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什么

七月网328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什么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举措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十四五”时期中国要怎么干?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克服哪些挑战?30日,中共中央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外界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

“十三五”期间收入和消费取得这些成绩!

“十三五”期间,中国在收入和消费领域取得了哪些成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在会上介绍,过去几年,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5%;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19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4,比2015年缩小了0.09;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由2010年的1亿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亿多人。

同时,居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36.9%;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30.6%降为2019年的28.2%,这反映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19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0.6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1.74倍,今年网上零售更是乘势上升。

过去几个月面对疫情冲击,中国采取了促增收、扩消费举措,居民收入和消费逐步恢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十四五”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针对会上有记者提到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拉大的问题,宁吉喆表示,“十四五”时期将按照《建议》的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此外,中国还将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发展服务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

——新发展格局不是国内经济单循环

中国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那么,在“十四五”期间以及到2035年,是否会把更多重点放在发展国内循环上,对外开放的地位会不会因此而下降?

对于这一问题,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国内循环也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不是说层层要搞省内循环、市内循环、县内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深入参与国际循环,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韩文秀表示,中国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他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相反,展望未来,中国外贸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持续地扩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持续地提升,这也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什么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劲发展的强大合力。

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全市人民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全面领导是抵御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运行的根本保证。

必须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扩展资料

在乌鲁木齐的宣讲报告会上,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科学系统、深入浅出的阐释解读。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学习宣讲凝聚力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宣讲活动综述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什么

法律分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关于本次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和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