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中国劳动节的来历,中国劳动节的意义

七月网498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国劳动节的来历,以及中国劳动节的意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中国劳动节的来历,中国劳动节的意义

关于中国劳动节的来历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劳动节习俗:

1、泰国——在“五一”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今年泰国1日放假,2日补休。

2、日本——日本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国家,5月1日前后的节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4日国民假日、5日儿童节,这些假日连起来,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时间,最长的甚至达11天。

3、美国——恰逢周末,美国30日、1日都休假,但以往都只在1日休假一天,没什么庆祝活动。

4、俄罗斯——5月1-3日全国放假,届时各政党都会齐聚红场进行演讲等,普通市民会举行游行。

5、德国——1日放假一天,今年周末和五一节重合,但德国也只休一天,并不会补休。据悉,每年德国很多人都会借五一这个机会闹事,抗议政府,要求减税。今年也不例外,从30日就有骚乱发生持续到1日,很多超市被抢,汽车被砸、烧。

6、意大利——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现在每一年都在享受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的假期,但不少人对于五一节的来历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这就不应该了。

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一个共同节日。这一节日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事件。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当时斗争的残酷背景:

19世纪8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但是,美国的工人却和其他国家的工人一样,工作繁重,工资很低,工时很长。工人要工作14到16个小时,有的甚至必须干18小时,而他们的生活却仍然是凯寒交迫。

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家企业的35万工人终于举行了游行示威,打出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标语。经过艰难的斗争,在世界进步典论的压力下,在美国工人阶级坚强不屈的努力之下,在1887年12月,美国近20万工人终于取得了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的胜利。

三、第二国际确定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9年7月14日,这是法国革命中攻破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就在这一天,在法国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成立了第二国际。会议根据一位法国代表的提议,通过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这就是将5月1日即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纪念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国际劳动节。

从此以后,每年的5月1日就成为了全世界劳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这一天,不仅仅是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纪念日,而且成为全世界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标志。

四、中国纪念五一劳动节:

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是在1920年。这一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这一年的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一”被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此后,每年的5月1日不仅要举行纪念活动,而且还要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

中国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这个节日源自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当时的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力,在1886年五月一日,举行了大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各国劳动人民都会举行活动来庆祝。

1918年,由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宣传”五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关于中国劳动节的来历和中国劳动节的意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