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中国经济十强村(中国经济十强村庄排名)

七月网2780

一、中国的前十个村最富

1.大邱庄: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原华夏第一村,随着原庄主禹作敏的入狱,持续十年之久的神话也随之破灭,走上了衰败之路,大邱庄的级别也升为镇。1997年该村的年产值达到100多亿元,利税9000多万。2000年跌落到谷底。2005年大邱庄镇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实现税收2.3亿,人均收入7200元。

中国经济十强村(中国经济十强村庄排名)

2.华西村:位于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誉满海内外的华夏第一村,全村3万多人,被美国媒体评为中国的新加坡。2004年该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的13倍,农民收入的41倍。全村户均存款至少100万,每家至少有一辆私家车。2005年集体总收入超过300亿。原庄主:吴仁宝现庄主:吴协恩

3.刘庄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有中原首富村之称。全村1600多号人,固定资产10亿多元。2005年该村销售收入9.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5489万,出口创汇4000万美圆,村民人均收入1万多元,户均存款数十万元原庄主:史来贺

4.南岭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全村人口不足千人,2003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亿,纯收入1.1亿元,人均纯收入13万元,人均固定资产超过一百万,出口创汇6亿多美圆,为国家贡献税金1.1亿。庄主:张育彪

5.滕头村:位于宁波市奉化市萧王庙镇,全村人口787人,该村一直稳居浙江第一村的宝座。2005年该村实现GDP3.78亿元,社会总产值18.2亿,人均收入15300元。庄主:傅企平

6.南街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享有中原第一村的美誉,闻名全国的红色亿元村,共产主义第一村。全村人口3180人,拥有总资产29亿,2002年实现总产值14亿元,利税69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000多元。庄主:王宏斌

7.花园村:位于金华市东阳市南马镇。04年十月与周围十个村合并后,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4310人。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总额20.86亿,村民人均收入16520元。该村的花园集团拥有总资产17.29亿元,05年实现销售收入18.67亿元,利税1.61亿,出口创汇4703万美圆。该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庄主:邵钦祥

8.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全村510人,面积1.88平方公里唯一享有几十年盛誉的中国名村。2004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2934万元,人均纯收入3816元。庄主:郭凤莲

9.沈泉庄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6.5平方公里,1600多人。2002年实现产值26.9亿,利税2.5亿,人均收入8700元,村里的华盛江泉集团拥有总资产30多亿元。庄主:王廷江

10.罗南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4.75平方公里,3520人,该村被誉为广东第一村,名震全国的民营经济强村,全村拥有民营企业96家,小气车850辆。2004年总收入超1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超6000万,人均收入1万多元庄主:关润尧

11.万丰村: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全村2100人,该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大邱庄齐名,被誉为南国第一村。1995年村集体收入破一亿元,村民收入19000元。1997年达到1.4亿,人均收入2.6万。1999年该村的下属公司拥有总资产14亿,年总收入1.61亿,人均3.1万,该村因走股份制而发迹,后由于经济纠纷和权利纠纷走向了衰落。庄主:潘强恩

12.西塘村: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1983年成为江苏省的第一个亿元村,1989年成为江苏省的第一个双亿元村,在九十年代为中国的十大富裕村之一。2004年全村销售收入7.37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558万,户均存款10多万元

二、2022中国最富的十个村排名

最开始的华西村和其他村庄无异,都是靠种地为生,而且因地势原因经常受自然灾害影响颗粒无收。后在吴仁宝的带领下从小五金厂慢慢往工业道路上发展,还帮帮扶周边村落一同进步。

如今转型发展旅游业的华西村已被批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坐在直升机上俯瞰华西的别墅群是相当震撼的,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村”。

从最初的穷的叮当响到现在的“沂蒙第一村”,离不开老书记王廷江的正确领导。王廷江书记自己劳动致富后带动全村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

西王村是从一个以玉米深加工为主业的村办小企业,逐渐发展到现在涵盖钢铁、热电、物流等方面的大型企业西王集团。

属于我国江苏省江阴市。众所周知江苏省气候温暖,环境优美,园林式建筑是一大特色。

长江村的绿化覆盖率非常高,被评为江苏省五星级生态村。长江村的产业涉及房地产,化工工业,制铁,港口物流等8大产业。

它是闪耀在上海的一颗明星。这里诞生了500多位千万富翁。

九星村的掌门人吴恩福认为,让村民过上人人有工作,有保障,有股份的生活,这才是新农村的宗旨。在吴恩福的带领下,现在人人当上了资本市场的主人。九星村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村办型综合批发市场和上海市的物流中心。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代表之一。从最初的创业资金到现在多产业齐发展的大集团,从独自发展到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不仅南山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先后建设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老年公寓。

南山村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极为重视,先后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完整的一套教育体系,全面实施国家义务教育,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位于钱塘江以南,航民人最早靠打渔为生,后来种地,都食不果腹,于是下定决心集资创办了萧山漂染厂。通过村民的艰苦奋斗,逐渐扩大规模,成为国内知名印染基地。随后商业农业各领域全面发展。

现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一开始只是个贫困小村,铁匠出身的吴栋材继任永联村村支书后,带村民养鱼种粮,办厂脱贫,炼钢强村。势头猛烈的永刚集团推动了整个村的经济发展。

是江西的首富村。起初村民们世世代代以种菜为生,随着企业的兴办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被逼无奈地进顺村反其道而行,发展高端第三产业,建设宾馆和酒店。

事实证明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而后顺利地向工业和市场方面进军。荣获“中国十佳小康村”称号。

地处江苏无锡,从前是个问题村落,民不聊生,经治理如今已然转变成一个法治强村。西塘村注重农业文化,有鲜明的农村特色,致力于发展高质量市场农业,拥有528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三、中国十大经济村十哪十个

1.大邱庄: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原华夏第一村,随着原庄主禹作敏的入狱,持续十年之久的神话也随之破灭,走上了衰败之路,大邱庄的级别也升为镇。1997年该村的年产值达到100多亿元,利税9000多万。2000年跌落到谷底。2005年大邱庄镇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实现税收2.3亿,人均收入7200元。

2.华西村:位于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誉满海内外的华夏第一村,全村3万多人,被美国媒体评为中国的新加坡。2004年该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的13倍,农民收入的41倍。全村户均存款至少100万,每家至少有一辆私家车。2005年集体总收入超过300亿。原庄主:吴仁宝现庄主:吴协恩

3.刘庄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有中原首富村之称。全村1600多号人,固定资产10亿多元。2005年该村销售收入9.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5489万,出口创汇4000万美圆,村民人均收入1万多元,户均存款数十万元原庄主:史来贺

4.南岭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全村人口不足千人,2003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亿,纯收入1.1亿元,人均纯收入13万元,人均固定资产超过一百万,出口创汇6亿多美圆,为国家贡献税金1.1亿。庄主:张育彪

5.滕头村:位于宁波市奉化市萧王庙镇,全村人口787人,该村一直稳居浙江第一村的宝座。2005年该村实现GDP3.78亿元,社会总产值18.2亿,人均收入15300元。庄主:傅企平

6.南街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享有中原第一村的美誉,闻名全国的红色亿元村,共产主义第一村。全村人口3180人,拥有总资产29亿,2002年实现总产值14亿元,利税69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000多元。庄主:王宏斌

7.花园村:位于金华市东阳市南马镇。04年十月与周围十个村合并后,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4310人。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总额20.86亿,村民人均收入16520元。该村的花园集团拥有总资产17.29亿元,05年实现销售收入18.67亿元,利税1.61亿,出口创汇4703万美圆。该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庄主:邵钦祥

8.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全村510人,面积1.88平方公里唯一享有几十年盛誉的中国名村。2004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2934万元,人均纯收入3816元。庄主:郭凤莲

9.沈泉庄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6.5平方公里,1600多人。2002年实现产值26.9亿,利税2.5亿,人均收入8700元,村里的华盛江泉集团拥有总资产30多亿元。庄主:王廷江

10.罗南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4.75平方公里,3520人,该村被誉为广东第一村,名震全国的民营经济强村,全村拥有民营企业96家,小气车850辆。2004年总收入超1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超6000万,人均收入1万多元庄主:关润尧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国经济十强村和中国经济十强村庄排名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