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砂壶产地是哪里
1、紫砂壶,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2、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3、原料:紫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从显微观察发现,紫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泥俱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
4、紫泥粉碎的细度,以过60目筛为宜。泥料过粗制作时费功;泥料过细制作时粘手,坯体表面会引起皱纹,同时还会引起干燥,烧成收缩增大,在成型过程中系用精加工这道关键工,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层致密的表皮层。
5、由于表皮层的存在,产品烧成的温度范围扩大了,不论在正常烧成温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层容易烧结,而壶身内壁仍能形成气孔。因此,成形时的精加工工艺,俱有把泥料、成型、烧成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作用,赋予紫砂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而不渗漏等特点。
6、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7、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8、第三、紫砂壶的特殊材质使得壶透气性能好,泡茶不失原味,具有夏天越宿不馊的特点。
9、第四、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
10、第五、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11、第六、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
12、第八、宜兴紫砂壶干燥收缩率小;
13、第九、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宜兴紫砂壶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
14、第十、宜兴紫砂壶成型后不需要施釉。紫砂器内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紫砂茗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有朴实的实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异造型,但总括起来分为以下几类:几何型、自然型(花素器)、筋纹器及水平壶和茶器等。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砂壶(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二、紫砂壶最著名的产地是
1、紫砂壶最著名的产地是江苏宜兴。紫砂壶的原产地就在江苏宜兴,始于北宋,盛行于明清时期,现代的紫砂更是空前繁盛,名人辈出,而现在的宜兴紫砂茶壶和其它紫砂制品,都已经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风格,具有极佳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2、nbsp;自明朝正德以来的五百多年时间,中国文人和宜兴历代砂器制作高手合作,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茶具,此上还有雕刻、镶嵌以及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做出来的茶壶精美非常,不少朝代的紫砂壶都在博物馆中收藏。
3、nbsp;紫砂壶又被称为紫砂器,是我国独特的陶器工艺品,以造型多样,形象古朴而闻名,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烧制的时候用较粗的紫砂泥制成,多为紫红色,其茶壶样式有很多种,各具特色,用来泡茶能久贮不变色,也不容易走味,就算在夏天比较热的时候,久放也不易发馊。
4、之所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是因为用它来泡茶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茶叶的本味,保持茶叶色香味俱全,再加上其造型古朴、气质独特,经过手长时间的摩擦之后会变成古玉色,所以备受人们青睐和追捧。
三、紫砂壶的原产地是哪里
1、紫砂壶的产地是号称“陶都”的江苏省宜兴市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
2、紫砂壶的原产地及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技绝寰字。
3、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邵友兰,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也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辈人。邵友兰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还有带边的方章“友兰秘制”,小印楷书“友兰”二字,铭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由于紫砂艺人的印章材料坚固,一般可以沿用若干年,甚至终生都在使用,因此印章款的鉴别是判断紫砂壶作者的一个直接依据。
4、1950年至1960年的宜兴紫砂壶,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品种,这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历经战乱的宜兴紫砂从业者仅存五十多人,而制壶的老艺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艺人组织起了合作社,恢复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出现了朱可心、王寅春、蒋蓉、顾景舟、吴云根、裴石民等一批壶艺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质优良,工艺规范,受到了壶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