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鼎湖山海拔多少米
最近很多人想去这个鼎湖山景区,但是又担心海拔高。哈哈,所以我想问景区海拔有多高,那么到底有多高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看看具体情况。
1.肇庆鼎湖山海拔1000米,在平原地区确实算高的了,在广东附近也算是高山了。虽然这在高原不算什么,但是像广东这样的地方不多,所以真的挺高的。
2.于是著名的青云寺就在山上,香火还挺旺的。景区顶部有一个湖,就是著名的鼎湖。是一个值得打卡进去的景点,风景很迷人。
3.景区离这个肇庆市不到20公里。山脚下很热闹。景区在市区。景区不仅仅是美,还有科研,包括植物和地质。又是宗教朝圣地,所以景区很好,值得一去。
肇庆鼎湖山有什么特色和美景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与丹霞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省四大名山。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534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种。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这里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有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1998年12月,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测定,鼎湖山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05600个/立方厘米,是目前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东西两溪流形成两大景区:天溪景区、老鼎景区。九十年代新开发的鼎湖山新景区叫”新鼎景区”。
鼎湖与七星岩一起于1982年组成星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8年七月又评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示范点。如今,鼎湖山又建起了国际学生旅馆,以低廉的价格接待海内外学生。
七星岩景区
该景区由散落在广阔湖区的七岩、八洞、五湖、六岗组成,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见胜。景区内七座挺拔秀丽的石灰岩山峰布列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岩。它分南北两列,南列由东而西为阎风岩、玉屏岩、石室宕、天柱岩、仙掌岩等,唯阿坡岩独峙北部。两列之间有一土山,山上西有波海楼,东有星湖旅行社。石室岩早在几百年前就以风景幽奇而闻名全国,是星湖游览中心,为七星岩景区名胜古迹较集中之处。岩顶名嵩台,相传是天帝宴请百神之所。岩下有一特大的石室洞,洞口高仅2米余,洞内穹窿宽广,顶高达30余米,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其间。洞中有地下河,泛舟邀游可览漩矾台、黑岩、鹿洞、光岩等景。石室洞内最著名的还是石刻,洞口有唐李邑匿所书的《端州石室记》碑刻。洞内摩崖石刻林立,计有270余处,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有“千年诗廊”之称。石室洞右侧有水月宫,它始建于明朝,1957年重修,依山傍水,红墙绿瓦,与岩前五龙亭、飞龙桥遥相辉映。石室岩上的揽月亭和水月宫倒映入湖,其景甚妙,被称为,“水月岩云”。湖区北部的阿坡岩东麓下有双源洞,长270多米,内有两源合一的地下河,曲折幽深,奇岩怪石瑰丽奇特,游人可乘小艇入洞游览。在星湖南部有星湖游乐园,占地20多万平方米,是现代游乐设施与中国园林融为一体的大型游乐园。[编辑本段]景区鼎湖山景区以亚热带天然森林、溪流飞瀑、深山古寺见长。从世界范围来看,整条北回归带几乎全是沙漠或干旱草原,而纬度相当的鼎湖山景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亚热带、热带森林,所以为各国科学家所注目。它在1980年正式加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同时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世界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林壑幽深,泉溪淙淙,飞瀑直泻,自然风光十分迷人,包括鼎湖、三宝、凤来等10多座山峰。原来山顶有湖,本名顶湖山。西南坡西溪龙泉坑有水帘洞天、白鹅潭、葫芦潭等8处瀑布。山南麓有庆云寺,西南隅有白云寺,山腰建有日僧荣睿大师纪念碑。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于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木丛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次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1856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为原生地的植物有30种。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这里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有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1998年12月,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测定,鼎湖山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05600个/立方厘米,为目前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8年,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创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周围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在�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东西两溪流形成两大景区:天溪景区、云溪景区。九十年代新开发的鼎湖山新景区:天湖景区。
鼎湖山宝鼎园是鼎湖山近年开发的一个新亮点。鼎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国家主席江总书记在联合国赠鼎仪式上指出:"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祥物"。
鼎湖山宝鼎园位于肇庆市鼎湖山的天湖景区,占地约1.3万平方米,园内青山环抱,风景优美。
在宝鼎园下的"鼎湖"(山顶之湖)及相连的山谷新近开辟了一条蝴蝶谷探险旅游线,能观赏到黑桫椤等国家一级珍稀植物及自然林景色,有七、八个瀑布,游程约一个多小时,很受游客欢迎。[编辑本段]飞水潭鼎湖山飞水潭,又名龙潭飞瀑,位于鼎湖山南半山腰、庆云古刹下东侧。去飞水潭,由荣睿碑亭拾级登山,沿曲径云封直上,至半山腰向右拐,过眠绿亭即可。当然,亦可在荣壑碑亭前面的山溪边起步,一直溯溪而上。这里,山石嶙峋,瀑布从40多米高的崖顶深处狂奔而来,直往下飞泻,忽而形成千尺飞流,如白练悬空,忽而溅作满空雨花,如轻纱曼舞。瀑布下,如注的水流汇成一泓碧水,中有巨石,上刻“枕流”2字。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游览鼎湖山时,曾在此游泳,现崖壁上刻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游泳处”6个大字。潭水由此再往下倾泻,继而形成另一个深潭,据传为蛰龙窟,故曰:浴龙池。飞水潭侧建有更衣室,崖间建有观瀑亭,崖壁镌刻着许多赞美飞水潭的摩崖大字和方寸小楷,如“喷雪”、“能移我情”、“天然图画”、“飞泉咽危石”等,颇有诗情画意。夏日到此,观瀑、游泳、濯足,均感遍体清凉,烦热顿消。[编辑本段]水帘洞天鼎湖山云溪景区的水帘洞天,过“浴佛池”,隐隐听得阵雷轰鸣,沿溪急上,壁上千仞,水帘从30米高处倾下,直冲一泓圆圆的清潭,状如天井,四周青枝绿叶,将天井绿盖,漏下星点阳光,折光照映水雾,段段彩虹,飞瀑落潭,形成激湍漩涡,汹涌澎湃,寒气袭人,最可观的是高空水帘飞越飘石下泻,瀑布晶帘飘出,游人可步入晶帘之后,贴崖而过,如入水帘洞中。只见雪光摇曳,帘幕垂落,数滴水花湿衣,情趣横生。站在水帘洞内,隔着水帘往外看,犹如在竹帘窗内外望景物一样,隐隐约约,帘幕掩映,岩壑朦胧,景物扑朔迷离,别有情趣。峭壁上“水帘洞天”四字,为齐田夫同志所书。距潭20多米的石壁上,建有观瀑亭。亭内可见水帘洞天全景。每当阳光斜照时,一条长虹横卧帘前,五彩缤纷,瑰丽夺目。
再沿石蹬溯流而上到水帘顶端,向前看,对面陡峭悬崖,矗立千尺,巍峨险峻,令人叹为观止,往下望,珠帘下垂,温天雾雪,宛如撒玉,蔚为奇观。
肇庆鼎湖山
肇庆,我先后去过三次,唯独这次去了鼎湖山,而且还是在初冬,小雪之后。北方的天气已经寒冷,落叶缤纷,空洞的树枝任风摇曳"吱吱"作响,有的地方已经下了雪。
而鼎湖山却别有洞天,满目绿色,树是绿的,竹是绿的,山是绿的,水是绿的,仿佛是一座大花园。
走在其中,我不由感叹,鼎湖山是不是没有四季?有没有春天?树会不会发芽?有没有夏天,树会不会成长?有没有秋天,树会不会落叶?有没有冬天,树会不会枯枝?如果真没有四季更迭,那树就总是那片绿叶?我疑惑了。
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被誉为"活的自然博物馆",又称"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鼎湖山负离子含量为全国之最高,享有"天然氧吧"之美称。不由写诗"鼎山湖水狂蝶舞,绿木繁花飞瀑逐。四季舒张城市肺,氧吧益寿醉人呼"。
鼎湖山其实还真有湖,原名就叫"顶湖山",山顶的顶,很形象思维。不过,不知哪位权威人士,可能以为不雅,故改顶为鼎,还美名曰,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真不知历史是怎么写的,蛮荒之地,轩辕能到此?心不由衷,又有人杜撰,顶湖山周围有三座山峰鼎立,故名。
中国人改地名的本事不小,只要有权,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感受。据说,明末清初,鼎湖山也曾叫过天湖山,其实也不错,湖悬山顶,可谓天湖,新疆不是有天池吗?这就又有了典故。说,肇庆曾有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永历皇帝驻跸肇庆时,曾多次上过鼎湖山,于是,就有人改鼎湖山为天湖山。
懂得明清历史的都知道,永历就是个流亡皇帝,他整天东跑西奔,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最后还是在昆明篦子坡被吴三桂所杀。这个地方我也去过,至今还立有碑石——明永历帝殉国处,又称"逼死坡"。大多数人们是同情他的,只可惜太短命了,没形成什么大气候,天湖山,也就只是叫叫而已,随着他的灭亡,人们还是叫鼎湖山。
鼎湖山还是不小的,我们沿小溪走去,石刻林立,流水潺潺,倒是遇到不少"候鸟",满口的东北话,他(她)们从东北飞来,在此过冬,等到夏天,又飞了回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见,肇庆这地方气候多么好,环境多么好,多么吸引人,真是有钱人飞走天下,无钱人死守老家呀!
到了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游泳处",我们开始爬山。摩崖石刻,更是到处显现,有的写诗,有的题词,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真是"林荫显性情,石刻展才华"。
印象最深的还有两点,一是快到忠烈亭时,见一老妇双手从山坡上撅一小树,这可是保护环境不允许的,但她撅得倒是那么虔诚、大胆,最后还是让她撅断了。后来我们了解,才知道是拿回去制作什么凉茶喝,可见山上遍地是宝。
另一点是到了庆云寺,一直与我们结伴相行的小伙子拿出了一个大空塑料瓶去接泉水,这到引起了我的注意。细心看去,旁边有一介绍:"一埕油换一埕水"。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女孩从小体弱多病,多方求医医治无效。
一天夜里,母亲做了个梦,梦见观音菩萨叫她带一埕油去庆云寺添香油,然后从寺里装一埕水回来饮用。母亲就照办了,渐渐女儿的病就好了,而且身体越来越壮。附近的百姓得知后,纷纷效仿也带一埕油上山换回一埕水喝。慢慢传说,庆云寺的水是龙泉圣水,时至今日,仍有人灌取。
我们不由把已喝干了的杯子灌满,尝尝这神奇的疗效。据说,这龙泉圣水发源于鼎湖山的山水源头,山清水秀,古木繁多,渗透出来的水汇聚成泉,倒也含有各种矿植物养分,解渴倒是真的,能不能治病那也不是一时的事了,信则灵,但愿如此,可怜天下父母心。
从庆云寺爬上山,就是蝴蝶谷了,我们一路走去,来到了宝鼎园。这里有两个世界之最,不可不介绍。一个是九龙宝鼎,高6.68米,口径5.58米,重16吨,可谓大也。鼎身鼎足共铸有九条金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置于园中,显耀神威。不是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吗?那咱们就铸一个,圆圆传说的梦,也象征着鼎湖山确有其鼎,名正言顺吗,省得他们瞎说。
另一个是端溪龙皇巨砚,重达2吨,高耸置身于园口中央。这是我最喜欢的,传说有的端砚就出自鼎湖山一带,我们来到这里也是想追溯求源看看端砚的出处。一见这么大的端砚,细腻如膏,真是"爱不释手",不时用照相机拍照。
该下山了,本应是坐汽车的,为了寻找包拯抛砚处,我们还是坚持走了下去。包拯抛砚处就在江边,亭子中央塑一包拯立身像,旁边石碑写有"抛砚处"三个大字。
这是一个有关清正廉洁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言说,包拯在端州离任时,船行到此,忽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拯觉得蹊跷,忙问手下,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的事情。原来是端州的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拯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一方用黄布包裹的端砚,手下见不是什么金银财宝就收下了。包拯得知后,很是生气,一手将它抛掷江中。
从此,这里出现了一块陆地,现叫砚洲岛,飘起来的黄布落下,成为一片黄沙,现叫黄布沙,倒也有杜撰的成分。不过,包拯铁面无私,清正廉洁,名声在外,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所以一直称赞,主要是向往当官的都要是像包拯那样多好。
我不由又写诗赞曰:"辞别匿弊水难平,查找原由终事明。包拯端溪抛砚处,千年称颂倡廉风",来结束我们的鼎湖山之行。
九口20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