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名人事迹80
清明节,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约在四月五日前后。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一个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君主,使坏害死了太子。太子有个弟弟叫重耳,他为了躲避妃子的迫害,就离开了家乡,四处流亡。
在重耳流亡的时候,他过得很凄惨。以前跟着他一起逃出家乡的臣子大多离开了他,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他,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了重耳,救了他一命。
19年后,重耳回到国家做了君主。苦尽甘来,他决定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可是,他唯独忘了奖励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重耳才猛然想起,觉得很愧疚,于是马上让人去请介子推来接受奖赏。可是介子推很不喜欢做争功讨赏的人,他就悄悄躲进了山里。
怎么办呢?有人给重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放火烧山吧!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没有地跑,就会自己走出来了。”
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重耳带着众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已经死了。介子推的身体挡住了柳树洞,洞中有介子推写的诗,劝勉重耳要当一个清明的君主。
重耳难过极了,哭了很久,然后他将介子推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因为他很后悔放火烧山,所以把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第二年,重耳又领着大臣们登上了这座山,祭奠介子推。
走到那棵烧焦的老柳树前,他们竟然看到老柳树又复活了!绿枝千条,随风飘舞。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又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柳树前,珍爱地掐下一根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他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了清明节。
清明节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清明节的历史名人有介子推、大禹。1、介子推:清明节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风筝的名字由此而来。
清明节的历史名人有介子推、大禹。
1、介子推:清明节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风筝的名字由此而来。
2、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出生的历史伟人是谁
1、186年4月4日,卡拉卡拉,罗马皇帝。
2、1842年4月4日,爱德华·卢卡斯,法国数学家。
3、1882年4月4日,施莱谢尔,德国将军、魏玛共和国总理。
4、1898年4月4日,罗清生,兽医学家、农业教育家、我国现代兽医教育和家畜传染病学奠基人之一。
5、1907年4月4日,宋希濂,中国国民党名将。
6、1909年4月4日,郭永怀,中国空气动力学家。
7、1914年4月4日,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文学家。
8、1949年4月4日,丘成桐,著名美籍华人数学家。
9、1588年4月5日,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出生。
10、1622年4月5日,意大利数学家维维亚尼出生。
11、1876年4月5日,爱国主义教育家张伯苓生于天津。
12、1882年4月5日,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生于湖南桃源。
13、1947年4月5日,菲律宾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生于菲律宾班诗兰省。
14、1963年4月5日,台湾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杨照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