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是什么
1、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而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它面积非常大,风沙活动剧烈且温度高,水资源匮乏,大多进入到里面的人都非常难活着走出去,这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有山下面的大荒漠这样的含义。
2、沙漠一般指的是涤棉完全被沙子所覆盖、植物、降水、雨水等方面极为稀少的地带,地球上的陆地,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沙漠,很多人也会认为沙漠上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它里面还是由很多动物生存的。
3、实际上的沙漠地区比较多,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说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而在维吾尔语里面,塔克是“大山”的意思,而拉玛干是“大荒漠”的意思,所以塔克拉玛干实际上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
4、塔克拉玛干沙漠长1000多公里,宽400多公里,面积有337600平方公里,吸引了很多探险者和游客前往,但是这里风沙多,且风沙活动十分剧烈,温度极高,降水量稀少,水资源极为匮乏,所以大多走进沙漠的人都非常难或者出去,因此又又“死亡之海”的称呼,也是是对人们的警戒。
二、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被称为“死亡之海”
1、它。于是,“东方庞贝”,一个被大沙漠湮埋的古代文明构成了历史浪漫主义的新概念,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其传说和故事源源不断。
2、解放后,我国考古单位单独考察或与日本考古学术界联合考察尼雅近10次,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古行动收获最大,考古发现震惊了中外考古学术界。
3、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意思为“走得进,出不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100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资源及推动南疆经济发展,修建了沙漠公路。但是,对旅行者来说,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定义,不是坐车途经轮台到民丰的500公里沙漠公路,而是以于田或墨玉为起点(或终点),阿克苏为终点(或起点)的两条线路作为探险意义上的穿越,两条路线中以于田大河沿线路难度最大。习惯上大多数人采用由南向北的线路安排,即顺着水的流向行进。
4、上述穿越线路被探险者们走了100年,他们曾在不同季节安排自己的行走计划,最后,一个观点被认同了,那就是和田河的枯水期为穿越的良好季节。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是塔克拉玛干沙尘暴较少的季节,各种蚊虫较少,枯河床成了行车大道。曾经有日本的电视媒体在春季汛期到来之际跟着水头行走、拍摄,将春汛水流灌入干枯河床的情景录下,从而生动地将“死亡之海”的生命复苏景象展现。
5、而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间、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20天左右的时间,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黄金季节。这个时间除了有上述优点外,最重要的是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树叶非常张扬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美景如画的和田河行走,能获取更丰富多彩的体验。1999年10月,我带领一个旅游探险团进入塔克拉玛干,在行程行将结束时,队员们突然萌发不愿走出沙漠的情绪,要求在沙漠的边缘扎营,尽管当时还有两个小时就可到达阿克苏的宾馆。
6、一。穿越塔克拉玛干特种线路是费用比较大的活动项目,个人使用品也要专门准备。其次,要有向导、给养准备,个人要求不同也会导致出行开支水平的不同。
7、二。如果仅仅作和田河的穿越,新疆一些经营专项特种游业务的旅行社可以代理或安排。广东组织该方面活动的机构很少,本文作者在1999年和2002年组织过两次类似活动。要探访尼雅等地的古遗址,须向文管部门申办批文,费用也会增加。
8、三。个人携带的摄影器材要做好防沙、防土处理,在有缝隙的地方尽量用透明胶纸封好。
9、四。给养准备方面,多携带水果、蔬菜。秋天穿越塔克拉玛干要有保暖的准备,气温有时可达0℃。
三、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是什么沙漠
1、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是位于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非常之大,其内部的风沙日夜翻涌,且沙漠内的温度奇高,水资源更是难以见到,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进入里面的人都难以活着走出去,这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
2、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
3、这里的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
4、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有山下面的大荒漠这样的含义。塔克是“大山”的意思,而拉玛干是“大荒漠”的意思,所以塔克拉玛干实际上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沙漠里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和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是谁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