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谁写的
李绅,这个在唐朝并不出名的诗人,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他到底是哪位?然而,他的两首《悯农》诗却脍炙人口,且经久不衰。
“锄禾日当日,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是不是非常熟悉,不仅在小学课本上有,而且还在食堂、餐厅可以说随处可见。正是因为这两首《悯农》诗,这个李绅被誉为悯农诗人。正因为如此,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李绅是一个勤俭节约、体恤百姓的好人。然而历史的真相令人无语,万万没想到我们都被他的诗文给骗了。
李绅,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曾祖父是中书令李敬玄,父亲是个县令。但是他运气有点背,幼年丧父,家道中落。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的《悯农》诗2首,传颂千古!随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35岁中进士,就此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刚开始,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因不满李锜谋叛而下狱,后被释放回家,与元稹、白居易搞起了新乐府运动。此时的他,醉情于诗歌中,闲云野鹤,好不快活!
然而,在他48岁的时候,他就就任翰林学士,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了李党的重要人物,就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
他在朋党之争中,也因争斗被贬,但在李德裕为相后,作为李党重要人物的李绅如坐火箭一般高升,竟然最后还当了4年的宰相。李绅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性格也随之发生了剧变。
他不再是那个悲天悯人,体恤百姓的热血青年,而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为官酷暴、一意孤行的酷吏!身居高位的李绅贪图享乐,妻妾成群。李绅曾宴请刘禹锡,席间刘禹锡有写下了《赠李司空妓》的绝句:“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由此,可见当时李绅妻妾成群,是多么的腐败,到了令刘禹锡咋舌的地步。
曾经的悲天悯人,体恤百姓的悯农诗人,此时却成了一个酷吏。据记载,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不敢在他的地盘生存。这还没有完,这个李绅一生最大的人生污点是他一意孤行,草菅人命。他晚年经手“吴湘案”,在调查吴湘之后,发现这个吴湘虽有贪污,但并不严重,且强娶民女不实,罪不至死的时候,李绅却不听下属劝解,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竟然是一个贪官
事实上,李绅最终确实成了一个滥用权力、鱼肉百姓的贪官。他自己做了官,权力更大了,欲望也就更大了,因此变得贪婪起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李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我们常常听到,而它的创作者李绅,我们却不一定了解。李绅出生于官家,写出了这样一句让人们珍惜粮食,体恤农民的诗句;在很多人的眼中,诗人应该是一位刚正廉洁的人。但超出很多人想象的是,在一些真实记载的史册里,他算得上是一位有名的贪官。
说到这句诗,我们就不得不来说一说它创作背景。此诗作出自家喻户晓的《悯农》,是唐代之大诗人李绅,与好友李逢吉,相约于观稼台之上,观农夫于田野辛苦劳作,心有所感,宣之于口。
农民耕作
此句诗作于亳州城东,当时此二人于踏上观稼台后,李逢吉极目远眺,心中有所触动,乘兴吟出一首诗,诗的后两句便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诗句之意为,假若升官如那登台一样简单便好了。而李绅见田野中忙碌耕作之农夫,有感于其汗如雨下,辛苦耕耘庄稼之景,心中感慨即将喷涌而出,便于此地吟下了流传千古的《悯农》两首。
农民给农作物浇水
这两首诗在李逢吉眼中成了讽刺朝堂的诗,李逢吉进宫面见圣上,进谗言以换取功名利禄,结果却成就了李绅。李绅入了皇帝的眼,成了朝堂之上的红人。在李绅步入官场之后,那颗赤子之心已经被名利所腐蚀。
身居朝堂之后,史实、传说之中,对李绅之记载,均是鞭笞、斥责之言。譬如一意孤行、误人性命之举,以他人之命为己之政治前途铺路。更有甚者,李绅于家中豢养私妓。此非传说,确有史实记载。为官之时,李绅待百姓极其残暴,于其管辖区内的百姓多担惊受怕,甚至不少百姓纷纷渡过长江、淮河,往外逃难。
李绅做官时与朝中大臣宴饮玩乐
世上最难测的莫过于人心,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保持初心之人方能经受诱惑;失去本心之人,将会被贪婪吞噬,变得“面目全非”。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那首诗作者是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之一.
全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