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蝉》唐虞世南意思
白话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虞世南的蝉全诗
虞世南的蝉全诗如下:
《蝉》是唐代文学家虞世南所作,全诗原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文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虞世南的《蝉》的全文是什么
译文:
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2.《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注释: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④疏桐:高大的梧桐。
⑤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⑥藉(jiè):凭借、依赖。
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
推荐于2020-02-17
查看全部80个回答
挽回爱情的句子_男人聪明的方法_如何挽回女友
根据文中提到的古诗为您推荐
挽回爱情的句子?分手后怎么挽回TA的心,挽回需要技巧!挽回需要方法,希望看完能帮助到你!
land.ixiaolu.com广告
玉器春联翡翠的冰种价格表-别再吃亏了
值得一看的玉器春联相关信息推荐
玉器春联讲述玻璃种翡翠,看完这篇文章,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总买到错玉了!别着急买,等你了解了市场后,你就知道该怎么选择了玉器春联…
66.hljbhs.top广告
273条评论
同明HAPPY209
👍👍👍👍👍
查看全部273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官】零售-教辅书籍_正版下载
各类书籍正品爆款1折起!秒杀活动天天有书刊超低价格嗨到爽!新人下载领专属特惠!
广告2020-09-04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扩展资料《蝉》赏析:《蝉》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