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视频)

七月网5230

大家好,关于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视频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视频)

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解答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是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察特别重视。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绝非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也决不是单一的训练操作技能[1]。

如果再查阅往年的资料,几乎年年的高考化学年报基本上都有相同的报道:化学实验题两道大题,考生拿高分的并不多,是全卷中失分最多的试题。其实再反思一下我们平常的教学,都知道实验题分值高、对学生来讲难度比较大,因此花在实验上的时间都比较多。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通俗一点说就是“高投入、低产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由于近年来,在高中化学学习或高考中,学生做实验题时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因此规范答题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化学实验题,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类比、迁移和重组,全面、周密地思考才能设计出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和回答提出的问题。下面我谈谈解答思路和技巧:

完成化学实验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较为扎实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善于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并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选择、调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将新信息和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设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和解答要求看,解答实验设计问题的大致过程与思路如下:

第一阶段: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这一阶段主要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从题目信息中,区分实验设计和其他化学知识与技能的问题,区分实验设计和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问题,明确实验设计的具体课题,并根据相关内容归类;

二是要明确实验条件。从题目信息中,分析整理出实验设计的条件,明确实验对象、限定的范围、可供选择的仪器、可进行的操作以及新情境的实验事实和反应条件等;

三是明确实验要求。从题给信息中,找出实验设计的要求,明确具体设计哪些内容以及作答方式与详略等。

第二阶段:在分析加工的基础上,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这一阶段要求筛选、提取有关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加工,以选定实验方法,完成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

一是实验方法的确定。实验方法取决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在综合考虑题给实验原理、实验条件两者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本实验研究的实验方法。

二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的设计。装置和操作是实验方法的具体表现。解题时,要联系题目规定的或自行选择的实验方法和条件,并且联系已有的仪器装置类别、功能、适用范围、装配与使用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和操作应用的实例,通过比较、选择、改进或组合,从而完成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设计。

最后,要科学合理地组织语言文字,按照题目要求合理作答。对于实验设计作答的表述,务必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明确、逻辑性强、文字精练、突出关键。作答时,一方面要明确答什么,另一方面要搞清实验设计的假设与预期、结果与结论,明确实验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合理叙述。

例1:观察Na2

S2O3可看成是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被一个S原子取代而成。某同学用类比的思想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比较Na2S2O3与Na2SO4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提出猜想】

猜想①: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②: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结论】Na2

S2O3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有还原性,与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分析:本题中有要求回答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和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考查。在实验探究①中,,

A。测定溶液的PH的实验操作,应是: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到pH试纸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但学生回答时多是:用PH试纸测定,只答方法,不答操作,不合题意。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32-+2H+==S↓+SO2↑+H2O,在预期的现象中已给出生成物的颜色与状态,但学生书写时却容易忽略,错误书写。

在实验探究②实验中,

C预期实验现象是:新制氯水的黄绿色变浅,而学生却只答成氯水褪色,应该能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过程没答出,造成错误。

例2在一支试管中放一小块铜片,加入适量浓硝酸,立即用无色透明气球罩上并系紧,描述实验中能观察到的所有现象。

分析: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验现象描述问题,在描述现象时,往往是只将主要现象描述出来,如产生红棕色及气球逐渐变大,而忽视部分现象,如铜本身的变化及表面出现的现象、溶液的颜色变化等。要全面描述,必须掌握其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并结合所发生的反应,得出预期的现象:

1、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

4、气球体积逐渐变大。

描述现象要全方位,本实验应从试管下部逐渐往上描述,并要准确、简洁。

总结:做实验题时如何做到规范答题?一是书写所选试剂要规范,溶液最好用中文写出名称,或化学式后加“溶液”,固体及气体可用中文写出名称,也可直接写化学式;二是有必要时还需指明试剂的浓度和用量;三是规范书写操作过程程,做到让别人看后能按你的描述进行实验操作;四要规范书写实验现象,要求全面、准确,有时需要指明何处。

鉴于上述讨论,我认为: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问题情景和实际的实验问题解决活动任务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这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这也是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

化学的解题技巧方法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的解题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颜色,观状态,察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OH)2、含Cu2+溶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含Fe3+的溶液(黄色)

绿色:含Fe2+的溶液(浅绿色)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

SO2+2KOH==K2SO3+H2O

H2SO3+2KOH==K2SO3+2H2O

SO3+2NaOH==Na2SO4+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H20==H2CO3SO2+H2O==H2SO3

SO3+H2O==H2SO4N205+H2O==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Cu(OH)2+2HCl==CuCl2+2H2O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H2O==2KOHNa2O+H2O==2NaOH

BaO+H2O==Ba(OH)2CaO+H2O==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二、解实验题技巧: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硫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

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解计算题技巧:

计算题的类型有:

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化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元素质量/混合物质量)╳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化学的解题技巧方法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14种解题技巧

★化学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的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的解题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化学燃烧试题解题方法技巧

★初中化学题的解题技巧,准初三学好化学很重要

★高三化学复习解题方法及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有什么答题技巧不看后悔的高分技巧!

在学习高中化学时,除了要记住化学反应方程式,各元素符号以外,化学实验题也是重点,在高考中占有很大分值,但是大部分同学在化学实验题部分得不到一个满意的分数,现在我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有什么答题技巧?

想要在高中化学实验题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首先要掌握一下几点:

1.了解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综合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4.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5.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6.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并且各位同学在做高中化学实验题时要规范自己的回答模式,用专业的化学语言进行回答。还要掌握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方法,各种试剂的保存及取用方法。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或反应,尾气处理;物质的鉴定、鉴别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中化学实验题常见现象汇总

在化学反应中实验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部分反应现象:

1、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3、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4、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5、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7、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8、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9、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10、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11、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2、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13、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14、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15、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和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视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