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交部职位有哪些
1、办公厅 2、政策规划司 3、亚洲司 4、西亚北非司
5、非洲司 6、欧亚司欧洲司 7、北美大洋洲司
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 9、国际司 10、军控司 11、条约法律司
12、边界与海洋事务司 13、新闻司 14、礼宾司 15、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
16、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 17、翻译室 18、外事管理司
19、涉外安全事务司 20、干部司 21、离退休干部局 22、行政司 23、财务司 24、档案馆 25、机关党委 26、监察局 27、国外工作局
(一)贯彻执行国家外交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代表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代表国家和政府办理外交事务,承办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外交往来事务。
(二)调查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外交工作的重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交战略和方针政策提出建议。
(三)按照外交总体布局,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经援、文化、军援、军贸、侨务、教育、科技、外宣等重大问题,负责与有关单位协调,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情况、提出建议。
(四)起草外交工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政策规划。
(五)负责处理联合国等多边领域中有关全球和地区安全以及政治、经济、人权、社会、难民等外交事务。
(六)负责国际军控、裁军、防扩散等领域工作,研究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组织军控方面有关条约、协定的谈判。
(七)负责办理国家对外缔结双边、多边条约事务,负责国际司法合作有关事项,负责或参与处理涉及国家和政府的重大涉外法律案件,协助审核涉外法律法规草案,组织协调有关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协定工作。
(八)牵头或参与拟订陆地、海洋边界相关政策,指导协调海洋对外工作,组织有关边界划界、勘界和联合检查等管理工作并处理有关涉外案件,承担海洋划界、共同开发等相关外交谈判工作。
(九)发布重要外交活动信息,阐述对外政策,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新闻工作,组织公共外交活动,主管在华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事务。
(十)负责国家对外礼仪和典礼事务,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礼宾事宜,负责驻华外交机构在华礼遇、外交特权和豁免事宜。
(十一)负责领事工作。管理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负责海外侨务工作;办理和参与境内涉外案件的对外交涉工作;负责领事保护和协助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并指导驻外外交机构处理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发布领事保护和协助的预警信息。
(十二)负责协调处置境外涉我突发事件,保护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参与处置境内涉外突发事件。
(十三)依法管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交、领事事务,处理涉台外交事务。
(十四)指导、协调地方和国务院各部门外事工作,审核地方和国务院各单位的重要外事规定和上报国务院的外事请示,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对重大外事违规违纪事件的处理意见。
(十五)处理和协调关系国家安全问题的有关涉外事宜。
(十六)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外交文件和文书翻译工作。
(十七)领导驻外外交机构及驻香港、澳门特派员公署工作,负责驻外外交机构干部队伍建设,指导、监督驻外外交机构及驻香港、澳门特派员公署信息化、财务和馆舍建设工作,负责驻华外交机构房地产使用管理工作。
(十八)代管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归口管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外事工作。
(十九)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学会概况
外交学会的宗旨是,对世界形势、国际问题以及外交政策进行研究,同世界各国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知名人士以及有关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交流,以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同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包括前国家元首、前政府首脑和外长、议员、政党领袖和部分未建交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活动家和企业界名流、著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学者等保持广泛联系,接待来访和应邀组团出访;举办名人演讲会,组织和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对国际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换看法。它还定期出版和发行《外交》(英文版)。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理事中有中国各界知名人士,包括国际活动家、高级外交官和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外交学会设一名会长及四名副会长主持会务,设一名秘书长及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处理日常工作。办公室
综合协调、承办机关日常行政事务;负责秘书事务、会议安排、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办研讨会、报告会及内部讨论会等活动,收集整理加工有关信息,并提出政策建议;撰写报告和讲稿;编辑、翻译、出版和发行《外交》(英文版);编辑、印发介绍外交学会和人民外交工作的材料。
负责亚洲地区、中东海湾地区、非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组织出访;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机构和重要人物的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负责西欧地区、东欧地区和中亚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组织出访的工作;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机构和重要人物的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互相了解与合作。
负责北美地区和大洋州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具体出访工作;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互相了解与合作。
负责学会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配及劳动工资等人事管理工作;负责学会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机关的党群工作。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机关服务中心是外交学会所属事业单位。中心的宗旨是为机关的对外和对内工作提供后勤服务,保障机关职能活动的顺利开展。业务范围:为机关的外事活动、行政工作和职工生活提供后勤服务,负责管理车队、食堂、招待、和物业,兼管北京万国交流服务中心。会长吴海龙
吴海龙,男,1955年2月生,大学毕业。
1978-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际司科员
1981-1986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代表处随员、三秘
1986-1988外交部国际司三秘、二秘
1988-1992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二秘、一秘
1992-1996外交部国际司一秘、副处长
2001-2004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
2004-2006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
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
2011-2014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
2014-2016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特命全权大使、常驻代表
卢树民,男,1950年2月生,陕西省人,大学毕业。
1979-1985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
1985-1989驻澳大利亚联邦大使馆三秘、二秘
1989-1993外交部美大司二秘、副处长、处长、参赞
1994-1998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
2002-2005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8-2011.8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
2011.8-外交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1986-1989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9-1990中国驻莫桑比克共和国大使馆三秘
1990-1992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1995中国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大使馆三秘、二秘
1995-1997外交部非洲司二秘、副处长、处长
1997-1999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参赞
1999-2000中国驻津巴布韦共和国大使馆参赞
2002-2005中国驻文莱达鲁萨兰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5-2010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司长
2010-2012中国驻新加坡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13-2014中国驻印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彭克玉,男,1950年9月生,湖北省人,研究生毕业。
1974-1978中国援巴基斯坦专家组工作人员1978-1988外交部领事司科员、三秘、副处长1988-1990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二秘1990-1993外交部领事司副处长、处长1993-1999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司长1999-2003驻赞比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2004-2007驻旧金山总领事(大使衔)2007-2011.7驻纽约总领事(大使衔)2011.12外交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刘玉和,男,1956年11月生,河北省人,大学毕业。
1980-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礼宾司科员
1984-1988中国驻马里共和国大使馆随员、三秘
1988-1995外交部干部司三秘、二秘、副处长、处长
1995-1997中国驻扎伊尔共和国大使馆参赞
1997-1998中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参赞
2003-2008中国驻突尼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巴勒斯坦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8-2014中国驻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1977-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西欧司科员
1978-1984驻奥地利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三秘
1984-1986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三秘、二秘
1992-1995外交部西欧司一秘、副处长
1995-1997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处长、助理巡视员
1997-2002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
2002-2007驻卢森堡大公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7-2010驻波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10-2012驻斯洛文尼亚特命全权大使
1975-1976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1976-1982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职员、随员1982-1986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三秘1986-1988外交部西欧司综合处二秘1988-1992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二秘、一秘1992-1995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一秘、处长、参赞1996-2003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3-2007中国驻挪威王国特命全权大使2007-2008朝鲜半岛事务大使2008-2009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2009-2012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2012-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
三、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区别
1、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CPAFFC)成立于1954年5月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它以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2、组织性质:民间外交工作全国性人民团体
3、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在已故周恩来总理倡导下于1949年12月成立的。它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人民外交的机构。
关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地址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