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七月网511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6省份深度老龄化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6省份深度老龄化以及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我国12省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据媒体报道,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其中辽宁、重庆、四川、上海、江苏等12个省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对于新生儿的奖励,以促进我国的人口增长;也有部分网民认为,当前我国应该着手解决养老问题,以进行未雨绸缪。那么当我国12个省份进入深度老龄化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以下笔者来讲讲自己的看法。

一、政治上:政策先行,抵御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在政治上笔者认为,国家针对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的情况会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抵御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提升人口的退休年龄、以及着手解决养老问题,以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同时会采取相关措施,刺激我国的人口增长以缓解老龄化,而在未来十年之内,国家会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发布相关的政策。

二、经济上:人口红利逐渐消褪

而在经济上,笔者认为该12省份的人口红利将会逐渐消退,因为步入了老龄化阶段,所以在青壮年人口上较为缺乏。因此无法进行大力发展制造业等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在该12省份中的相关工厂可能会外迁至全国其他地区,因此该12省份应该着力打造人才红利,通过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支撑地区发展。

三、社会保障:养老成为大问题

因为前数十年计划生育的影响,现今一对夫妻可能会要照顾4个老人,而这毫无疑问会给其小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养老未来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而相关地区可以采取相关的政策来缓解青壮年人口的养老压力。

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截止2020年6月,如图: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

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18年,辽宁、上海、山东、四川、江苏和重庆等6个省份均跨过14%的深度老龄化标准线。

扩展资料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6%,2018年为11.9%,即增长了0.7个百分点。而2015~2017年分别为10.5%、10.8%和11.4%。从数据来看,最近5年全国老龄化增速呈现加快的趋势。

具体到省份而言,辽宁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2019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706.1万人,占16.2%,这比2018年的15.17%增长了1个百分点。2016年和2017年这一指标分别是13.51%和14.35%,可见辽宁省的老龄化程度在加速。

参考资料来源:大河报-全国深度老龄化省份增至7个长三角比珠三角“先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哪些省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

不再延期!人口普查数据千呼万唤始出来

人口普查结果对一国未来经济发展、国家策略等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广大网友们也是对先前进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非常关注。尤其是上个月统计局宣布延期发布结果之后,各类猜测还有外网的传闻是满天飞。这次节后几乎立刻就公布了数据,无疑给广大人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本次人口总数并没有像国外媒体预测的那样出现下降,目前全国人口共为141,178万人;男女性别比也较之上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有所减小。

老龄化情况严峻,相应措施保障刻不容缓

不过,此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数据虽然人口总量依旧在缓慢上涨,但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不容小觑。目前我们的平均年龄为38.8周岁,把它比作一个人的话就恰好处于“壮年”阶段。但全国65岁以上老人的人口数量为190,635,280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为13.50%。

按照国际社会上的惯例,一般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对老年人的各项政策以及保护措施的落实刻不容缓。

未富先老!多个省份进入深度老龄化

国际上还有个标准,就是将上述比例超过14%的国家地区称为深度老龄化,而从这次的结果上来看,已经有多个省市迈入了这个阶段。他们分别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东三省;重庆四川这两个天府之城以及中部地区的安徽、湖南和湖北。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就是劳动力,也就是年轻人大量流出去别的城市谋求发展,在家乡留下老人。

关于本次6省份深度老龄化和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