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中关村二小霸凌,以及中关村二小话题再反转,“霸凌”事件被“玩笑”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中关村二小两学生家长道歉 受伤害孩子至今未上课
中关村二小两学生家长道歉受伤害孩子至今未上课
连日来,“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13日晚,记者来到中关村二小,该校校长杨刚及三位孩子的班主任吕老师,就校方回应为何滞后、为何校方认定此事为“偶发事件”等社会关注问题作出回应。校长表示,会尽最大努力,让明明早日回到校园。
此前,中关村二小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遭遇“霸凌”,在学校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恐惧上学等症状,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记者14日从学校获悉,亮亮(化名,扔垃圾筐的同学)和军军(化名,发笑的同学)的家长已向学校提交书面道歉信,向明明(化名,受到伤害的同学)及其家长致以深深的歉意,表示“这事对3个孩子都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将对孩子加强教育。
为何学校没第一时间澄清事实?
记者:学校为何不在第一时间澄清真相?
杨刚:当时不发声是为了保护孩子。我始终认为,教育的问题不能用社会评判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解决,不能按照成人的手段,把孩子的问题推到社会的风口浪尖。
我们必须保护好三个孩子,保护好学校所有孩子。包括学校发的第一个声明,也是希望大家善待这件事。很多人可能产生误解,认为我们强硬、态度不积极,其实不是这样。
记者:学校为什么定性为“偶发事件”?
杨刚:根据我们调查了解,这三个10岁孩子不存在一方长期的、想好了就在这个时间、地点对另一方进行攻击的“蓄意或恶意”,他们平时关系还不错,彼此交往也是平等的。孩子在做事时有非理智成分,有时是突发奇想,没有考虑后果。扔垃圾筐和发笑的两个孩子都是偶然去上厕所,不是约好的.。
事发后,学校一直积极协调,三个孩子很快就和好了,两个欺负人的孩子也认识到错了,只是家长间还没协调好。对于孩子出现的矛盾,我们完全可以用孩子的方式去解决,但现在往往用大人的方法去解决。
此外,何为“校园欺凌”,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但比较宽泛。不同年龄有不同情况,行为、语言的界定也需要细分。即便界定清楚了,怎么去处理?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教育而不是惩罚,学校不是法院,不是评判的角色。
学校在事件处理中有何不足?
记者:三位孩子的性格特点如何,平时相处如何?
吕老师:三个都是好孩子,是正常的同学关系,平时没有异常的情况。明明是体育委员,作为班干部很负责,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成绩不错,而且兴趣广泛;亮亮比较内向老实,平时话不多,特别爱看书,会好几种乐器;军军性格比较外向、调皮,成绩也不错。
记者:学校在处理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和难点,为何小摩擦会引发如此大的舆论?
杨刚: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影响,我基本不是网民,不太懂新媒体和网络。但我们所有初衷都是做好教育,对每个孩子负责,今后依然是这个思想。
我们在处理过程中有不足,首先是面对新媒体的发展,我们每个人,至少要了解互联网,不能仅站在教育的范畴内看问题。另外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把学校的保障机制做得更到位,为孩子提供更安全健康的环境。
学校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记者:学校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杨刚: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校长我深深自责,也表示深深歉意。我们处理这件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孩子,希望尽快解决,希望孩子们受到的伤害最小。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让明明能够早日回到校园,老师同学们还是一样爱他、喜欢他。我相信,只要坚持为了每一个孩子好,不掺杂成人的主观臆断,这件事肯定能解决好。爱每一个孩子是老师的天职,这也是教育的本质。
吕老师:明明不来上学以后,我通过短信、微信,还有打电话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每天还会发当天的学习进度和一些学习任务。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跟学生们说,你们走进这个校园,我就是你们的妈妈,我爱你们每一个学生。明明现在没有来上学,我非常心疼他(哭)。学校也好、我也好,其他老师,还有我们所有的孩子,都特别盼望明明早日回到大家庭里。
中关村二小话题再反转,“霸凌”事件被“玩笑”
我发文之前,霸凌事件出现了所谓的“反转”社会舆论指向了受害者的母亲
有质疑也有支持,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分不清事件的真相。资讯瞬息万变年头,真相虽然被掩盖,但是再尖锐的语言也无法抹去一个小学生被生生扣上“屎盆子”的事实。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引爆朋友圈舆论多天。
被屎尿扣头的小孩,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寒冷的冬天冷水洗头,苦忍着身体的脏污和心灵的双重屈辱。
正在受苦难的小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校方和老师的所谓“调节”给我们开了个“玩笑”!认为此事件非霸凌,只是个偶然事件。
孩子的母亲在痛苦中煎熬,网发《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一文,哭诉自己孩子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山雨欲来风满楼,《霸凌》一文在网络上散布开来,怀疑、指责、质疑、笑骂。社会舆论再次将这个受害的孩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次次的事件重播没有让大家关注校园霸凌事件,最终大家记住的,是这个扣上“屎盆子”的可怜孩子。也许,这个“污点”烙下的印记,要影响他的一生。
既然伤痛无法挽回,谁来抚慰幼小的心灵?!
我们曾经都是这个被伤害过的小孩,收到不公待遇的时候,大多数孩子不敢或者从没有向父母反映过情况,即使说了,也只是换来父母一句严厉的斥责。
老师们的不作为更让人寒心,视若无睹、见怪不怪。学校的调节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仿佛受欺负是那样的正常和无所谓。
如果中关村二小事件中的小孩没有被扣上所谓的“屎尿盆子”,而是被泼了一杯水,那么他的家长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激烈反应,
那么此次的校园霸凌事件就会被“内部消化”扼杀在萌芽中。如果事件曝光,往往是传播广泛、事态严重、甚至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2010年美国美国麻萨诸塞州就读小镇公立高中的15岁女生霏碧·普润斯放学后在自家公寓的楼梯间上吊自杀,原因是她不甘忍受学校同学的欺辱霸凌。霏碧曾到学校办公室说她无法忍受别人的污辱,她的妈妈也曾向学校报告说孩子被欺负,但校方并未追究处理。
同学的任意欺凌和学校的不重视不作为终于压垮了女孩最后的精神支柱,选择了自尽。
陶某某,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的一名初中学生,在儿童节这一天,他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仅留下了几封带血的遗书,遗书中,讲述了自己长期被同学欺凌的细节:洗饭盒、倒洗脚水、还有殴打,由于无法继续忍受欺凌与侮辱,所以选择轻生。
面对校园暴力,这些未成年的受害者自己通常难以承受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解决。悲观的选择错误的解决方式,后果往往很严重。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无论是偶尔或者经常被人欺负,这些孩子们在23岁和50岁时都会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扰。此外,童年时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45岁时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50岁时认知功能也会表现较差,50岁之后面临失业和依靠低保生活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和认知影响在40年后之后,仍然持续影响他们的生活。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校园暴力,从取外号、非议、取笑、孤立这种简单的施暴方式到网络造谣、通讯恐吓等诸多花样翻新的霸凌方式。研究显示,在少儿时代涉入过较严重霸凌事件者,成年以后犯罪入狱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出很多,无论他们当初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
如果身体上的伤痛能轻易拂去,那么心灵的伤要怎样才能愈合?成长路上遇到的负面影响,长大后极有可能造成人格缺失,影响以后生活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承受不了霸凌带来的创伤,一旦刻下自卑、悲怆的烙印,陪伴一生的,有可能是惨痛的结局。
霸凌如果不可避免,如果家长还是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那可真是可悲到极点了。
中关村二小受害学生的母亲在网上发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诸多段落描述了事件发生后学校和家长们的反应。
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
视若无睹:“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正常,成长路上怎能没有磕磕绊绊。”
选择逃避:“你不招惹他,他怎么会欺负你呢,以后遇到他躲着点就好了。”
选择隐忍:“明天妈妈/爸爸找学校去,让他给你道个歉,以后还要好好相处!”
如果你做么做,就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明目张胆的告诉别人:我的孩子可以随随便便任人欺负!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你这个孩子的至亲就变成了“助暴者”!
不要让孩子受到源自家人的二次伤害!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些男生会在放学的路上“围堵”女同学,开一些“不轻不重”的玩笑,例如交个朋友,要个联系方式等,女生一旦反抗便造遭受一群男生的欺凌辱骂。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某一天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一群叛逆的男孩子骑着自行车在后面嬉笑叫嚣,他们并不以为眼前的懦弱的女孩胆敢逃跑,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蹬着脚踏车,原本半小时的路程仅用了13分钟。躲到邻居家门口喘着气我,不敢让他们知道我家地址。
与家里人说了情况,他们反而严肃的告诫我“不要跟这些混混一起放学,不要招惹他们!你到底听没听到?”
难道我不招惹他们就能逃脱欺凌?躲避就能让我安静的学习么?简直是可笑!
难道真的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家长才愿意出面阻止?!我不敢想那些放学的路上是怎么度过的,每天都战战兢兢的避免相遇,直至这些“坏孩子们”毕业,我才感到解脱!
一些家长总以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但是你忘了,这是一群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是非道德观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意放纵!
以逃避的姿势寻求自我保护,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今天你的孩子是个“旁观者”,明天他可能就是“受害者”、“霸凌跟随者”甚至是“霸凌实施者”!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倾诉者和值得依靠的后盾,我们都是过来人,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糟心事不要重复在下一代身上。
也许我们不能杜绝校园霸凌现象,但是我们能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因霸凌事件引发更严重的悲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内心愤怒焦躁的火焰需要妥善的安抚,而不是一味的打压!
你听过哪些校园霸凌事件
近年来校园暴力不断发生,今天我就来盘点一下,近年来中国比较恶劣的几件校园暴力事件,这些霸凌者手段之残忍,绝对不是小孩子之间的嬉戏打闹,需要家长们足够重视以下盘点的也都是世界上众多校园暴力事件的冰山一角沧海一粟而已,还有许多校园暴力隐藏在阴暗的角落不为人知。
2012年,广州清远某学校内宿舍一名插班生遭遇四名女生的围殴,不断地对他进行打耳光扯头发,将她推在地上,猛踹,周围的学生都在旁取笑,受害者施暴者还把打人的过程录成视频发到网上。
2013年,昆明市女大学生徐婷婷,被11名男生虐待,男生们将她抱起扔入河中,欣赏他在水中挣扎,她爬上岸,又被男生扔下,反复多次被扔下河男生还朝他身上扔石头,向她吐口水,将他从河里拽上来拽在地上,扯她的头发,对她拳打脚踢,在旁取笑他一个男生,还把虐待她的经过录成视频发到网上。
2015年,一名叫苏丹的女大学生在和五个同学玩耍时,发现自己手机不见了,怀疑是一个叫孙某的女大学生,偷的便伙同五个同学将孙某强行带到一个宾馆里头,扒光她的衣服,扯她的头发,朝他身上泼尿抹大便逼她吃下自己的粪便,还对她拳打脚踢,任意戏弄,并将过程录成视频发到网上,苏丹还说,谁敢偷我东西?就是这个下场,因为苏丹的网名叫你丹阿姐,于是这件事被称为你丹阿姐事件。
2013年,浙江一名小学男生被四名同学禁锢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四名同学对小男孩拳打脚踢,用烧红了的烟头,烫他,把烟头塞进他的衣服里,用绳子把她绑起来,将她禁锢了两天,不断虐待她,逼她求饶,这些年纪在五岁,七岁之间的小孩恶毒的嘲笑他,还将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
2013年,吉林省某,学校内一名叫付某的男大学生被八名同学抓到男厕所,被八名同学围殴,其中一个学生还拿出一把钢刀,朝他头上刺去,付某用手抓住刀刃,施暴者挥动刀刃,导致付某的手部多条经脉被挑断,两根手骨,被扭断,施暴者还把他大拇指上的肉给割掉,导致受害者残疾被送入医院。
关于本次中关村二小霸凌和中关村二小话题再反转,“霸凌”事件被“玩笑”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