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和传说
仓颉造字的传说:
传说中仓颉[jié]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9个人,虞舜、仓颉、项羽、重耳、高洋、吕光、鱼俱罗、关羽、还有李煜。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扩展资料:
关于汉字的知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记事性图画和刻符,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
如“车”“上”“明”等,“车”“上”“明”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
汉字由最原始的石刻字符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的传说是什么
汉字的传说八卦说。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朱熹《通鉴纲目》)。《史记》中还说"太吴伏羲氏德合上下。天应以鸽兽文(纹)章,地应以龙马负图。始画八卦,卦有三爻,而重之,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书契以代结之政。
书制有六,-日象形;二日假借;三日指事;四日会意;五日转注;六日谐声。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这也就是说,字由八卦而造出来。
汉字字体之演变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汉字起源的传说
汉字起源的传说有:“图画说”、“伏羲画卦”、“神农结绳”、“仓颉造字”、“河图洛书说”。
伏羲画卦:相传在远古时,伏羲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取鸟兽万物之纹理,把天地万物概括为象征着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的八个基本符号。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用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崇高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
神农结绳:相传在远古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神农便教大家用结绳的方法来记录事情,帮助记忆。通过结的大小、多少、长短、颜色、间隔不同来代表不同的事物。
仓颉造字:传说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河图洛书说: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的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