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 剖腹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

七月网2700

大家好,关于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剖腹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 剖腹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

刨腹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 分析剖腹产后的注意事项

你好,剖腹产术后子宫收缩不好,表现出来的就是肚子疼,专业术语是宫缩痛。剖腹产后,宝宝吃奶的时候就会有宫缩,这种现象属于正常的,一般剖腹产恢复的会慢一点,大概有6-8周才会恢复。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子宫恢复好的宝妈就会恢复的快一点,这完全取决于自身营养的供给是否充足。这个要一段时间才不疼的!新妈妈经历了十月怀胎最终产下宝宝,宝宝带走了母体身上大量的营养,使得母体营养不平衡,做月子期间我们呢首先要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为了快速恢复产后身体虚弱,必须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这是为宝宝提供充足而又有营养的奶水的必要条件。WHO世界卫生组织在《母婴产后保健技术工作组TWG会议》上强调重视母婴产后保健,进一步完善孕产期保健的周期,包括产前保健,正常分娩及产后时期子宫恢复等,一般通过自身的缓慢修复,呼吁通过【PWRH】国际产后修复的应用(Postpartumnutritionrecovery),补充孕产流失;修复孕产损伤;调养生肌;从根本上让产妇在成产结束后能够系统化,规范化的接受产后康复保健服务和正确的指导!##

产后子宫收缩不好还会出现腰疼的现象

1、生理变化

在生孩子的时候,女性体内连接骨盆的韧带会变松弛,而生完孩子之后在身体恢复期间,连接骨盆的韧带仍然是处于松弛状态的,腰部的肌肉也是柔软无力的状态,所以产后坐月子期间会很容易因为护理不当而出现腰疼的现象。

2、坐月子期间太过劳累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身体本就比较虚弱,如果太过劳累了,如把照顾宝宝当成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每天忙于给宝宝换尿布、穿衣、喂奶,长时间抱宝宝,经常弯腰或长时间站立、坐着等,都会很容易引起腰疼。又或者在月子里干过多重活、累活等,也很容易引起腰疼,所以产妇在月子里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多让家人帮助照顾宝宝。

3、不正确的喂奶姿势

哺乳期间喂奶姿势不正确也很容易引发腰疼,如妈妈给宝宝喂奶时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不动会很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疲劳,从而导致腰部酸痛,所以给宝宝喂奶时尽量采取自己感觉舒服、放松的姿势,而且不要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可以适当的换个动作。

4、坐月子期间着凉了

坐月子期间产妇虚弱的身体不仅要注意营养的补充,还要注意适当的保暖,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里,产妇在月子里一定不要直接对着风吹,否则很容易着凉而生病,月子里着凉了也会引起腰部酸痛,进而会损害产妇身体健康,延缓产后身体的复原。

产后产道损伤

产道De康复?恢复营养是前提。分娩后,三个月是恢复产道的最#佳时间。错过最#佳修复的机会就会造成终身修复的缺陷。与传统的单一营养和专业的产后修复营养相比,在分娩后三个月内使用特殊的修复营养更为合适。PWRH符合PNRWHO产后修复营养的23项国际标准。

专注于产后修复的三种营养素

补充:补充怀孕期间的营养损失。

修复:修复产妇伤害。

提升:调养肌肉组织。

为什么产后贫血以及如何制造血液

产后贫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只需要正常对待,手术前身体可以在3-5个月内恢复。

产后贫血的营养选择,产后贫血的营养补充,关键期是分娩后三个月,所以不要滥用营养,法国PWRH含有产后恢复营养燕窝、阿胶、血红铁素和多方面营养。可透膜瞬间被吸收并通过细胞到达血液。它是传统食补的25倍。PWRH不仅是专业的血液营养品。它也是产后恢复的重要营养素。它可以帮助子宫伤口中的蛋白质折叠,维持正常的蛋白质构象和细胞形态,促进伤口愈合,并为新细胞再生提供营养储备。可刺激子宫胶原细胞分子的自我修复系统。

产后骨盆修复和骨盆下部肌肉修复:

大多数产后骨盆底肌是那些不需要修复并且在分娩时严重受创伤且需要专业修复的肌肉。一般情况下,口服特殊产后修复营养PWRH在分娩后三个月内。骨盆和盆底肌都可以自然恢复。

盆底肌松弛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阴道松弛、下垂、子宫下垂、膀胱括约肌松弛,这也是产后漏尿的根本的原因。即使您几个月内没有漏尿,当您四十多岁时,咳嗽,大小的时候还会出现漏尿的现象,甚至尿失禁,这些都是分娩后骨盆没有修复而造成的。

“PWRH”包含修复子宫内膜弹性蛋白和胶原三肽以修复肌肉损伤。骨盆底的神经和肌肉,从胶原纤维结构组中诞生的、子宫内膜细胞,完成营养与细胞的高度相容性,使阴道更好地恢复到紧缩状态。

“PWRH”不仅可以修复骨盆和盆底肌肉,它还是运用营养的主要来源。它可以为身体提供高品质的阿胶、燕窝,唾液酸、血红蛋白、弹性蛋白、胶原蛋白三肽和许多其他子宫修复精华。除营养外,食物选择既营养又易于消化。营养的时间适当半个月,通常身体虚弱、身体缺失、多失血,可酌情延长补充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的指南包括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该指南不仅补充了该机构关于生殖健康的现有建议,还提出了如何改善产前和产后护理的具体步骤,产后康复的理念。

产后康复理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产后这段时期是女性生理,心里和社会层面的关键过渡期,家人一定要重视

[PWRH]针对产后恢复的六项营养标准

1、孕产生产的基本元素等量配比

2、宫体内膜、产道损伤修复

3、盆肌底,腹直肌分离,松弛的修护、

4、生殖炎症清理

5、刀口疤痕的修护

6、皮质层弹性、生殖系统弹性修护。

【PWRH】明确产后恢复的三个营养组成

1、补充:

补充孕产过程母体流失元素(HDA、维生素A、叶酸血液、血红素铁、钙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修护:

修护生理损伤,弹力纤维断层修、腹直肌松驰修、皮质层弹力修产道损伤修、生殖炎症清理、疤痕修护

成份:表皮生长因子、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玫瑰茄…

3、调养:

远离、营养平衡因子,平衡孕产期激素,预防产后肥胖,预防月子病。

成份:雪莲活性肽阿胶活性肽、燕窝提取物,枸杞提取物…

孕妇剖腹产后注意事项:

1、伤口的护理:孕妇产后注意事项,自然产的产妇照顾会阴的伤口,要以煮过的水清洗至少一周。此外,清洁身体时要采取淋浴,不要泡澡。剖腹生产者,则要采取擦澡的方式。注意不要让伤口发炎,以免引起发烧,甚至败血症。

2、子宫复旧:孕妇产后注意事项,产后居家护理注意之一是观察子宫恢复的情况。一般而言,生产之后子宫约在肚脐的位置,产妇要观察子宫下降的程度是否正常,自然产的产妇可以按摩子宫,但剖腹产的则不宜。

3、预防尿失禁、子宫脱垂:因为怀孕和生产的过程造成韧带松驰,会导致生殖器官的松弛,包括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现象,一般的改善之道,就是作产后运动。

4、腰酸背痛:孕妇产后注意事项,产后常见的腰酸背痛肇因于生产的过程当中,韧带拉伤所造成的。通常需要以热敷的方式作复键,多卧床休息,约一周之后应该会改善。

5、预防痔疮:怀孕末期孕妇常会有静脉曲张、痔疮的形状,陈医师建议,产后不要马上急着手术,可以尝试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及泡热水的方式来加以改善。

6、排尿困难:孕妇产后注意事项,如果产程的时间过长,产妇常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形。正常的情况下,自然产后四小时应该排尿,如果有困难,医#院会放导尿管帮助排尿,通常休息一天之后,情况会有所改善。

7、乳房的护理:医@院会在生产后次日开始教乳房的卫教,对于要亲自哺乳的妈妈会教他热敷、按摩乳管、当乳房发炎时不要直接给孩子吸,尽可能用挤奶的方式喂食婴儿。

至于不打算哺乳的产妇,因为有些退乳药有副作用,现在医@院会建议产妇以吃韭菜、喝生麦芽水等传统的方式退乳。对于不哺乳的妈妈,冰敷也有助于退奶。

8、观察恶露分泌:恶露在产后十天应该就变得清淡,如果量一直很多,要请医师。

中国的月子病终身携带率始终是全世界的“领头者”,这与产后传统的零星营养(小米,红糖)根本弥补不了产后自身营养的损失,这些显然有点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再遇到一个渣男,那么这个女人将是世界上可怜的人,还会导致月子病的发生,之后只能是终生后悔!虽然今天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很多产后营养却没有改善。许多保姆仍然处于小米,红糖和益母草的时代!想一想都感觉很糟糕。在经过10个月后生下6-8斤的婴儿后,自身失去了多少营养,这些营养真的通过小米,红糖和益母草就能不回来吗?那有点太搞笑了吧!我想在这里说的是,外国女性虽然不做月子,但她们在产后期间更多地关注营养,休息和情绪。这也是外国月子病与中国月子病的区别。

剖腹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

1.按摩子宫+中西药子宫收缩剂 2.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出血的危险 当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是残留有胎盘时,子宫会先被血块填塞;然后,子宫平滑肌就会停止收缩,这时候就是所谓的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量出血的危险(血崩)。这种产后出血就是在产褥期最危险的事了,往日将生产视为到鬼门关走一趟,就是这原因。幸而现在医疗条件都能妥善处理,与往日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3.子宫收缩剂VS.生化汤 依照临床经验,在产后,子宫自然会有收缩排血的机制,如果发现有产后出血过多的现象,使用子宫收缩剂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作用发挥会比较快。至于生化汤的使用是老祖宗的智慧,但是也不必将其蒙上神秘的面纱。生化汤本身的成分在中医的作用而言,有化瘀血、补血的作用,化掉的瘀血(血块)流出来之后,子宫自然会收缩,所以生化汤比较适合在产褥期的保健用。所以说医疗方面使用收缩剂主要是防止产后出血之用,而生化汤对于产褥期“帮助”子宫恢复则有显著的效果。 前面提过,子宫体积缩小、恶露减少至消失是子宫恢复的指标,因而常有人将下腹部突出归为子宫收缩不良。事实上不然,产妇小腹无法消除,常常是因为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多数产妇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了。不过事实上还要看看恶露减少的情况,有时候子宫体积没有缩小是因为有长子宫肌瘤。这些都需要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真的子宫收缩不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会造成产后大出血,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刺激乳头可帮助子宫收缩 除了西药跟中药调理之外,在产后初期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是最自然的方式。还有,让宝宝吸吮母乳也会刺激子宫收缩。但是没有哺喂母乳的产妇怎么办呢?依照子宫收缩的生理原理,刺激乳头都会让人体产生子宫收缩素,所以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用物理的方式来促进子宫收缩的方法。 产后应避免下腹用力,并且做产后运动 广义的子宫恢复,事实上除了子宫的形体恢复之外,在骨盆腔内的位置也必须恢复到生产之前的状态,也就是必须让松弛的结缔组织慢慢恢复原有的弹性。生产后的骨盆腔组织固然或多或少都会松弛,但是恢复得不好,将来下半身会有下坠感、容易腰酸,同时也容易引来尿失禁的毛病。像是这种问题,多数不是吃药或是护理可以奏效,而是必须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动作,在生产后半年之内应尽量避免:不过进行一些产后运动(例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运动),则能使子宫和下腹有效收缩和复原。 有一点需特别一提,就是妇女接受剖腹产的比率越来越高,现在大都开下腹的横式伤口,这方式常常会造成肌膜层的神经纤维暂时损伤。于是,产妇在前几个月的腹肌会呈现松弛状态,小腹容易突出,许多人因而误以为子宫收缩不好!其实经过3、4个月之后,等神经纤维再生,腹肌收缩能力恢复正常就好了,妈咪干万不要因此紧张而胡乱使用药物。

生产了,但是子宫恢复不好怎么办

经过漫漫的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原来是子宫为了容纳新来的娇客,经由荷尔蒙的变化,子宫会变厚、柔软、血液供应增加,整个变为一个空心大肉球。因应了新的变化,子宫各组织层充满着血液。生完之后,奥妙的人体就会经由一个和缓的过程,让子宫恢复原貌。

子宫约在产后4~6周复原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子宫的收缩恢复是否良好,可两项外表的指标来判断;(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长子宫肌瘤;(2)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

子宫复原靠收缩

*按摩子宫+中西药子宫收缩剂

子宫恢复靠收缩,但子宫收缩靠什么呢?靠自然机制:也就是生产发动之后,子宫就不断的收缩,排空了再排空,让子宫腔不会有空隙。我们传统上教导产妇按摩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或是中医使用生化汤,都是辅助的角色。其目的还是引导子宫不断的收缩,直到没有出血且子宫腔保持净空为止。

*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出血的危险

当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是残留有胎盘时,子宫会先被血块填塞;然后,子宫平滑肌就会停止收缩,这时候就是所谓的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量出血的危险(血崩)。这种产后出血就是在产褥期最危险的事了,往日将生产视为到鬼门关走一趟,就是这原因。幸而现在医疗条件都能妥善处理,与往日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子宫收缩剂VS.生化汤

为了预防产后大量出血,医生通常会用子宫收缩剂:但是,民间自古又流传用生化汤来去瘀活血,作为产后帮助子宫恢复之用,到底应不应该用?又或者如何使用呢?

依照临床经验,在产后,子宫自然会有收缩排血的机制,如果发现有产后出血过多的现象,使用子宫收缩剂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作用发挥会比较快。至于生化汤的使用是老祖宗的智慧,但是也不必将其蒙上神秘的面纱。生化汤本身的成分在中医的作用而言,有化瘀血、补血的作用,化掉的瘀血(血块)流出来之后,子宫自然会收缩,所以生化汤比较适合在产褥期的保健用。所以说医疗方面使用收缩剂主要是防止产后出血之用,而生化汤对于产褥期“帮助”子宫恢复则有显著的效果。

子宫收缩不良造成下腹突出?

前面提过,子宫体积缩小、恶露减少至消失是子宫恢复的指标,因而常有人将下腹部突出归为子宫收缩不良。事实上不然,产妇小腹无法消除,常常是因为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多数产妇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了。不过事实上还要看看恶露减少的情况,有时候子宫体积没有缩小是因为有长子宫肌瘤。这些都需要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真的子宫收缩不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会造成产后大出血,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什么叫子宫复原不全?

子宫复原不全是指产后已经多日,子宫收缩不好,还是比较大而柔软,迟迟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褐色恶露却常常持续不断。

如果子宫复原不全,子宫迟迟不入盆腔,在耻骨上区总能摸到子宫底,有时还有压痛。如果恶露量多,且为暗褐色或红褐色,就应考虑为子宫复原不全;如有臭味,可能已经并发感染了。

我们主要可以通过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来判别是否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产后3周左右恶露就干净了,也有少数延长到产后6周才干净。根据恶露的性质和阶段性,一般可分为3种:一种是产后3-4天,量比较多,颜色鲜红,称为血性恶露(红色恶露),除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外,有时里面还有胎膜的碎块、胎儿皮脂、胎毛及胎粪等;第二种是产后的一周左右,恶露变为淡红色,所含的血液量较少,有较多量的宫颈黏液及阴道渗出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白细胞及细菌,这种恶露称为浆液性恶露;第三种是产后10-14天,恶露呈白色或淡黄色,血量更少,内含有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细菌及黏液,这时的恶露称为白色恶露。

子宫复原不全者,血性恶露明显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可能长达10天左右(正常情况约为3-4天);恶露混浊或有臭味,有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也称白恶露)增多,产妇有时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

小心“产后子宫脱垂”

除了以上所说的子宫复原不全以外,产后子宫脱垂也是影响产妇子宫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是所谓的子宫脱垂。

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产后经常仰卧;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产后子宫脱垂,影响产妇的子宫健康。

子宫的恢复

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

子宫体的复原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子宫颈的复原

在分娩刚刚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子宫颈壁也很薄,皱起来如同一个袖口,7天之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7-10天后子宫颈内口会关闭。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子宫内膜的复原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由母体排出以后,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会再长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如果子宫里有残留的胎盘或胎膜组织,或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子宫复原的速度就会放慢。产后的子宫为了恢复原来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缩,所以在产后一周内妈妈会感到产后宫缩的疼痛,这种宫缩会在妈妈给孩子哺乳时更为明显,但不会令人难以忍受。医学专家认为,多与孩子肌肤接触及哺乳是促进子宫复原的最佳刺激。

影响子宫复原能力的因素

●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子宫蜕膜脱落不全。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子宫过度后屈,使恶露不容易排出。

●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

●排尿不利,膀胱过度充盈,致使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产妇年龄较大、健康情况差、分娩次数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会影响子宫的复原能力。

四招令子宫快复原

1、产后应及时排尿。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3、产后应该哺乳。因为婴儿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4、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5、刺激乳头可帮助子宫收缩

除了西药跟中药调理之外,在产后初期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是最自然的方式。还有,让宝宝吸吮母乳也会刺激子宫收缩。但是没有哺喂母乳的产妇怎么办呢?依照子宫收缩的生理原理,刺激乳头都会让人体产生子宫收缩素,所以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用物理的方式来促进子宫收缩的方法。

贴示:产后应避免下腹用力,并且做产后运动

广义的子宫恢复,事实上除了子宫的形体恢复之外,在骨盆腔内的位置也必须恢复到生产之前的状态,也就是必须让松弛的结缔组织慢慢恢复原有的弹性。生产后的骨盆腔组织固然或多或少都会松弛,但是恢复得不好,将来下半身会有下坠感、容易腰酸,同时也容易引来尿失禁的毛病。像是这种问题,多数不是吃药或是护理可以奏效,而是必须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动作,在生产后半年之内应尽量避免:不过进行一些产后运动(例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运动),则能使子宫和下腹有效收缩和复原。

有一点需特别一提,就是妇女接受剖腹产的比率越来越高,现在大都开下腹的横式伤口,这方式常常会造成肌膜层的神经纤维暂时损伤。于是,产妇在前几个月的腹肌会呈现松弛状态,小腹容易突出,许多人因而误以为子宫收缩不好!其实经过3、4个月之后,等神经纤维再生,腹肌收缩能力恢复正常就好了,妈咪干万不要因此紧张而胡乱使用药物。

结语

产后的子宫恢复是在产褥期很重要的一件事,从前的人在坐月子期间吃这、吃那,这不能做、那不能做,就是要达到子宫(广义的)恢复的目的,而不是夸张到要“脱胎换骨”。这些习俗跟禁忌,以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有些确实有根据,但是有些在时空环境变迁之下已经不合时宜。本文前面提到的,多数是跟坐月子的原则不谋而合,生产之后如能确实遵守,就能够减少危险,并且避免将来腰酸背痛的发生。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就是有任何问题感觉不太对劲,还是需要再回去找你的妇产科医生诊治。

OK,关于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和剖腹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怎么办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