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口相声台词,越短越好!!!还要超搞笑!!急急急!!!
马三立的“逗你玩”,单口相声
母亲:“宝宝,妈妈忙去了,咱外边晾的衣服呢。你看着别让人偷了去,有事就叫我。”
宝宝:“嗯”
来了一小偷,对孩子:“几岁啦?”
宝宝:“5岁”
小偷:“你叫什么名字啊。”
宝宝:“我叫小虎”
小偷:“你认识我吗?”
宝宝:“不认识”
小偷:“咱们俩一起玩吧,我姓逗,叫逗你玩,你叫我,叫我。”
宝宝:“逗你玩”
小偷:“好,太好啦。”
小偷拿走了衣服,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褂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好好看的”
小偷拿走了裤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裤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这孩子。一会我揍你,好好看的别叫啦”
小偷拿走了被单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被单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这孩子。再不老实,我揍你。”
小偷走了,母亲出来了:“咱们的衣服呢?”
宝宝:“拿走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扩展资料
与传统的叙事艺术(如评书、故事等)相比,单口相声在内容上侧重于反映人物之间的对话,并主要依靠对话构成包袱、塑造形象。由于其创作中对包袱的组织要受情节、人物性格的制约,所以单口相声创作的难度很大。
故事型的单口相声创作近年来已近于绝迹,议论型的单口相声则由于在内容与形式之问存在着不易克服的矛盾而让位于对口相声。
单口相声这种形式在长短并没有规定,有的能连着说几天,有的说一段只要二三十分钟甚至三五分钟,半天下来就能说许多小段。
因此,单口相声又有“大笑话”和“小笑话”的分别。“大笑话”是由许多段“小笑话”组织成的,有点儿像章回体裁。这种形式的内容很多是取材于历史传说(特别是清代的),有的取材于民间流传的长篇故事,如《江南围》《张双喜》《吴三汉抗粮》《马寿》等。
搞笑相声台词大全
甲:我们俩给大家表演
乙:对,说一段相声
甲:我们俩啊,上了台啊是搭档
乙:下了台呢,是同桌
甲:他就是我同桌的你,(唱)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乙:这位唱上了
甲:(继续唱)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的把你的长发剃去,谁给你画的胡须
乙:我哪有胡须啊
甲:这不么,八字胡,哦,看错了,是眉毛
乙:你什么眼神啊
甲:开个小玩笑,现在我们俩可是亲如兄弟的好朋友
乙:对,关系特别的铁
甲:如果我是任天堂
乙:我就是那魂斗罗,最好的玩伴
甲:如果我是哈利波特
乙:那我就是邓布利多,时时刻刻关心你
甲:如果我是擎天柱
乙:那我就是大黄蜂,亲密的战友
甲:如果我是玉米加农炮
乙:那我就是高坚果,好嘛,植物大战僵尸
甲:我们俩从小就是同学
乙:对,小学我们俩就同班
甲:那时候老师总让我们说自己的理想
乙:对,老师总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甲:我的梦想是当**叔叔
乙:小男孩都羡慕**
甲:通过我多年的努力,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一半……
乙:怎么是一半呢?
甲:有人管我叫叔叔了……
乙:哦,这么个一半啊。再努力,还有人管你叫大爷呢,管什么用啊
甲:我们俩从小就是兄弟,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宿敌
乙:宿敌
甲:对,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
乙:别人家的孩子?
甲:对,我小时候一调皮,我妈就说,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多听话
乙:对,我一考试不及格,我妈就说,你看看,别人家总考一百
甲: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
乙:这个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第一
甲: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生活费还嫌多
乙:说了半天,这别人家孩子到底长什么样啊
甲:是啊,这么完美的孩子得长什么样啊
乙:从来就没见过,那只是一个传说
甲:有一天,学校广场上号召同学们献血,说是200CC送一盒巧克力,400CC送个手表。我想那我捐400,献了爱心,还有手表戴,我的搭档不一样
乙:我怎么了?
甲:我的搭档听说了,跑过去问护士:“一万CC送什么?”
乙:霍,一万CC
甲:护士淡定的说:“骨灰盒。。。”
乙:连骨髓都抽没了
甲:我这搭档很有爱心
乙:爱心什么啊爱心,我这不是财迷转窍么
甲:还有一次,我和搭档去看电影,演的是哈利波特
乙:对,我们都喜欢这个
甲:进场的时候,一小女孩和她妈妈在我们背后,是个小粉丝,穿着斗篷,拿着一个玩具的魔杖玩,
乙:哈利波特的小影迷
甲:她举起魔杖指着我搭档的后背:我要把你变成丑八怪!这也搁别人,可能就生气了,我的搭档,他很有度量,他听完,笑了
乙:小孩啊,咱不能和他一般见识
甲:他转身过去,“小朋友,你也来看电影啊”,就听到一声惊叫:妈妈!妈妈!魔法显灵了。
乙:唉哟,去你的吧
单口相声台词,3分钟以内。要搞笑
在旧社会有一句话:“同行是冤家。”
有些人就相信了这句话,吃了不少亏,上了不少当。同行与同行之间闹对立,连出家的和尚老道都闹别扭,古书里有很多和尚与老道互相争斗的故事,他们念的经就有矛盾。谁家死了人,请棚和尚来念经,超度亡魂,叫鬼魂到西方去,因为西方是极乐世界,西方接引。
可是老道一念经,叫鬼魂到东方去,因为东方是白阳世界。要是换尼姑念经,就叫鬼魂到南方去,因为南海大士不是在南边儿吗?可是喇嘛来念经,就叫鬼魂到北方去。
世界上没有鬼,如果真有鬼,这就麻烦大啦。怎么哪?要是请和尚、老道、尼姑、喇嘛在一块儿冲这死人念经,叫鬼魂也为难哪?到底上哪方好呢?听谁的对呢?这鬼魂没准主意啦,只好站在那儿转吧。您看马路上刮的旋风,大概就是他们念经念的,不!这不像话啦。
表演形式
鉴于单口相声是由一个人演说可笑故事的表演形式,有些研究者认为它是中短篇小说的一种口头表述形式,其实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单口相声与中短篇小说同属于叙事性的艺术形式,从叙事状物、刻画人物等角度看,两者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单口相声又有其独到之处,它在表达上并不一定像小说那么有头有尾,更主要的,也是它更为突出的艺术特性,在于它是一种风格独具的喜剧性的口头叙事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