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猫肉的功效(猫肉的功效和作用)

七月网4810

一、中草药:猫肉的功效与作用

1、【动物形态】猫(《诗经》),又名:猫狸(《肘后方》),家狸(《唐本草》),乌圆(《格古要论》)。

猫肉的功效(猫肉的功效和作用)

2、体长约60厘米,尾有长短之别。头部及颜面略圆。上唇中央2裂,口周列生20~30根长的刚毛。耳短小,能自由转动。眼大,瞳孔在强光下缩成线状,黑暗中扩大成圆形。舌面粗糙,有许多向后的扁平的***突,适于舐取骨上附肉。躯体较长,四肢较短,趾行性,前肢5趾,后肢4趾,具有能伸缩的锐爪,趾底有柔软的肉垫。全身被软毛,毛色不一,有黄、黑、白、灰褐等色及狸斑。

3、性较柔顺,善跳跃及攀援。视觉、听觉灵敏。喜捕鼠类,有时亦食蛙、蛇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

4、本动物的皮毛(猫皮毛)、头或头骨(猫头)、肝(猫肝)、胎盘(猫胞衣)、脂肪油(猫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5、①《纲目》:"甘酸,温,无毒。"

6、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酸咸,无毒。"

7、【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8、【功用主治】治虚劳,风湿痹痛,瘰疬,恶疮,烫伤。

9、②《本草求真》:"补血,治痨疰,又治瘰疬。"

10、③《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痹痛,散瘰疬结核,补虚劳,消虫胀,疗汤火伤。"

11、【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烧灰研末敷。

12、【宜忌】《本经逢原》:"助湿发毒,有湿毒人忌之。"

13、【选方】①治瘰疬有核、脓血出者:猫狸一物,料理作羹如食法,空心进之。(《补缺肘后方》)

14、②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猫肉适量,煮熟连汤随意吃。(《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二、请问吃猫肉有什么功效

其实在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猫肉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及维生素类,具有补血益气、疏风通络、软坚散结的疗病作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宰杀后,去掉毛和内脏,洗净取肉鲜用。

古方中医食疗专业人士表示食用猫肉还应注意以下相关事项:

1.适宜虚劳体弱者、风湿痹痛、颈淋巴结核破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食,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猫肉助湿发毒,有湿毒人忌之;慢性湿疹性皮肤病患者应适当忌食;另外猫肉有伤胎之弊,故孕妇忌服。

猫肉的食疗方法是什么?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指出:猫肉性温、味甘酸、咸、无毒,入肝、肾;具有补虚益气、疏风通络、软坚散结之功效。主治虚劳、风湿痹痛、瘰疬、恶疮、烫伤。猫肉的食疗方法如下:

①治瘰疬有核、脓血出者:猫狸一物,料理作羹如食法,空心进之。

②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猫肉适量,煮熟连汤随意吃。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提醒:猫肉的饮食禁忌是不能与藜芦同食。

三、猫肉的功效与作用

1益气养血

《本草求真》中记载猫肉“补血,治瘰疬。”而且归肝入肾经,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适合身体虚弱、贫血者食用。

《本草求真》中记载猫肉“补血,治瘰疬。”而且归肝入肾经,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适合身体虚弱、贫血者食用。

《四川中药志》中记载猫肉“治风湿痹痛,补虚劳,消虫胀和疗烫火伤。”具有祛风、解毒的功效,适合风湿疼痛、烧烫伤者食用。

《中国动物药》中记载了猫肉具有“滋阴、解毒、祛风。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虚劳体瘦,溃疡。”具有滋阴解毒的功效,适合瘰疬恶疮、溃疡的人食用。

猫肉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脂肪酸、钙、铁、磷、锌、钾、钠等营养成分,在骨骼和皮下胶原蛋白含量很高,可谓营养丰富,对虚劳之体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

1.蛋白质:猫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人体免疫蛋白的组成比较接近,食用猫肉可增强免疫能力,在中医上常用猫肉来治疗淋巴结结核、血小板减少性紫殿等症。

2.钙元素:猫肉的食用以煮汤为主,其骨骼中的钙离子会大量的溶解在汤食中,吃肉喝汤即可补钙,对促进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缓解抽筋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关于猫肉的功效和猫肉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