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咸丰皇帝简介的一些知识点,和清朝的咸丰皇帝简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的咸丰皇帝简介
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更多义项
咸丰,名爱新觉罗·奕詝,20岁登基,在位11年,31岁病死,咸丰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他登基不久就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之后又有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他在重大事件面前大都优柔寡断,束手无策,且迷于酒色,荒废朝政,宠爱叶赫那拉(日后的慈禧),误国殃民,留下千古遗憾。
咸丰皇帝简介 历史上咸丰帝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清朝咸丰皇帝个人基本资料简介:
中文名:爱新觉罗·奕詝
别名:清文宗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
出生日期:1831年7月17日
逝世日期:1861年7月
在位时期:公元1850年~1861年
职业:皇帝
主要成就:通过肃顺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等人
代表作品:紫碧山房用杜甫诗韵得二律
最得意:运用智巧登上皇位最失意: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最不幸:签订《北京条约》最痛心:圆明园被焚掠
最擅长:听戏
墓地:河北遵化县马兰山峪山西清东陵之定陵
父亲: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
母亲: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
初婚:16岁结婚,配偶萨克达氏,为嫡福晋配偶:16人,皇后萨克达氏等
子女:2子,1女继位人:载淳(同治)
皇位继承人: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
道光皇帝共有9个儿子:他立储时,长子奕纬(已死)、二子奕纲(已死)、三子奕继(已死)、四子奕(16岁)、五子奕(16岁,出继)、六子奕(15岁)、七子奕(5岁)、八子奕(3岁)、九子奕(2岁),其中奕纬、奕纲、奕继早逝,奕又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已是65岁的老人,这年奕16岁,奕15岁,其余的儿子都是5岁以下的孩子。这就意味着有条件、有能力竞争帝位者咸丰简介,只有奕和奕两兄弟。
恭亲王奕像奕的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家境寒素。她入宫之初,封为嫔。但她聪慧漂亮,妩媚动人,很讨道光皇帝的喜欢,晋封为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在紫禁城承乾宫生下奕(咸丰),这年她22岁,正是花样的年华。钮祜禄贵妃生子奕两年后,皇后佟佳氏病死。她时来运转,晋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又过了一年,被册为皇后。月盈则亏,宠极则衰。钮祜禄氏虽身为皇后,但渐因色衰而爱弛,抑郁寡欢,得了大病。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岁。奕当时只有10岁。
奕生母过世后,受静贵妃抚育。静贵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她初为静贵人,后晋为贵妃。静贵妃生有三个儿子: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皇六子奕。前面说过,奕纲和奕继已死,静贵妃膝下只有皇六子奕。奕比奕小一岁。静贵妃便将失去生母的奕收在膝下抚育。奕孝敬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如同胞弟。而同奕争夺皇储最有力者,就是他视作同胞的皇六弟奕。
奕与奕,他们俩都受静贵妃抚养。道光在连丧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伤之余,没有再册立皇后。便册静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奕与奕小兄弟俩,都在上书房读书,年龄相近,关系密切,并无嫌猜。不过,奕读书比奕早一年。奕6岁开始读书,师傅为杜受田。
杜受田,山东滨州人。父堮,嘉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受田,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1835年),入直上书房,教奕读书,后升为上书房总师傅。杜受田师傅教导奕,尽心尽力,倾注心血。史载:“受田朝夕教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奕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士治疗,留下残疾,行动不便。他小时候还得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
奕也在上书房读书,但较奕聪明,师傅是卓秉恬。史书说:“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集花枪法二十八势,曰‘棣华协力’;刀法十八式,曰‘宝锷宣威’。”皇父道光以“白虹刀”宝刀赐给奕。奕身体很好,头脑聪明,书文不错,武功也好,还有所发明和创造。
道光晚年,立储大事,犹豫不定:皇四子奕,“长且贤”,年龄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虽为庶出,但家法传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资颖异”,能文能武。随着他们年龄渐大,皇储争夺,暗藏机关。
道光帝秘密立储的故事,野史笔记和民间传说,多种多样,绘声绘色。
一说:追思亡后而施恩其子。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由贵妃晋升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有一首《清宫词》写她暴死,事多隐秘。传说道光帝十分悲痛,决定不立其他妃嫔的儿子,而立皇后生的儿子奕,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灵。
二说:欲立奕而改立奕。传说道光皇帝宠爱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妃,所以曾写好谕旨,要立奕。但书写时被太监窥见,最后一笔特别长,猜想写的是“”字,而不是“”字。这件事传了出去,道光帝很不高兴,便改立为奕。
以上虽属传说,却说明一个道理,就是道光应该立奕,而不该立奕,咸丰错坐了皇帝的宝座。
据野史记载:道光晚年,身体衰病。一日,召皇四子与皇六子入对咸丰简介,将藉以决定储位。两位皇子都请教自己的师傅,问询如何应对。奕师傅卓秉恬说:“皇父如有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奕师傅杜受田则对奕说:“阿哥如条陈时政,知识不敌六阿哥。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就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他们两兄弟都照着自己师傅说的做了。道光对皇四子奕的话很高兴,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同上面类似的故事: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
上文中的宣宗是道光帝,文宗就是后来的咸丰帝。这就是《清史稿·杜受田传》所载“藏拙示仁”的故事。
咸丰十五年,咸丰皇帝简介
咸丰皇帝简介
咸丰皇帝简介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扩展资料:
咸丰皇帝是因病重而逝的。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
载垣等请咸丰帝朱笔亲写,以昭郑重。而咸丰帝此时已经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写朱谕。咸丰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
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其后葬于清东陵定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咸丰皇帝
咸丰当十五真假?照片中的钱币看品相,磨损度,字体是真品,同一类的咸丰留存较多,在古玩市场多也不太值钱,所以没有什么人去做假仿制。
咸丰重宝当十五是几几年的那是当五十,去查查咸丰皇帝是几几年就知道了
咸丰通宝当十五距今多少年咸丰(1851—1861),距今160多年。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咸丰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蒙族称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清代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手中握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先后爆发太平天国宗教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奕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上庙号文宗,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清定陵。请高人帮我看看,我妈妈十五年前在土里挖到的咸丰重宝当十五!请高人帮忙看看是不是真的咸丰重宝五真品宝源局版式真品品相市场般喊价500左右;超价格市场量供应;喜欢品种收
咸丰重宝当十五,求价值!!!咸丰重宝当十五,真品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3000左右;真品值钱的;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咸丰年间当十五拍卖表市场价三千元左右,拍卖价一万至八万,问你拍卖去手续费,剩下钱还不如市场价。
咸丰皇帝的几个兄弟叫什么咸丰皇帝有九个兄弟。分别是: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皇五子爱新觉罗·奕誴、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
1、爱新觉罗·奕欣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
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
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2、爱新觉罗·奕詥
奕诒,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八子,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道光二十四年生钟端亲王奕诒,时为琳妃。
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日,享年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与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一母所生。
扩展资料
咸丰皇帝的轶事典故:
《清朝野史大观》有几则关于旻宁生活简朴的逸闻:
旻宁即位后,内府依例给他40方砚,砚后镌有“道光御用”四字。旻宁认为太多,闲置可惜,便将它们分给了臣下。
以前皇帝用笔须送紫毫中最硬的。笔管上刻有“天章”、“云汉”字样。旻宁觉得不合用,让户部尚书英协揆到坊间买一般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
旻宁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
旻宁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曹说:“要三钱。”旻宁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