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无锡梅园的历史 无锡梅园的历史简介

七月网880

无锡梅园到底有何特色

说到梅花,我们总会想到一些诗歌,古人喜欢用梅花来赞叹一个人的高洁品格,所以梅花经常会出现在古诗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种在寒风中盛开i的梅花就是我们现代人也是非常崇敬的。而在我国也有很多的梅园,比如我们熟悉的四大梅园,不过今天小编只说其中一个梅园。

无锡梅园的历史 无锡梅园的历史简介

那就是无锡梅园,四大梅园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关注央视的人应该都知道,无锡梅园可是央视新闻里面每年赏花镜头中的常客。被称为是“央视最美的赏花镜头”,据悉在这个梅园中有超过5000多株的梅花树。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中,登上念劬塔,眼下一望无际的梅花是那么的壮观,再加上远处就是波光粼粼的太湖,这景象简直了,简直就是一副天然的画卷。

而如此壮观的梅园,在起初也就是1912年的时候,这里并不是开放式的,这里是当时无锡首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东山辟园,利用清末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上修建。是荣氏家族的私人花园。在解放之后宋德生之子荣毅仁将梅园无偿捐赠给国家的,这一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称赞的。

这个梅园在经过70多年的栽培,保护和开发之后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盛开,已经称为了江南著名的赏梅花圣地了。这个梅园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个梅园中有40多种梅品种,与我们熟悉的,也有很多罕见的梅花品种。每年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中,这里就称为了赏梅花圣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也都会来这里赏花,可以说每天游客都是络绎不绝的。对于这个景点不知道大家都感兴趣吗?

无锡梅园的简介

园为著名民族工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以“为天下布芳香”的宗旨而建。此园遥临太湖烟波,

背倚龙山翠屏,倚山建园,以梅饰山,近山远水,虚实相映,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早春季节,梅花盛

开,这里一片“香雪海”,香气馥郁,沁人心肺。

梅园距无锡市区7公里,坐落在西郊的东山、浒山和横山之间。园前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以梅饰山,倚山植梅,花径蜿蜒,湖石玲珑。古雅的亭台楼阁,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每年早春,山坡上的群梅,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

梅园以梅花驰名。园中有梅树40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种近40个,著名的有素白洁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有浓艳如墨的墨梅有枝杆盘曲矫若游龙的龙游梅等。还有造型幽雅、虬枝倒悬、枯树老干、疏影横斜的梅桩艺术盆景。

梅园,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来显示出它的高雅古朴风格。主要景点有:梅园刻石、洗心泉、米襄阳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轩、香海、招鹤亭、念劬塔、乐农别墅等。入园,棚架紫藤引路,古柏掩映,迎面矗立巨石一块,上刻“梅园”二字,为民族资本家荣德胜亲书。巨石背后,衬立一块湖石,以增景观。石后,曲径蜿蜒,拾级而上,便是一片梅林,春临繁花似雪。

太湖古峰后面是“天心台”,源出古诗“梅花点点皆天心”之句,用黄石高筑而成,这里的梅花最盛,品种犹繁,春时花开漫山,云蒸霞蔚,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诗意,为游人赏梅、摄影的最佳处。

天心台西轩有八角亭,亭前千株梅树林立,透过梅树林隙,可窥太湖和蠡湖一角,使人触景生情,追溯范蠡与西施泛舟湖上的故事。东轩有小屋三间,前有古槐盘曲,外面点缀数株“素白台阁”,三月繁花满枝,酷似寒冬白雪,轩前面相对,一片草坪和梅溪,溪内植荷,四岸种上垂柳、碧桃和海棠;梅花开过又是桃红柳绿;四时花事不绝。

在天心台下,有不少太湖石矗立广场之中,形状古奇,凹凸玲珑,有一排三峰,面南而立,细细揣摩形如“福、禄、寿”三字。称为江南少有奇石,组成梅园奇妙一景。

香海是观赏梅花的著名景点。大片梅树后面,建西式拱圈轩屋三间,四周围廊,面对千株梅花,早春万梅齐放,花海连天,冷香扑鼻,“遥看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轩前悬有康有为书“香雪颂”额。

念劬塔坐落在浒山之上。三层八角,飞檐翘角攒尖,具民族风格。登塔纵览,梅园全景,太湖波涛,四周峰峦,尽收眼底,是赏梅的又一胜处。塔下有喷水池,椭圆形池中石叠大龟,高处筑池蓄水,利用高差,从龟口喷水,池养金鱼,游人在此小憩,颇为幽静。

横山是梅园的一座山峰。横山南麓,面向太湖,极目无际,南有五里湖秀丽景色;东南是人烟密集的荣巷和鱼塘毗连;西南梅园,景色锦绣。山之南坡,是桃园,园中原有一片桃林。

除此之外,梅园近年又开设了很多新景点,如花溪、动漫展,还有适合孩子的水上波波球等。

无锡梅园是谁的故居

不是故居,是荣氏花园、还有家庙(开源寺),梅园的念勋塔也是为了纪念荣德生的母亲而建。荣氏家族是靠面粉和棉纱起家的“红色资本家”,荣德生的儿子荣毅仁是原国家副主席,中信的创始人;中信泰富的荣智健是荣毅仁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