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什么意思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这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
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母亲的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词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草原歌王齐峰演唱的歌曲,歌曲由乌兰托嘎谱曲,席慕蓉填词,收录在《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专辑中,歌曲时长5分26秒,发行于2003年1月。
歌词: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母亲的河
扩展资料
歌曲其他版本
1、2016年于洋参赛,深情演唱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荣获2016蒲公英大赛青年组声乐金奖。这首经典作品成为了于洋的又一首代表作品。
2、《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方琼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专辑《醉了千古爱》中。
3、梅林组合的一首单曲,发行于2015年3月,是经典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全新演绎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齐峰演唱歌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于洋演唱歌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方琼演唱歌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梅林组合演唱歌曲)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解释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主旋律共有38小节,调式调性结构单一,从旋律来看,歌曲是b自然小调,运用了6/8拍的节奏形式,既能够展现出三拍子的活泼,又可以彰显两个大拍的大气,音乐感觉甜美动听,轻松愉悦,是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第一乐段由13小节组成,主题鲜明,以主和弦的三个和弦音的重新排列构成音乐的主题,1-3小节强调主音和主功能,4-6小节则是在前三小节的基础上对主题的升华,利用八度音程的变化,级进,和声色彩的变化等方式发展音乐,但还是在强调主功能和主题,结束音落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留下发展的空间,7-9小节进入到下属功能方向,并且将这种变化持续到11小节,在第12小节进行至属方向,最后回归主音。
第二乐段由9个小节组成。下属功能与主功能交替出现,反应出音乐发展的内在冲突,曲调在交错变化中被推向高潮。“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歌曲的主题在保留与突破的矛盾进行中被反复巩固、强调和升华,并且在属音上持续12拍,强调属功能的同时强调了大和弦的色彩,将歌曲的张力无限伸展开,把歌曲的情感宣泄推到最为激烈的地步,为进入歌曲副歌部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乐段由16个小节组成。这一部分既是音乐发展的需要,也是情感更具体表达的需要。属音的跳跃配合其他辅助元素构成的旋律发展形式,又一次呈现了歌曲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