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和尚化缘的碗叫什么 和尚化缘的碗叫什么钵

七月网4640

和尚化斋时拿的那个碗应该叫什么

应该叫“钵”,也叫“钵盂”。

和尚化缘的碗叫什么 和尚化缘的碗叫什么钵

1、用途:钵乃僧尼所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

2、材料:钵之材料有金属制作,称为铁钵或铜钵;陶土制者,则称瓦钵;佛所用之钵,称佛钵;

3、大小:钵之大小于各律典中皆有差别,其容量亦因名称而异,通常有上钵、中钵、下钵之别。上钵可容约三升;下钵可容一升多;中钵容量则居间。

和尚化缘用的碗叫什么

和尚化缘用的碗叫钵。

钵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器具,形状像盆一样的小陶制器具,用来盛饭、盛菜、装茶水等。一般指僧人使用的餐具,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的量正好够一僧吃,僧人只能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四分律》卷九提到钵的种类,钵有六种,分别是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信用国钵、黑钵、红钵。这个卷轴五十二上写着,禁止使用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若使用金、银乃至石钵就犯突吉罗,使用木钵就犯兰遮,若如外道之使用铜钵,则犯突吉罗,仅准许使用铁钵、瓦钵、苏摩钵。

佛教化缘由来

化缘,佛教术语,佛教认为,能布施斋僧的人,即与佛门有缘,僧人以募化乞食广结善缘,故称化缘。还可以指为了佛事而进行的一切募化活动,不单指乞食,本义是佛、菩萨高僧等示现教化众生的因缘。所谓化缘,乃指化度的因缘。

佛教教义中所说的缘就是佛、菩萨这些得道之人因为普渡或者教化众人而所得因缘来到了人世间,在唐朝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如来化缘斯毕,垂将涅槃”。作为诗人的白居易《唐抚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生盟者二十年”,所以在这种教化中就是因为因缘而来,因为教义所化的因缘,所成称之为化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钵

和尚化缘时的碗叫什么

和尚化缘用的碗叫做“钵”音BO,一声。为僧人所用食器。以下是详细介绍钵(梵patra)比丘六物(三衣、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称钵多罗、波多罗、钵和兰等。意译应器、应量器。即指比丘所用的食具。其种类有铁钵、瓦钵之别。持钵行乞称为“托钵”。由于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亦称应器。

《四分律》卷九中提及钵之种类云:“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要有二种,铁钵、泥述。”该书卷五十二中说,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五分律》卷二十六谓不使用金银七宝、牙、铜、石、木的钵,若使用金银乃至石钵,则犯突吉罗,若使用木钵,则犯偷兰遮,若如外道之使用铜钵,则犯突吉罗。仅准许使用铁钵、瓦钵、苏摩钵。所谓泥钵、瓦钵、苏摩钵,皆是同类之物,苏摩钵是就产地而命名的。

钵的颜色,应熏为黑色或赤色,即《四分律》所说的黑钵、赤钵。《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中说瓦钵当熏成孔雀咽色,毗陵伽鸟色,或是鸽色。铁钵则作钵炉,以阿摩勒核、佉陀罗核、巨摩、竹根熏之。关于容量,《四分律》卷九举出大、中、小三种。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据唐代的量法,应是一斗至五升之间。

戒律中规定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

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三法。第一:钵之“体”,材质只准使用瓦、铁两物塑铸,不得使用“金、银、铜、琉璃、摩尼、白蜡、木、石……”等物制做。第二:钵之颜色,《四分律》限用黑、赤两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薰染其他颜色。第三:钵的容量,《四分律》说:“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依个人食量而定。

至于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这种形状可使盛的饭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温。

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现今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南传上部座佛教僧人,仍于每日凌晨沿门托钵。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现已经很少有僧人托钵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