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什么是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到底是什么意思)

七月网2110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什么是自由贸易区,以及自由贸易区到底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自贸区

1、首先,我们常说的“自贸区”其实也大有不同,主要有两种。

2、一种叫做“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根据WTO相关规则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所形成的区域,比如说中韩自贸区、北美自贸区。

3、另一种叫“自由贸易园区”,是某一国或地区在自己境内划出的一个特定区域,单方自主给予特殊优惠税收和监管政策。

4、而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既借鉴了欧美国家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又在提升对外贸易、航运服务、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为“自由贸易园区”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

5、和国内现有的保税区相比,自贸试验区堪称“升级版”,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带动投资、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构建对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这早已超越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定位。

6、再从名称上的“试验”两个字也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就好比是国家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块“试验田”,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Shanghai)PilotFreeTrade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上海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就性质而言,自由贸易区可分为:商业自由区和工业自由区。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

而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

“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的主权国家是不受其他国家干预或限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国家,比如中国,那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的的关境以外。

扩展资料:

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由贸易区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1、数量不断增加

最典型的是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迅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与此同时,美元贬值,失业人数增加。

在此情况下,为了刺激对外贸易发展,各州纷纷设立对外贸易区。到1980年,全美的自由贸易区增加到77个,到1994年底,自由贸易区已达199个,贸易分区达285个,总数为484个。

2、功能趋向综合

随着自由贸易区数量的持续增长,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

早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区内自由进出,在区内可以进行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制造、拆装、改装、加标签、分类、与其他货物混合加工等商业活动。

因此,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什么意思

1、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2、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拓展资料:

自由贸易变化

1、自由贸易的迅猛发展,使合法性等因素在国家利益判定中的作用上升,推动国家利益的认证从封闭走向开放,导致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发生了变化。

2、国家间的合作利益日益凸显,亚当·斯密认为,即使人都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利益的和谐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促使这一切实现的就是所谓“理性的安排”。他认为,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众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公众利益。他希望得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但是在谋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就像在许多其他情况下一样,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促进了他本意中没有包含的公共目标的实现。进而,爱德华·卡尔指出,解释个人行为的这些原则也被用于国家。沿着这条思考线索可以看出,自由贸易的迅猛发展,促使国家在议事日程和规则的制定方面要考虑普遍利益的重要性,因而国家利益的国际意义有了明显提高。

3、在一个日趋开放的时代,国际贸易活动密切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各国对合作利益的维护开始成为国家利益的应有之义。一国的经济发展不再以其他国家受损或落后为前提,而是以双方的共同发展作为基础。每一个国家在注重自身利益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实际利益和正当关切,立足从自身利益与其他国家利益的结合中,有效地制定对外政策,灵活地处理国际事务。即使是实力超群的大国,也难以无视中小国家的利益,而愈来愈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一国只有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才能更好地为该国的发展战略服务,其利益才能得到更大限度地增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