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郑振铎笔名叫什么,郑振铎笔名叫什么好听

七月网2640

郑振铎的笔名

郑振铎的笔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西谛等。

郑振铎笔名叫什么,郑振铎笔名叫什么好听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8日),字西谛,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收藏家、训诂家,景星学社社员。

人物生平: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区乘凉桥),曾在广场路小学、温二中、温州中学就读。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

1920年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

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

郑振铎为什么要取笔名为西谛

西谛是郑振铎先生的笔名

郑振铎的一生没有离开过翻译,成果颇丰,对我国文学与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擅长英语,从事的翻译都是从英文转译的。他一生翻译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俄国文学。郑振铎最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翻译俄国小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20年到1923年间,郑振铎所推荐、翻译的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契诃夫、高尔基等为代表的俄国著名作家的作品、论文及“序文”、论著等,共二十多篇(部)。由他与人合译的《俄国戏曲集》(共学社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在“五四”时期的读者中颇具有影响。而由他翻译的《灰色马》(《小说月报》连载)等,则反映俄国社会革命和人民的思想倾向,引起读者的注目。他积极介绍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进步文学,为我国的新文学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印度文学。郑振铎主要是翻译泰戈尔的诗歌以及印度古代寓言。1922年10月,郑振铎出版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翌年九月又出版了他翻译的《新月集》。我国比较有系统地大量翻译泰戈尔的诗歌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而出力最多的,就是郑振铎。冰心看到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评价道:“觉得那小诗非常自由,就学了那种自由的写法,随时把自己的感想和回忆,三言两语写下来。”郑振铎的这些译作,对于我国新文学建设和中外文学交流,都是有意义的。二十年代我国诗坛上小诗和散文诗的流行,与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诗很有关系。1925年8月,郑振铎出版了《印度寓言》一书,共收他的译作五十五篇。他的译作受到了中国读者(包括少年儿童)的欢迎。印度学者海曼歌·比斯瓦斯在1958年《悼念郑振铎》一文中指出:“他可能是第一个把印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他同样是当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对他在印度文学翻译力一面的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三)希腊和罗马文学。郑振铎也很早就对希腊、罗马文学有所介绍了,1929年,出版了《恋爱的故事》为书名的连载《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此后又译述《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传说》。1935年以《希腊神话》为书名出版,篇幅为前一本书的三、四倍。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意义,而且还具有社会学、美学的新的视角。如果说郑振铎是我国较早的比较系统地介绍希腊、罗马文学的人之一,是决不为过的。解放后,他在《希腊神话》再版本中,还运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导言》中关于古代神话的著名论述来分析希腊神话,这就赋予这两本译著以新的意义。(四)其他作品。除了上述主要三大类翻译作品外,郑振铎另外还翻译过美国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德国莱辛的寓言、丹麦的民歌、高加索民间故事和欧洲童话《列那狐的历史》等等,体裁十分广泛。

郑振铎的翻译活动既有全译,也有选译、节译、译述等等,从多力一面作了实践,对中国的新文学的发展无疑起了进步作用。

郑振铎的笔名和作品(越多越好)不要散文

笔名有西谛,郭源新,落雪,ct等,作品有《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俗文学史》、《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

《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中国版画史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偻集》、《欧行日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

一、郑振铎介绍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用过的笔名有西谛,郭源新,落雪,ct等。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

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享年60岁。

二、作品

1、《文学大纲》

全书分四大卷共四十五章,对于世界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均作生平简介,而对于各种名著,既有故事梗概的简述,也对之作出简要的评论。

这使得全书不仅富有较浓的文学史色彩,还兼具世界文学辞书的性质,一册在手,使得当时的中国读者,可以对世界文学史概况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与认识。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史,也是20世纪20年代最杰出的世界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巨著,是我国在世界文学史课题方面的开山之作,也是整个东半球较早出现的文学史类专著。

2、《俄国文学史略》

主要讲述俄国的文学,和先进的英国、德国及法国及其他各国的文学比较起来,确是一个很年轻的后进。

然而她的精神却是非常老成,她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实。她的全部的繁盛的历史至今仅有一世纪,而其光芒却在天空炫耀着,几欲掩蔽一切同时代的文学之星,而使之黯然无光。

3、《中国俗文学史》

《中国俗文学史》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专著。有学者认为该书可以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互为补充,鼎足为三,珠联璧合,均为研究中国文学史必读的基本典籍。

作者认为,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该书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对中国历代歌谣、民歌、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子弟书等等民间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

从大体说来,确是关于中国俗文学的非常完善的本子,尤其是许多参考书,是为平常所不易搜求的。

4、《家庭的故事》

短篇小说集,收十一篇。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旧式家庭中的种种悲剧。作者在本书《自序》中言及书题命名缘由:“我不曾写过什么小说。这一个集子中所收的不过是小小的故事而已”。

题名的主要含义在于暴露封建社会制度、封建家庭的罪恶。

5、《取火者的逮捕》

短篇小说集,内收《取火者的逮捕》、《亚凯诺的诱惑》、《挨饿》、《神的灭亡》四个内容连贯的短篇。作品取材古希腊的神话。写柏落米修士(普罗米修斯)偷天火给人类而遭受残酷迫害的故事。

柏落米修士把天神宇士(宙斯)那里的火种带到人间,结果被天神逮捕,钉在高加索山上。本书题名即由此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振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