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什么是乐府诗(什么是乐府诗歌)

七月网349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乐府诗的问题,以及和什么是乐府诗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什么是乐府诗(什么是乐府诗歌)

什么是《乐府诗》

在中国中古时期的汉魏两晋南北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汉武帝设立乐府,采集各地风谣,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出个人化的声音。乐府诗中的诗,可以真正地称为抒发情怀的诗.许多诗人如鲍照、杜甫、白居易、元稹、皮日休等,都写过不少优秀的乐府诗。

什么叫做乐府诗

乐府诗的意思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

乐府,中国古代民歌音乐。乐府是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乐府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

什么是乐府诗,来历是什么

汉武帝立乐府,制作雅乐,采集民歌,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乐府诗的起源:

秦有乐府,为少府属官。汉初设乐府令,掌宗庙祭祀之乐。汉武帝立乐府,制作雅乐,采集民歌。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

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扩展资料

汉代乐府诗的类别

1、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

郊庙歌辞:为祀天地,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燕射歌辞:为朝廷宴飨所用。

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燕飨;杂舞用于宴会。

2、军乐

鼓吹曲辞:是用短箫铙鼓的军乐。

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

3、民间的歌辞

相和歌辞:为汉世街陌谣讴,起初只是人们随意吟诵,“后渐被之管弦,即为相和曲”。

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内容多为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杂曲歌辞:有写心志,抒情思,叙宴游,发怨愤,言战争行役,或缘于佛老,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故称杂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府诗

OK,关于什么是乐府诗和什么是乐府诗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