啊?都四国了您这个。

郭:有一个备用的吧。

于:干吗呀?

郭:万一你给KEI出去呢?

于:我干吗逮什么KEI什么呀?

郭:哈里波特你还给KEI出去了呢。

于:藏密排油我还给KEI出去了呢。

郭:那就是短了,那就是短了。

于:什么短了呀。一个都没有你说的这个。

郭:你说的三国,哪?

于:三国魏蜀吴。

郭:这里边还有河北省的方言呢。

于:哪有河北省方言?

郭:人这说三国,他这“为什么”……霸县的这是,你知道吗?唐二里来的这是。

于:行……

郭:文安县,文安……“为……为什么”

于:别……别说了

郭:“为什么”

于:哪弄出来这么一个疑问句来,还“为什么”。

郭:他刚说“为什么”,对吗?

于:什么呀?

郭:绝对霸县、文安、熊县那边的。

于:行了……

郭:绝对!

于:魏蜀吴!魏、蜀、吴这么三个国家,三国啊。

郭:“为什么”这太像,太像!

于:别琢磨那个了。

郭:你这个嘴有毛病。

于:琢磨点正事。

郭:你这个……舌头太肥,真的,你说话不利索,你来点藏秘喝吧……

于:别说这个了。

郭:一喝就好。

于:还推销呢?

郭:三国啊,魏蜀吴。

于:对啊。

郭:其实大伙最熟悉,像刘备,关羽,张飞,

于:这不完了吗。

郭:桃园三结义,哥二仨一个头磕在地上跟亲哥们似的,

于:这就对了。

郭:站起身来,哥儿仨保着唐僧西天取经……

于:咳,又乱了。

郭:红楼梦有这段。

于:啊?

郭:爷儿四个骑一条帚……

于:还有哈里波特啊这里头!

郭:猪八戒抹平大肚子。

于:哎呀……这……全叉到一块了您这个。

郭:我会的太多了,你知道吗?

于:别说这个了。

郭:对不起大伙啊,这三国我闹不清楚了。

于:还是,就说这么闹吧。

郭:当然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实话实说啊

于:说点实话吧。

郭:你看这个,包括红楼梦,您要说我研究过吗?咱们也研究过,

于:啊?

郭:但是也没有研究透!

于:还不懂?

郭:就没有于谦的媳妇研究得透。

于:咳,

郭:于夫人大伙都没有见过。漂亮着呢,

于:说这个干吗?

郭:好看。人有人才文有文才,我觉得嫂夫人撑得起,能跟四大美人相提并论,

于:哦,哪四位啊?

郭:貂禅,苏三,杜十娘……

于:归包堆了说仨,还有俩妓女!

郭:梁红玉!

于:那也妓女从良的呀这是!

郭:那把貂禅那出去,把嫂子搁上吧。

于:别添了!

郭:凑四个嘛,是吧?

于:你光凑四个管什么呀,这个?

郭:我就想形容一下,嫂子漂亮,好看,还能写字还能画画,

于:是。

郭:色艺双绝!

于:别说这个……色艺双绝干吗呀?

郭:京中头牌

于:您这别……行了……

郭:大才女!

于:行了……

郭:大才女!

于:您这都不是形容良家妇女的话,知道吗!

郭:嫂子按照红楼梦的笔法,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写了一个红楼梦的姊妹篇,

于:叫什么?

郭:青楼梦!

于:啊?我媳妇干什么工作的这是?

郭:后来这书不让卖了,

于:那是。

郭:再版之后换了个名字,

于:叫什么啦?

郭:我在潘庄的日子。

于:对……去!您这叫胡说八道知道吗?

郭:没买着这书,不让卖了知道吗?

于:是!

郭:您老去那地方,那地方不让卖了。

于:像这个,我没有研究。水浒传于老师有研究。

郭:我喜欢这书,

于:于老师天天坐屋里头研究水浒传,

郭:是。

于: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员好汉,该出手时就出手。

郭:对。

于: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郭:多好这书!

于:坐屋看着,一推门嫂子进来了。哭得眼跟烂桃似的。怎么了?今天我坐公共汽车有人跟我耍流氓。

郭:哟!

于:你打他了吗?没敢……大声地喊了吗?没敢……逢这个事就喊!

郭:干吗?

于:水浒上写着了,该出手时就出手,人间有好人,你一喊就有人出来帮你忙,

郭:啊,那倒是。

于:打那个流氓!

郭:对!

于:转天嫂子又上公共汽车了,呼啦超过来围四十多个流氓啊。

郭:我媳妇怎么这么招流氓啊这个?

于:原来的客户……

郭:去你的,哪就客户啊?

于:咱不懂这个,就……就臭流氓嘛,一帮流氓围过来耍流氓!

郭:嫂子一琢磨我喊吧,

于:喊!

郭:大声地喊出来,水浒不能白看。

于:对!

郭:太爽啦!

于:哎呀哈……别喊了这……

郭:谢谢你们!

于:什么呀?

郭:好人们!

于:行啦,行啦!哪有这个呀?

郭:就……就咱没有研究这个东西。

于:没研究过您就喊啊?

郭:喊完再说呗。

于:什么呀,您这是?

郭:这四大名著我最有研究的啊,看西游记。

于:一定说西游记,知道吗?

郭:对对对!这个我最熟!

于:哦,西游记。

郭:西游记,啊……藏秘西游记!

于:哎……没有!就是西游记。

郭:最喜欢这书。

于:是吗?

郭:人情味很浓!

于:人情?

郭:虽然说写的是妖魔鬼怪,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人间百态。

于:哦,说的是人。

郭:举个例子,唐僧和猪八戒很像父子爷儿俩。

于:哦这关系?

郭:猪八戒又谗又懒,又贪嘴又睡觉,不说实话!

于:嚯!

郭:唐僧喜欢他,

于:溺爱。

郭:像个爸爸疼儿子似的。

于:是是是……

郭:有这么一个章节不知大伙谁注意过啊。

于:怎么写的呢?

郭:猪八戒问唐僧:师傅他们都说我丑,他们都说我是世上最丑的,您跟我说实话,我到底是不是世上最丑的。

于:唐僧呢?

郭:唐僧眼泪下来了:孩子我不能说,你问问观音菩萨去吧。

于:是是。

郭:打菩萨那出来,猪八戒兴高采烈。

于:美了。

郭:师傅,

于:哈哈……

郭:于谦是谁呀?

于:提我干吗?

关于相声的诗词

甲:听说你最近在猛啃古诗,准备参加学校的古诗文大赛?

乙:嗯。(得意地点点头)

甲:啃得怎样?

乙:还可以吧。

甲:经得起我考一考吗?

乙:当然。

甲:听说你老家在安徽,到无锡来读书,想不想家?

乙:你不是多此一问吗?

甲:那我来考一考有关思乡的古诗文,我出上句,你对下句。

乙:行,保你满意。

甲:渭城朝南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甲:不错,不错。你喜欢梅、兰、竹、菊吗?

乙:我可喜欢了。

甲:你能背一背有关它们的诗词吗?

乙:那还不容易。瞧我的。

甲:梅。

乙:《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甲: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无没。

乙: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甲:很有韵味。请背与竹有关的诗词。

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甲:请你背一下李商隐的有关菊的诗句。

乙: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乙、甲: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甲:看不出你还真有一套。大自然真是造化人啊,你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多美妙。

乙:说到这个,我又要用一肚子的诗来赞美了。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那你听好了。唐/韩愈《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甲、乙: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秋天的可多了,你要听那一首?

甲:容易一点的《山行》就可。

乙:那你听好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甲:佩服、佩服。

乙:冬天的诗句我也来背一点,你来猜一猜我背的是谁的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知道,这是唐朝柳宗元的作品。

乙:我告诉你啊,其实要我背古诗词并不难,我还会根据诗词来吟唱呢?

甲:真的?你还有这样的本事?

乙:要不,我来一段。(唱《春晓》《忆江南》)我刚才唱的是什么?

甲:《忆江南》、《春晓》。

乙:对,它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

甲:这句诗还贴在了我们学校食堂的墙壁上呢,让它成为警世恒言。

乙:要背诵、吟唱古诗对我来说是小事一桩。我还会根据古诗画画呢。(出示)

甲:画画?你有这个本事?我有,你也有。

乙:你看(出示自己画的画)灵不灵?

甲:灵。

乙:妙不妙?

甲:妙。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财富。

乙:对、对、对,我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你看,我不也成了诗人?

甲:诗人?你是诗人?

乙:不信?你听听我作的诗。

吟千古美文,

抒人文情怀。

当时代主人,

为中国争光!

甲、乙:吟千古美文,

抒人文情怀。

当时代主人,

为中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