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夏幸福债务违约,对于公司的运营有影响吗
华夏幸福发布债务违约公告,透露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涉及本息金额共52.55亿元。然而公司可动用货币资金余额为8亿元,无法偿付金融机构负债。针对此,华夏幸福债权人委员会已经组建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以“不逃废债”为前提,期待稳妥化解华夏幸福债务风险问题。对于扣除预收款之后的债务总额已逼近3000亿的华夏幸福而言,纾困,或将是一个漫长且阻力重重的过程。
该公司最新公告显示,自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华夏幸福到期需偿还融资本息金额559亿元,剔除主要股东支持后的融资净现金流-371亿元,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导致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同时,目前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36亿元,其中可动用资金为8亿元,各类受限资金为228亿元,主要为住宅预售监管资金等各类受限资金,受限资金无法用于偿付金融机构负债,已出现超过52亿资金的债务违约。
华夏幸福尝试多种融资以应对到期债务,期内共发布融资公告20次,其中发行7笔永续债,共计融资196亿元,初始利率介于8%~8.5%之间。永续债与其他负债不同,报表中不计入“负债”之内,可以起到美化财报的作用,但相对于公司大笔存量债而言,新增融资仍不足以应对兑付危机,与此同时,大幅增长的财务费用拖累公司业绩,华夏幸福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共计36.78亿元,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数字为9.2亿元,同比大增301%。陆续到期的债务,最终引爆了这家曾经依靠产业新城综合开发运营而名噪一时的另类地产企业。市场消息显示,
由华夏幸福牵头,平安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大债权人等组成债务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包括河北省、央行、银保监会、廊坊等在内的相关方面及230多家金融机构与会。会议上,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阐述了华夏幸福之所以遇到流动性难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希望各个方面能达成共识,以时间换空间,维持稳定,并做到“不逃废债”。
二、华夏幸福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违约110亿只是一个开始
大潮退却,裸泳者华夏幸福爆雷才开始。华夏幸福陷入了债务危机,目前已经累计有110亿的逾期,但目前公司可动用的资金仅有8亿。按照公司董事长王文学的说法,债务加上新增融资全面受阻、业务现金流根本无法覆盖偿付需求、可注入的资金基本枯竭,最终触发了此次流动性危机。
2月26日晚间,华夏幸福(600340)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本息金额58.17亿元债务情况,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境外债券等债务形式,未涉及境内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110.54亿元,目前公司正在与上述逾期涉及的金融机构积极协调展期相关事宜。
华夏幸福表示,公司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导致的债务未能如期偿还,对公司融资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为化解公司债务风险,加快促进公司有序经营,公司正在积极协调各方商讨多种方式解决当前问题。公司也将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主要股东的积极协调下,加快制定短中长期综合化解方案。公司将坚决恪守诚信经营理念,积极解决当前问题,落实主体经营责任。以“不逃废债”为基本前提,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公平公正、分类施策的原则,稳妥化解华夏幸福债务风险,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分析认为,华夏幸福当前有限的流动资金并不能覆盖大规模的债务。另外,公司在如今的经营现状下,新增融资的渠道也受到很大阻碍。基于此,未来随着更多债务到期,华夏幸福面临的债务缺口还将更大。
华夏幸福如今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并非无迹可寻。
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华夏幸福的年度净利润连年攀升,2019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146.12亿元。即便是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公司在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也累计达到72.8亿元。根据东方财富网的统计,其净利润排名位列房地产行业第4位。
然而,华夏幸福的现金流却与公司的净利润表现背道而驰。自2017年起,公司现金流转负,达到-162.28亿元。之后,华夏幸福的现金流一直没有好转,2019年时,该数据已经达到-318.19亿,而在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现金流仍然为-250.73亿元。
“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在债务协调会上表示,公司因为错判形势,激进扩张,导致今年到期债务将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以公司现有账面资金将无力偿债。
那王文学提到的“错判形势,激进扩张”到底怎么一回事?
王文学称,2016年以前,环京市场销售及回款占比达90%以上。但是,由于被成绩冲昏了头脑,造成对形势误判,后期继续加大环京产业新城的投入和配套住宅投资。后来,由于环京住宅市场量价齐跌,规模腰斩。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因为船大难掉头,局面已经不可挽回。
对于流动性问题,王文学归纳出四点原因,第一是错误研判了环京的房地产形势,投资过于集中;第二是新拓区域尚在培育中,效果不及预期;第三是前期扩张激进,管理不够精细;第四是多轮疫情冲击使经营困境雪上加霜。
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公司债务偿付问题爆发,2021年到期需偿付金额高达千亿元,但截至1月末,公司货币现金仅有240亿元,且基本上都是受限资金。“新增融资又全面受阻,业务现金流根本无法覆盖偿付需求。可注入的资金,基本枯竭。危机由此触发,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王文学表示。
多家机构给予负面评级股价持续走低
1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最新评级公告,将华夏幸福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下调至CCC,同时将公司移出负面评级观察名单。而就在十几天前,惠誉刚刚将其评级从“BB-”下调至“B”。几乎同时,另一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将华夏幸福的Ba3企业家族评级和企业支持的高级无担保评级下调至B2。
不止惠誉、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国内评级机构也对华夏幸福的债务状况敲响了警钟。
1月8日,中金公司将华夏幸福投资评级降至中性;1月19日,中诚信国际将华夏幸福的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主体信用等级保持为AAA。
对于华夏幸福的债务危机,资本市场早有反应。2021年1月初,华夏幸福境内外多只债券突然大幅下跌。其中,折价最多的如美元债“华夏幸福8.05% B20250113”,面额100美元,成交价52美元;境内债“16华夏01”面额100元,成交价55.2元。
A股方面,2020年下半年以来,华夏幸福股价就不断走低。2月19日,华夏幸福复牌即遭遇一字跌停。截至2月26日收盘,其股价收于8.48元/股,创下2015年以来新低。而相比其2017年创下33.88元/股历史最高点的高光时期,目前公司总市值已蒸发超过500亿元。
三、华夏幸福新增51亿元债务违约 累计未偿还债务420.63亿元
网讯: 4月16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公告。
网讯: 4月16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公告。
公告显示,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信用环境叠加多轮疫情影响,华夏幸福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的债务本息金额51.01亿元。
截至目前,华夏幸福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420.63亿元。目前公司正在与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涉及的金融机构积极协调展期相关事宜。
新媒体了解到,华夏幸福称,公司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导致的债务未能如期偿还,对公司融资产生较大影响;为化解公司债务风险,加快促进公司有序经营,公司正在积极协调各方商讨多种方式解决当前问题。
华夏幸福续称,目前在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公司正在尽快开展综合性的风险化解方案制定工作。同时,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也在积极协调推进公司债务展期事宜,为综合化解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争取必要的时间。
华夏幸福52亿债务违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华夏幸福逾期债务超815亿、华夏幸福52亿债务违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