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什么意思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意思:字面上的谁说落下的花叶对水有感念之心,而流水却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这现在多用于男女恋爱方面,比喻男女双方的爱情波折,一方情意深长,另一方却并无此意。
释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uòhuāyǒuyì,liúshuǐwúqíng,用来形容一方有意一方无意,多用于形容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
示例:谁知朱重是个老实人,又且兰花龌龊丑陋,朱重也看不上眼。以此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扩展资料
真实出处
那么,这句诗究竟出自哪里呢?赵荐轩先生告诉笔者,“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一句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第十三卷张道陵七试赵升》,之后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之中。
再往后,则又见于明代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这三本都是明代比较流行的话本小说集,所以此句应该只是当时社会上较流行的无名文人的诗句。至于说网上盛传的《续传灯录》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流水无情,落花有意,什么意思
翻译:落下的花瓣有意跟随随流水漂泊,流水确是没有意愿爱上落花。多指,女子倾慕男子,但是男子却对女子无意,用来比喻单相思,暗恋。
语出: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扩展资料: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故事:
民间传说,赵匡胤当初未曾发迹前,跟随他时任岳州防御使的父亲赵弘殷时,是一位地方豪杰。人都称匡胤为赵公子,或称他为赵大郎。此人生得面如噀血,目若曙星;力敌万人,气吞四海。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个爱管闲事的活祖宗、撞没头祸的太岁爷。
他先在汴京城打了御勾栏,闹了御花园,触犯了汉末帝,逃难天涯。后在关西护桥杀了董达,得了名马赤麒鳞。于黄州除了宋虎,朔州三棒打死了李子英,灭了潞州王李汉超一家,来到太原地面,遇了叔父赵景清。
景清在清油观出家,就留赵公子在观中居住。谁知染病,一卧三月。比及病愈,景清朝夕相陪,要他将息身体,不放他出外闲游。一日景清有事出门,分付公子道:“侄儿耐心静坐片时,病如小愈,切勿行动!”
景清去了,公子那里坐得住,想道:“便不到街坊游荡,这本观中闲步一回,又且何妨。”公子将房门拽上,绕殿游观。先登了三清宝殿,行遍东西两廊、七十二司,又看了东岳庙,转到嘉宁殿上游玩,行过多景楼玉皇阁,一处处殿宇崔嵬,制度宏敞。公子喝采不迭,果然好个清油观!
观之不足,玩之有余。转到酆都地府冷静所在,却见小小一殿,正对那子孙宫相近,上写着“降魔宝殿”,殿门深闭。公子前后观看一回,正欲转身走去,忽闻有女子哭泣之声。他在这里遇见京娘,动了恻隐之心,一路护送京娘返乡,对于京娘的爱意并没有接受,而是与京娘结为兄妹成为“英雄救美”的千年佳话。
然而,这样一段精美的民间故事传说,结尾受世俗影响,并不十分地好。赵匡胤行侠仗义,历经千辛万苦,一路上晓行夜住,避嫌疑,战贼盗,迢迢千里之遥地将京娘送回家中以后,被京娘的父亲赵员外与京娘的哥哥赵文无端猜忌,横生枝节,气走了赵公子,逼死了京娘。
原来赵家父子在私下里商议,赵文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妹子被强人掳去,家门不幸。今日跟着红脸汉子回来,人无利己,谁肯早起?必然与这汉子有情。千里送来,岂无缘故?妹子经了许多风波,又有谁人聘她?不如招赘那汉子,两全其美,省得旁人议论。”
那赵员外是个随风倒舵没注意的老儿,虽然问过女儿,那赵匡胤赵公子一路事女如妹,并无半句戏言。但他却不以为然,席间硬要赵公子和他女儿成就姻缘,惹恼了赵匡胤,愤骂离席,跨马而去。以致女儿也含羞悬梁自缢而死。
后来,直到赵太祖灭了北汉,追念昔日与京娘兄妹之情,差人打探,闻听京娘之死讯后,甚是嗟叹,敕封为贞义夫人,立祠于小祥村。了却了这样一桩“千里送京娘”的公案。
落花虽有意,流水本无情 是什么意思
落花虽有意,流水本无情意思为:落花虽然对流水充满爱意,但是流水本身无情只会冲走落花。落花虽有意,流水本无情出自出自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第十三卷张道陵七试赵升》。
落花虽有意,流水本无情比喻男女双方的爱情波折,一方情意深长,另一方却并无此意。在男女婚恋问题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与单相思,一厢情愿有相同之处,多用来形容单恋的一方。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冯梦龙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1646年。他生下时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之遥相呼应,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艺术家,如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等。李卓吾、汤显祖、袁宏道等等一大批文人,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色,卓绝的艺术成就,写下了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
冯梦龙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生于1574年(明万历二年),出身名门世家,冯氏兄(冯梦桂)弟(冯梦熊)三人被称为“吴下三冯”。其兄梦桂是画家,其弟梦雄是太学生,作品均已不传。冯梦龙除了写诗文,主要精力在于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他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