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孔繁森的故事 孔繁森事迹

七月网1790

孔繁森的故事100字

1、收养孤儿

孔繁森的故事 孔繁森事迹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

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年幼的孩子常在夜里尿床,他就不厌其烦地洗换床单。

节假日只要有空,他说带上他们逛公园,逛商店,给他们买衣物。孔繁森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每次下乡去,总要带些自已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往往一月刚过半,工资就花光了。

有时连伙食费也不够交。他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却不愿让孩子和他一样受罪,钱不够怎么办?孔繁森就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市长格桑顿珠见孔繁森负担太重,领走了曲尼。

2、救护老人

孔繁森早年在部队医院工作,精通医术。每次下乡前,他都要买上几百元钱药,为农牧民治病。一次,有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肺病发作,浓浓的痰堵住了咽喉,生命垂危。

在没有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孔繁森就用听诊器的胶管亲口将老人的痰一点一点地吸出来,救了老人的命。有一次,孔繁森到拉萨市林周县阿朗乡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走进一个房间,他看到一位藏族老阿爸的脚因烫伤溃烂发炎了,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包,为老人擦洗涂药,又轻轻地用纱布包扎好,还把自己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送给老人。

临走时,他又掏出身上仅有的30多块钱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口中不停地重复着三个字:“活菩萨,活菩萨!”

扩展资料:

荣誉称号

199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11月29日,在带领工作组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时,不幸以身殉职。为纪念孔繁森、发扬孔繁森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区行署,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先后作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发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先后为孔繁森题词,对孔繁森同志给予极高的评价。

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孔繁森“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称号。2018年11月,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繁森

孔繁森事迹

孔繁森的主要事迹或贡献如下: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聊城五里墩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国家要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在他任职期间,拉萨市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他跑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孔繁森的事迹

孔繁森的主要事迹或贡献如下: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聊城五里墩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国家要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在他任职期间,拉萨市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他跑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