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自由行旅游攻略武汉游玩攻略
其实相比较武汉的景点,可能武汉的吃的更吸引人,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武汉一丢丢攻略,只是帮助大家更加深刻的记住武汉,现在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武汉的话夏天就不要去了吧!毕竟和杭州一样是“四大火炉”之一(笑),我们去的三天最后一天突然变得很热,真的是很热很热呀!
近几年武汉的樱花非常有名,武大和东湖都有,春天的时候去看樱花真的很不错,记得不要挤在长假就好了,樱花季来说的话,武大的花期早一些,东湖的花期晚一些。
秋天武汉的天气应该还算ok,听说有芦苇可以看。冬天的武汉可以看梅花,东湖还有个梅花园,所以还是可以考虑的哈。
出行交通武汉的地铁算比较发达,机场火车站都有开通
到了武汉发现武汉真的好大啊,被长江分成了两边,武汉最有名的景点都在武昌区,很多景点、餐厅也不是地铁马上就能到的,所以住宿的位置很关键了,住太远的话,就不太方便了,用app打车分分钟都要30以上的。
住宿:我们这次是住在地铁循礼门附近,靠近江汉路,各方面还比较方便,主要离严老幺很近哈哈哈。
其他的话推荐住在地铁积玉桥和螃蟹岬附近,前面也说了,武汉景点比较远,这边基本上是各大热门景点的中心点。
美食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
地址在粮道街139号,最近的地铁口应该算是螃蟹岬,但是走过来也要1.5公里,所以建议下地铁再坐公车或者打车,敲重点,营业时间到2:00.
我们到的时候看到这~~~么长的队伍差点吓死,但是还好我们聪明,一个人上前查探一下,他是分三个队伍,一个买票(吃的东西有票来标识),一个热干面蛋酒,一个烧麦。最长的队伍是排的烧麦,但是注意那个油炸烧麦是不用排队的,热干面也是很快的,所以这么长的队伍,我只花了十分钟就吃到了!!
赵师傅用的是花生酱拌的热干面,烧麦里面是糯米,蛋酒是现冲的,总之就是真的很好吃呀!怪不得这么多本地人也来排队!
严老幺
他们家的热干面是芝麻酱的,和赵师傅的不一样,萝卜干是标配,其他要加什么配料可以自己加。
在赵师傅家没吃到普通烧麦来严老幺试一下,武汉人都是一打一打买生的回家的,真的和杭州的烧麦不一样,里面是朝糯超糯的糯米,超级超级好吃!
虽然之前被豆皮雷到了,但是到了严老幺就尝试一下武汉特色豆皮,外面两面是蛋皮好像,里面夹着酱丁和糯米,果然小吃就是要来小吃店吃啊!
最后依旧是蛋酒!杭州叫做甜酒酿,武汉是直接打蛋进去,开水冲开再放酒酿,味道很丝滑!
武汉自由行攻略武汉一日游
所谓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但是武汉是一个你呆不腻的地方。你可以去参观黄鹤楼、江滩、光谷和武汉的江汉路。这是一个呆久了就舍不得离开的地方。
作为一名女职员,我抓住了很多商机。大部分时间日程排得满满的,机械地往返于机场、高铁站、酒店、客户之间。日子一点一点展开,我的旅行点数一点一点增加。而那些匆匆而过的城市,也很难留下多少回忆。除非,有时候,商业活动没那么满,心情好的时候,能挤出一点时间来看看这个匆匆来过又走了很多次的城市。比如这次去武汉。因为事情比较顺利,比原计划多花了差不多一天时间,于是在携程订了一个沿江的酒店,搬出了武汉光谷,去看了期待已久的武汉滨江沙滩。
对于我这样的古建筑控来说,像上海的外滩,武汉江滩不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各种房子,还有那些房子的故事,是城市历史最直接的承载。
沿着汉口姜妍路走,从江汉关到市政府办公大楼(原德国领事馆),12栋风格各异的百年建筑连绵不绝。每一座建筑的形成都会固化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而一个城市空间则是在建筑之间构建起来的,它包含了过去和现在,同时又暗暗预示着未来。
比如1924年建立的海关大楼,又称江汉关大楼。
花旗银行大楼,在上面可以隐约看到它的原名:纽约国家城市银行。门上的鹰不知道是应景的标志还是装饰用的。这栋建筑建于1921年,是美国人设计的简化古典主义。它的正面由三部分组成。
在汉口外滩姜妍路143号,青岛与青岛的交汇处,有一座庄严宏伟、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建筑,那就是汉口汇丰银行大厦和英国汇丰银行汉口分行旧址,即现在的中国光大银行武汉分行。该建筑由京明洋行设计,汉协胜建筑厂施工。汇丰银行大厦高26.8米,占地面积3591平方米,建筑面积109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附楼四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外墙基础与一系列线条丰富的巨型Aioni石柱、屋檐形成鲜明对比。屋檐和墙壁上有挂花尖刺、火焰球等装饰浮雕,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宋庆龄故居,原中俄道生银行,建于1896年。这是一座精美的古典建筑。
一楼是蓝光美术馆,主要收藏和展览书画;二楼是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包括客厅、卧室、展厅。根据史料还原了客厅和卧室的布局。陈列馆陈列着宋庆龄发表的抗日文章、声明、书信等重要史料,大多是从民间收集的。
同样是俄罗斯建筑,新泰大厦的风格又是另外一种。这是一座古典建筑,建于1921年,完成于1924年。由景明外国公司设计,永茂昌建筑厂施工。它是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入口在街角底部,顶部有一根Ione附柱;两侧为方形壁柱,柱头下为徽鼓底座,中间为4根巨柱。
1866年,俄国新泰砖茶厂来华设厂。后因业务发展需要,于1921年投资兴建新泰大厦。
现在的临江宾馆是亚洲石油公司的旧址。它是一座兼收并蓄的建筑,建于1924-1925年,由景明洋行设计,魏庆吉建造。为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分为三段,并采用西式石砌屏障和中式图案作为装饰。
亚洲石油公司总部设在伦敦,1890年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1912年在汉口设立分公司。在.之后
除了这些大名鼎鼎的名字,还有很多建筑年代不同或者用户考不上的建筑,都是一样的风格。
姜妍路有20条主要街道垂直交叉,包括全敏路、民生路、江汉路、上海路、南京路、青岛路、天津路、合作路、兰陵路、黄陂路、车站路、蔡锷路、一元路、三阳路、五福路、浏河路。从一个路口走到另一个路口就像一页一页地翻书。这本书讲述了武汉最繁华的过去,武汉是近代史上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中心,也是中国最西化的城市之一,而江滩见证了这一切。
参观完世界上所有的建筑后,我去了路的另一边,参观沿河的绿地。
因为现在还是旱季,著名的长江宽阔平缓。人们在放松、散步、锻炼和放风筝。很快一只风筝吸引了我的目光。很长,很长,像空中的蜻蜓。
据放风筝师傅介绍,其风筝全长300米。每天,他都要花一个多小时飞到天上,然后再花一个小时收集。把它当成一个练习。在大家的簇拥下,主人自豪地放好了他的风筝。
逛完长江沿岸的绿地,也接近傍晚了。我路过武汉的一个街头博物馆——黄陂路。一排排欧式房屋优雅的造型和安静的庭院,让人联想起沧桑。更能引起游客兴趣的是整条街的美术馆,店铺里摆满了油画,装饰精美的画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一个小院子里,放着上世纪初年的老爷车、老酒桶,沿街还有数不清的茶馆、酒吧、咖啡馆一个接一个。只有烛光颤动,窗影朦胧,才真正让人能够“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老城区。
不看还真不知道。我一看就震惊了。原来曾经发生过很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也相继成立了很多重要的机构。今有中外著名进步协会和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中央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此外,还有武汉国民政府财政部、武汉警备总部和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人觉得时光飞逝。
晚上,我住在携程网预订的酒店,在姜妍路。名字叫罗福全套房酒店。据说是电影院改建的,得过什么设计奖。但是,住在这里感觉很普通。唯一的优势就是位置好。
大堂的光线很暗,但似乎有一些设计感。
是老式的房子,窗外很有历史感。
第二天就要赶高铁回上海了,但是武汉这忙碌的一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我能在下次出差时抽空看看武汉的其他风景,欣赏它的不同习俗。
武汉旅游攻略自由行路线推荐
武汉旅游攻略自由行路线推荐:湖北省博物馆——武汉汉街万达广场——辛亥革命纪念馆——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等。
1、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外,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6件文物瑰宝新晋“镇馆之宝”。
2、武汉汉街万达广场
武汉汉街万达广场是万达广场的全国一号旗舰店,是万达集团创新产品模式的辉煌代表作品。建筑设计新奇绚丽,内部装修极为奢华。项目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全国最大的万千百货店;将引进超过60个奢侈品品牌,成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大集合。
3、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金洲北路563号,于2011年10月开放,是为了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活动而建的专题纪念馆,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
截至2019年末,辛亥革命纪念馆有藏品数量1150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96件/套,陈列展览6个,教育活动787次,参观人数38.70万人次。
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广州市优秀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和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辛亥革命纪念馆交流点)、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区。
4、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
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5、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武汉长江大桥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中山路;线路全长1670.4米,主桥全长1155.5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