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0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010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题目是:“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朝诗人阮元写的《吴兴杂诗》。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整个城池被河流交汇环抱,城外众多的支流小溪,流遍了千家万户。你可以想象在当时来说,交通是何等的繁忙。城里城外车船来往穿梭,到处是浓盛的树木,小桥到处都是,整个城市是何等的繁荣与昌盛。
但是,更值得玩味的是诗的后两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充分体现了庄稼人的聪明智慧。他们在深水里种菱,在浅水里种稻谷,在不深不浅之处种上荷藕,这样的种植理念和做法怎能不粮满仓财满袋呢。
这首诗的教育意义则在于教育人们做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安徽201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安徽2010年高考作文之我见(原创)
第一理解: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我的理解是比话题作文面要窄,比材料作文要宽。话题作文只要与话题沾边即可,材料作文要求中心的唯一性,而最近两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可以根据材料从多角度提炼材料的中心。这首诗就是材料;“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这句话就界定了我们要写的是新材料作文,要根据材料自身内涵思考、联想,写一篇文章。
第二理解是这篇文章最好写成议论文。因为诗的最后两句富含哲理,且题目中已经包含“思考或联想”的字样。写成散文、说明文要想写的很好不是太容易。
第三理解是材料作文要像材料作文。我的意思是文章离不开“材料”。我们提炼中心离不开材料;我们开头、中间、结尾要不断地与材料发生联系。最怕同学撇开材料无限生发。
第四理解是要读懂诗歌。这首诗难度不大,试做简译:四条河流最后合成一条大河环抱着城池然后斜斜的流向远方,这条河流有许许多多的小溪遍布在千家万户的门前屋后;水深的地方老百姓就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就种稻,水不深不浅的地方就植荷。读懂原诗是中心定位的基础。而这首诗不是对所有学生都没有难度的。
第五理解是中心,这是关键的关键。如果跑题,作文写得再好也在二等一下。中心把握好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得到45分以上还是不成问题的。这首诗的中心在最后的两句。农人根据地理条件种植作物,可见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生搬硬套,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教师要因材施教、管理者要善于量才录用、学生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前途、资源要充分的利用、经济发展注意低碳效应等等。利用哲学原理谈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算跑题。当然还可以从诗的前两句引发感想,比如海纳百川、凝心聚力、造福于民等,但保险系数不高,风险较大。
第六理解是这篇作文一定不要忘记拟标题。标题要简短、明确、最好揭示文章中心,表现材料内核。这是四平八稳的做法。能写出精彩的标题更好,没有这方面的灵感千万不要逞能。
第七理解是常规性的理解。就是同学们要选取文章的表现角度,以小见大。行文要会变换角度把道理说清楚。论据要有理论的和事实的。论据要新、要有力、要典型。不要胡编论据。要善于分析,不要写成论据的堆积或拼凑。要善于联系实际。要尽量按“引论、本论、结论”去构思。
第八是对今年作文出题的评价。今年作文与全国新材料作文主流是一致的;与高考作文有意避开社会热点一致的;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一致;接受了去年的惨痛教训——去年安徽高考题全国好多网站都猜中了,考前搜索达17000多条——今年这种情况基本避免了。
但是今年作文有悖于“淡化审题”的原则,古诗的理解、中心的定位都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估计因跑题叫苦不迭的学生不会少。
安徽颍上罗会松
求2010年安徽语文高考满分作文或范文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关于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