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哪个诗人
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宋朝诗人欧阳修。“六一”的故事出自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欧阳修的号“六一居士”的来源就是根据晚年醉心家中的六件事物而来。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译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以醉翁为号。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扩展资料: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
起了示范作用,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各体兼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哪一个人物
家对于欧阳修肯定是非常熟悉了,他的诗作有860首,对宋诗的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见他的文学素养极其高,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著名的六一故事是源于哪个诗人,下面就来看看六一故事源于哪个诗人。
六一故事源于哪个诗人六一故事出自哪个诗人
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宋朝诗人欧阳修。这个故事出自欧阳修所著的《六一居士传》,里面讲述的是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以醉翁为号。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就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收集收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也知道我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这就是著名的六一故事。
六一故事源于哪个诗人六一故事出自哪个诗人
而欧阳修也被称为六一居士,就是根据晚年醉心家中的六件事物而来,正如故事里面所提到的,他的家里面有藏书一万卷,收录的金石文字一千卷,还有一张琴,一盘棋,而且还经常备好酒一壶,加上逐渐老去的自己,体现了欧阳修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可以悠闲的生活,不被世俗所打扰,在这五样东西里尽情享乐。
六一故事源自于谁写的
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哪个诗人
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宋朝诗人欧阳修。出自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六一居士传》
宋代: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