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如何母乳喂养,以及如何母乳喂养新生儿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如何正确母乳喂养及技巧
“喂奶是会呼吸的痛”,“痛得全身细胞都想排斥喂奶”,“越痛宝宝吸得越大力”,难受得让很多新手妈妈甚至想放弃母乳。
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妈妈都经历过“痛不欲生”——喂奶就钻心痛。其实,这种疼痛是可以避免的,新手妈妈完全不需要忍受它!
一、为什么喂奶会痛?
造成哺乳疼痛的最根本原因——衔乳姿势不正确!
如宝宝吃奶时,只含住了乳头,未将乳晕含在口中;宝宝嘴未张大,下唇向内翻;下颚没有接触到母亲的乳房。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衔乳姿势。
正确的衔乳姿势,妈妈会更舒服,宝宝吃奶也会更省力,吃得更好更快。
二、母乳喂养的正确含接姿势
妈妈采用C字形手法托住乳房,用手指或乳头拨弄新生宝宝的面颊或下唇,能帮帮助宝宝建立觅食反应。当宝宝的嘴张开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宝宝的嘴里。
宝宝的下颌贴在乳房上,下唇向外翻,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舌头成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呈现圆形。
注意:
(1)宝宝吮吸时,如果面颊内陷,说明含接姿势不正确;
(2)宝宝含乳正确,能看到吞咽动作或听到吞咽声音。如果出现的是咂咂声,则说明含接不正确。
(3)喝奶过程中,宝宝慢而深的吮吸,这也表明含接姿势正确,吮吸有效;
(4)有的妈妈乳晕较大,因此宝宝不一定能含住大面积乳晕,这并不一定就表示含接不正确。
三、衔乳姿势不正确,会导致这些问题
如果婴儿以错误的姿势含接乳房,不出几天,就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乳头疼痛。错误的吸乳头姿势是造成乳头疼痛的最大原因。婴儿用力吮吸,并把乳头吸进吐出,造成乳头上的皮肤和宝宝口腔不断发生摩擦,乳头就容易破裂,甚至出血。
2、无效吮吸。含接姿势不正确,宝宝吃奶很费劲,会更用力吮吸,一方面会造成乳房逐渐肿胀;另一方面会增加哺乳时间,妈妈更疲惫,宝宝经常吸不到奶,营养得不到满足,影响生长发育。
3、抗拒吃奶。宝宝长期吃奶费劲,可能会有挫败感,拒绝吃奶。
4、泌乳量减少。乳汁流量小,宝宝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许多妈妈就会给宝宝一些添加物,乳房持续没有排空,泌乳量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母乳喂养不会引起乳头、乳晕或乳房的长时间疼痛。如果刚开始喂奶,就出现长时间疼痛,那么需要检查一下含接姿势是否不正确,及时改过来。
另外,如果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而导致无法得到足够的乳汁,这种情况下,增加吮吸的次数无法改善情况,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整含接姿势。
如何正确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要采取以下正确的姿势:
第一、要让孩子紧贴母亲,让孩子的头颈臀保持一条直线,面部对乳房,鼻尖对着乳头。
第二、母亲的手指要乘C形状来托住乳房,四指并笼放在乳房的下方,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轻轻压住乳房的上部。
第三、让宝宝的嘴巴张大、下唇外翻,含住大部分的乳头和乳晕,舌头舌勺状含住乳晕和乳头的大部分,这时候可以充分吸吮母亲的乳汁。
如何正确的母乳喂养
如何正确的母乳喂养
如何正确的母乳喂养,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既经济又实惠,一般宝宝出生后医生都会就建议妈妈们尽快开奶,尽快能给宝宝喝上母乳,有很多新手妈妈都不清楚母乳喂养要怎么做,下面给大家分享如何正确的母乳喂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正确的母乳喂养1母乳喂养正确方法一:要讲究卫生
宝妈们喂奶前,一定要用温水洗净,再用热毛巾擦干,避免有汗渍或污垢、细菌在宝宝吸奶的时候通过口腔进入宝宝体内。另外喂养前还要轻轻按乳房,挤掉前面几滴奶,然后再开始哺乳。
母乳喂养正确方法二:姿势要正确
产后头几天,由于疲劳体虚,可以采用躺在床上喂的姿势。以后一般采用坐姿,坐在床头或靠椅上,背后用一二个软垫把背靠牢,尽量放松全身,轻松愉快地进行哺乳。用一只胳膊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奶头上部,用食指稍往下压,这样使乳稍微离开婴儿的鼻子,避免乳房堵上小儿的鼻孔,还能防止因奶水太冲,孩子吸吮迅猛而发生呛奶和吐奶。
母乳喂养正确方法三:喂奶的时间有讲究
不少的育婴专家表示,宝宝出生的前3-4天,每2-3个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大约要喂8次左右,晚上还可能喂2-3次。而宝宝到了3个月大时,通常大约4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喂5次,夜间喂1-2次。建议宝妈们最好是固定喂奶时间,防止漏喂或多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宝妈们不要宝宝一哭闹就喂奶,一定要弄清楚宝宝哭闹是饿了、尿了,还是不舒服,然后才进行相应行动。
母乳喂养正确方法四:添加辅食
一般情况下,即使是进行母乳喂养,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也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进行喂养。辅食能提供更多元、完整的各种营养,包括:热量、铁质与维生素,甚至是微量元素如锌、铜等。根据不同月龄逐次给不同种类的辅食,可以让宝宝习惯多种口味,避免日后出现偏食的现象。
如何正确的母乳喂养2几种母乳喂养误区
误区一:产后前两天奶水很少,还是给宝宝先加点奶粉吧。
在产后前两天,因为还没下奶或刚下奶,妈妈的`奶水很少,有的家长爬宝宝饿着,会给宝宝添加奶粉,甚至有的医院也会建议给宝宝加奶粉。事实上根本没必要,人体的调节机制是很奇妙的,新妈妈在生完孩子后,乳汁的分泌量与宝宝的胃容量是趋近一致的,宝宝在刚出生1天的时候,妈妈的奶水虽然比较少,但这个时候宝宝的胃容量也只是就小玻璃球那么大,他只需要一点点乳汁就能满足全天的能量,所以不用担心自己奶水不够。只要经常让宝宝吸,刺激泌乳机制后乳汁量会慢慢增多,乳汁量与胃容量通常呈正相关增长、最终达到平衡。
如果一开始就先添加配方奶粉的话,宝宝吃了奶粉后,吃母乳就会吃得少一点,而且因为橡皮奶头长,出奶孔大,宝宝不需要费力就可以吃到奶水了,慢慢地宝宝就不愿意吸吮妈妈的乳了,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乳房因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刺激而影响到正常的泌乳功能,从而导致后续的母乳喂养问题,如下奶困难、奶胀、宝宝产生乳错觉等。
误区二:前奶没营养,哺乳时将开始的乳汁挤掉,或者一边奶水还没吃完,就换另一边喂。
先吸出来的奶我们叫“前奶”,它看上去虽然比较稀薄,但却是富含水分和蛋白质,这也是为什么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喂水。在“前奶”之后,乳汁就变成了白色,而且比较浓稠,这就是“后奶”了,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素,能提供很多热量,保证宝宝吃了后不会经常饿。
如果只是吃到前奶,宝宝会长得比较瘦小,如果只是吃到后奶,宝宝又会缺少水分和蛋白质。所以,一般在喂奶的时候,妈妈切不可将“前奶”挤掉,也不可喂一会儿这侧,又换另一侧,应尽量让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宝宝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误区三:严格定时喂奶,即使宝宝还在睡觉也会唤醒宝宝。
有些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会严格按照隔几个小时喂一次的原则,其实,在宝宝吃奶还没有规律以前,需要按需哺乳。如果严格地按照固定的时间给宝宝喂奶,则可能会导致宝宝在饥饿的时候没有奶吃,而在还没饿的时候又硬让他撑着。这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让宝宝对吃奶产生一种烦躁的心理。只要做到按需哺乳即妈妈感觉奶胀或宝宝饥饿时即予哺乳,既有利于妈妈乳汁的分泌、预防奶胀,又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误区四:挤奶时挤压
有些妈妈在挤奶时,用手挤压乳或整个乳房希望尽最多的力量将乳汁挤出,但往往乳汁不但未被挤出反而使乳或乳房损伤。正确的方法是,在乳距离乳晕2cm处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压力应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也就是说,必须压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反复一压一放,依各个方向按照同样的方法按压,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来。这方法一般不会疼痛,否则就要看是否方法错误了。一侧的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挤压另一侧,如此反复数次。每一次挤奶至少需要20-30分钟,每天至少6-8次。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