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区别,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区别在哪

七月网480

清皇陵为什么会分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陵、清西陵同时于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缔约国大会上,被成员国全票通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分别于今年4月和5月举行了世界文化遗产标志揭幕仪式。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区别,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区别在哪

清初先建陵于遵化县马兰峪西(东陵),雍正8年(1730年)选易州永宁山下太平峪为陵址(西陵),翌年兴建泰陵,乾隆时有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间在东西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有东西陵之分。

清东陵

清东陵是清朝三大皇家陵园中规模最大、葬人最多、最具特色的一座。东陵位于遵化市西北昌瑞山南麓,从公元1661年(清顺治18年)始建孝陵,到1908年菩陀峪建东陵(慈禧陵)全工告竣。历时近两个半世纪,在这期间,先后建起了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在这15座陵寝中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孝庄文皇后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等皇后以及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有单体建筑580座,神道总长14500米,陵园面积为78平方公里。

东陵从整体上看,以入关后第一帝顺治的孝陵为中心,其陵位于昌瑞山主峰南麓,处于至尊之位,其他陵寝则各依山势在孝陵东西两侧略呈扇形排列开来。孝陵之左为康熙帝的景陵,次左为同治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乾隆帝的裕陵,次右为咸丰帝的定陵,左右对称形成子孙陪护之势。清东陵的15座陵寝,除昭西陵、公主园寝单成体系外,均建在昌瑞山南麓,孝陵左、右两边恰好各为6座,孝陵居中。同时这些陵寝都按辈分排列,辈较高的距孝陵近、辈较低的距孝陵较远,皇后陵和妃园寝又都以本朝皇帝陵为中心,建在左右两边,表明了他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另成一个小体系,皇后陵的神道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神道又分别都与孝陵神道相接,在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神道网络,其统续传承关系十分明显。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皇室陵墓之一,它背倚永宁山,西傍紫荆关,东濒战国燕下都遗址,南临易水。西陵陵区范围100余平方公里,内围墙长达21公里,有帝陵4座: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园寝3座,王公、公主园寝4座,共14座,葬76人。

清西陵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和皇室陵墓群之一,位于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西陵方圆近百余公里,有帝陵4座,即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后陵和王公、公主、妃园寝10座,共葬76人,陵区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宫殿千余间,石建筑石雕百余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

清朝皇陵的清东陵清西陵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历朝历代的皇陵,有些皇帝是分开而建,并不都在一处,而明清两代的皇帝大部分都会建在同一块地方,比如明朝就是明十三陵,比较集中。然而清朝时期虽然也都差不多建在一起,然而还是区分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分别,这两个地方有什么不同吗?清东陵与清西陵之间有什么不一样?

清朝十二帝,共有三座皇帝陵寝,分别是辽宁沈阳的盛京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清代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以及其祖先墓组成了盛京三陵,那么,清入关后的为什么出现了两组皇陵?埋葬的皇帝有哪些?又有什么埋葬规律吗?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昌瑞山,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共埋葬了五个皇帝,分别是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帝陵一般以埋葬最早的皇帝为首陵,因此顺治的孝陵是首陵,其他陵寝左右依次排列。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有帝陵四座: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以雍正泰陵为首陵。

做为入关第一个皇帝,顺治帝选址一处为陵寝很正常,哪雍正帝为什么另外选址永宁山呢?由于雍正在位时厉行改革,虽然勤勉,但是得罪了许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间相传,认为雍正是谋杀了他父亲篡位,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但真正原因是雍正帝发现永宁山下风水很好,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

一朝江山,出现了两组陵寝,后代帝王应该追随那一边,雍正帝没指示,两眼一闭去了西陵,这个问题就留给了他的儿子乾隆,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不愿意埋葬在西陵,所以自己选择了东陵,可是又不能将自己的父亲孤零零地放在西陵,因此他下诏,命令今后的皇帝“昭穆次序,隔代埋葬”。通俗讲就是儿子跟随爷爷,岔开埋,一边一个,但实际的情况又有很大的差异。

按照乾隆的意旨,他的儿子嘉庆帝的昌陵就安放到西陵,嘉庆的儿子道光帝本应该埋葬在东陵,但他刚为先死的皇后建陵时,地宫就渗漏地下水,道光认为既不吉利又不利于墓葬的保存,决定迁移到西陵。由于道光安葬到西陵,他的儿子咸丰帝就得安葬到东陵,咸丰的儿子同治帝年青丧命,慈禧太后和咸丰同治是一家三口,想死后还在一起,她垂帘听政就做主了,仍然将同治安放到了东陵,光绪帝按次序就葬在了西陵。

其实清东陵清西陵各埋葬了五个皇帝,因为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在1967年去世后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当然,时代不同了,规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清朝入关之后为何有东陵和西陵之分呢

与明十三陵不同的是,清朝皇陵分为了两处,即清东陵及清西陵。清入关之后的九位皇帝,分别葬在两处不同的皇陵之中。

关于清东陵与清西陵的区别,最直观的便是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次修建时间也有先后之分,还有一点,咱们前面提到了,安葬的清朝皇帝不相同。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境内,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后,清东陵开始建设。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帝王葬于此处。而清西陵则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从雍正帝在位时期的雍正八年开始建设,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帝王葬于此处。

清东陵和清西陵除了有不同帝王的陵墓外,皇后及后妃陵墓也随之依附建造,比如清东陵有慈禧慈安两位的定东陵,景陵、裕陵妃园寝等等;而清西陵则有雍正帝熹妃的泰东陵、怀王陵、公主陵等等。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清朝这两座皇陵的几个有意思的地方。清西陵是从雍正帝开始,中途插出去另外修建的,当时官方给出的说法是清东陵“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工科史书》)”,也就是说雍正帝觉得清东陵风水、地质条件都不好,不适合作为陵墓福地。

也曾看到有这么一个说法,雍正帝另修清西陵,是因为雍正帝的皇位来的并不光明正大,无言面见九泉之下的康熙帝,于是另起炉灶修建清西陵,这也涉及到了一个多年未解的谜团——雍正帝的即位之谜。

篡位与否,至今也没有给出准确的定论,但雍正帝对康熙帝心中应是怀有芥蒂的。

刚好,清东陵的地质条件没有那么优秀,借着这个因素,雍正帝便堂而皇之的另觅地方修建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