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赫哲族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尽管研究者对赫哲语属于哪个语支尚有不同意见,但多数认为赫哲误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赫哲语支。主要公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同江县的街津口、八岔两个民族乡,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现在一般多使用汉文、汉语,只有很少一部人能听懂或说些赫哲族的简单话语。
二、赫哲族语言:赫哲语的特点
1、赫哲族的语言。赫哲语Hezhenlanguage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赫哲族有1400余人,大部分人已改用汉语,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
2、可分为两个方言:奇楞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街津口乡,饶河县的西林子乡四排村等地)和赫真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八岔乡)。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称作那乃语。
3、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县的街津口、八岔两个民族乡,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赫哲族有1400余人(1982),但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本族语。分奇楞话(自称nanio、nab?amp;#91;i本地人的一部分人使用)和赫真话(自称nanai“本地人”的一部分人使用)。能讲赫真话的人已极少。在国外和赫哲族自称相同、语言相近的有苏联境内那乃族使用的那乃语。
4、由于赫哲语既有满语支语言的特点,也有通古斯语支语言的特点,因此研究者对赫哲语属于哪个语支有不同意见。较新的分类法认为赫哲语属于通古斯语支的那乃次语支。语音方面,有7个元音:a、?amp;#91;、i、o、u、┐、y,有16个复元音:ai、?amp;#91;i、ia、i?amp;#91;、ua、ui等;有28个辅音:b、p、m、扷、堭、s、d、t、n、l、r、唓、堮、惼、墭、唓、慯、嶃、j、g、k、x、嬜、G、q、Ⅹ有不太严整的元音和谐律。
5、语法方面,名词有7个格,有领属范畴,但无复数第一人称(包括式)的领属附加成分。在名词和代词后可以接附加成分-嬜g?amp;#91;/-n?amp;#91;嬜g?amp;#91;代替“领格形式的名词、代词加中心词”的结构。例如,ti(那)suk?amp;#91;(斧子)nianin?amp;#91;嬜g?amp;#91;(他)(那斧子是他的,nianin?amp;#91;嬜g?amp;#91;代替nianijisuk?amp;#91;)。
6、动词有人称形式。多用人称副动词和带格附加成分的形动词作从句的谓语。在词汇中表示渔猎生产活动的词丰富。派生法和合成法都是构词的重要方式。
三、赫哲族的语言文字
1、赫哲族作为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主要聚居区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能用传统赫哲语交流的只有十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人都已转用汉语。但赫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俄罗斯境内赫哲族使用基里尔字母拼写赫哲语。至今伯力仍有13所学校教赫哲语。
2、常用语言注释汉语汉字注音国际音标一额莫克[nEkEmE]二租鲁[uruVd]三依兰[nali]四都音 [niud]五孙加[aFtnus]六泥翁[nuin]七那旦[nadan]八加空 [nukaFt]九乌佣[nyuw]十转[nauVd]十五托布混[nuxpRt]二十沃林[nirR]三十郭新[niWRg]四十德西[[dWi]五十苏赛[iasus]六十念珠[nyinVdu]七十那旦珠[UVdnBdBn]八十加空珠[UVdnUkaVd]九十乌佣珠[UVdnUyUw]百掏翁[nUat]千明啊[a[Nim]万吐门[nEmut]一年恶么啊日恩[nENra[m[]一辈子恶么扎龙耐[n[laVd[m[]一千元钱恶么明阿机哈[[m[axiVda[Nim]汉语汉字注音国际音标万万塔门吐门[n[mutn[mat]斤给恩[nig]两言[nBy]尺爸[ab]寸乌如棍[nugruw]块发西[iWaf]次(回)木丹 [nadum]庹大[ad]拃霍胡[uhouh]里程爸[ab]岁思鹅[[s]辈扎嫩[aVdnn[]包巴夫其加卡[akaVd[Ftufab]几个恶么都 [ud[m[]年阿日恩[n[Nra]月毕阿[Bib]日巴都 [udab]时恶林[nil[]世扎兰[nBlaz]一会儿马切毕了[[libEFtBm]天天基宁基宁[ninijninij]初一恶么克伊弄[[m[ ki[nong]一岁恶么思鹅[[m[[s]吃一顿恶么日基夫[[m[[f[Vdnir[]一包东西恶么巴夫其加卡[[m[akaVd[Ftufab]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