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北京世博园的景点介绍(北京世博园的景点介绍图片)

七月网450

昆明世博园各景点介绍

昆明世博园各景点介绍

北京世博园的景点介绍(北京世博园的景点介绍图片)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世博园)是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昆明世博园各景点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昆明世博园各景点介绍【1】

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金殿风景区,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218公顷(约3270亩)。西南至东北长2.5公里,南北平均宽1.1公里。园内森林密布,水面宽广。世博园内共移树木、竹类1500种,约20万棵(丛),其中有的树龄长达数百年。有近年百种珍稀名贵且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其中80余种属国家保护类,有来自热带、温带、高寒地区的珍稀植物近2000种。还有400余种常用、珍稀药用植物,有巧夺天工的盆景艺术,还有来自9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园林、园艺精品。

世博园由中国馆、大温室、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国际馆五大展馆、七大专题园(竹园、药草园、蔬菜瓜果园、树木园、茶园、盆景园、名花玉石园)、四大广场(迎宾广场、世纪广场、艺术广场、华夏广场)及室外展区等组成。浓缩了多种独具特色的中外建筑,再现了美好自然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世界各国园艺风格及发展水平。

竹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沿砚塘水分为7个片区,栽种200多种竹类,包括世界著名竹类、中国珍稀竹类及云南特有竹类,按其自然生长的状态栽种。

药草园——占地8700平方米。药草园把中华民族5000年来所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医药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传统的江南园林风格、立体山水画模式,向国内外展示中医药的特色和内涵。这里有名贵药用植物人参、天麻、红豆杉、治癌药、银杏、肉桂;有常用中药品种厚朴、黄柏、首乌、大黄、杜仲;有民族民间药用植物八角枫、接骨丹、倒提壶等;有药用花卉金桂、玫瑰、月季、百合等;药用地被植物有地板藤、山奈、马齿苋、地丁等464种药用植物。

艺术广场——它的背景是一座山的断崖面。自然的山石、潺潺的`流水,形成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山水景观。

国际馆——是流线型的现代建筑,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呈波浪形上升,最高处距地面21米,隐喻“迈向21世纪”之意。圆形的主厅寓意平等、团结。馆内有59个国家和25个国际组织搭建了展台布展。

人与自然馆——该馆取形于“三叶草”的空间网架结构,形成三面环水。凭栏而视,绿荷弄波,游鱼相戏。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展览通过图片、录像和实物等形式,围绕“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永远的绿洲”三个方面,呼吁人类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共同迈向新世纪。

中国馆——世博园最大的展馆,总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该馆的主题为“绚丽多彩的中国园林园艺”。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过连廊将各展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展厅一楼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内蒙古、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海南、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及香港、澳门、台湾(民间)展厅共34个展示单元。二楼有92个展位,由国内企业和单位布展。

昆明世博园名花艺石园【2】

规模宏大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后续开发工程结出硕果,经过世博会结束后的长期论证和近半年来的周密施工,计划中的名花艺石园已经建成并正式对游客开放。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名花艺石园位于世博园内五叉路口枫园路和茶园路之间,占地面积60000万平方米,分别由"艺石景区"、"名花景区"、"摩崖景区"和"七彩景区"四大部分组成,园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念,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名花、艺石、摩崖、绿化为内容,以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为形式,以云南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风格,以"自然、多彩、悠久、开放"为主线,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云南民族文化、园林文化之精髓,使全园景观既状观秀丽,又充满诗情画意。

"艺石景区"以巨型工艺石"宇宙太阳石"和天然石"石林春晓"、"滇岳山神"等为主体,点缀花卉和其它景石,使自然山石与园林花卉相映成趣。全园艺石、景石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26个地区,石头种类达52个,营造艺石景点56组,堪称石种造园之最。

"多彩景区"以展示世界和中国各省、区、市名花为主,辅以观赏效果较好的其它植物,营造多姿多彩的特色景观。目前共种植或移栽名花66个种类,396个品种,今后将逐渐增加至99个种类,600余个品种,使其成为集中观赏世界各国名花和国内省花、市花以及各地名花的花卉大观园。

"摩崖景区"利用天然峭壁峡谷,对山崖峭壁进行加固稳定处理,以人工塑石与天然石堆砌相结合的方式,塑制石壁,雕刻岩画,与瀑布、幽潭、溪流、叠水、汀步、曲径等景观相结合,展现出一幅飞瀑溅石、山花烂漫、鱼游鸟飞的天然摩崖花园景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虽由人作,宛若天成"之艺术效果。景区入口处设一艺石珍品馆,可供游人观赏、歇息、品茗、聚会与休闲。

"七彩景区"利用大块坡地,种植彩叶灌木以及宿根、球根和草木花卉,形成大色块七彩图案花坛。景区造型简洁,富有时代气息,上端设供游人登高观赏风景的"彩云亭",下端设"九州永泰"艺石组景。整个景区与世博园断崖和艺术广场对景呼应,令游人心旷神怡。

此外,名花艺石园大环境成片种植特色花卉和绿化植物,进一步映衬出鲜花烂漫,绿树葱茏的环境氛围,更显出名花艺石园的美仑美奂。

;

上海世博园有哪些景点

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园内分为5大场馆群组成,分别是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上海世博会很大,光是一园区的景点就可以玩很久,因此建议若是想好好体验需要留出多几天的时间好好玩耍哦。

上海世博会,分为A-E片区。

A片区:中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其它亚洲各国国家馆。

B片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

C片区:欧洲、美洲和非洲各国国家馆。

D片区:部分企业馆。

E片区:部分企业馆、城市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科技和环保是每届世博会的重点,德国馆内有一个巨大的金属球,内设感应装置,能对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回应;以色列馆将展示一种微型的胶囊,通过“人体漫游”的方式完成一次无痛苦的身体检查;意大利馆的外墙,可变幻透明度,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和湿度。

昆明世博园的主要景点

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25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43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50平方米,室内地坪高程1953米。

国际馆位于博览园的最东端,主游路收尾处,离博览园主入口约2公里。

主体建筑以郁郁葱葱的山林作背景,环境优美。建筑造型由一圆形主体和100多米长的弧形墙组成,以大体量的展览空间展现在观众面前。建筑结构通过几个同心圆柱网形成几个完整而流动的空间。世界各国的展室环绕中庭布置,充分体现了平等和睦的国际大家庭关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筑有一种向上向前的动感和气势,象征着人与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纪的决心。

国际馆大部分为两层,高8.5米,局部分为三至四层,高19.2米,平面尺寸总体约66米×78米,中庭的圆形屋顶,直径18米,圆形中心部份采用钢网架玻璃采光天棚。

国际馆前广场结合地形设置庭园,前面有景观水流、绿草鲜花,室外绿化和室内绿化相互映衬,使展馆布局溶于大自然。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占地面积19148平方米,场地铺装面积1800平方米,绿化面积6290平方米,景观水池面积6100平方米。人与自然馆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展馆,展馆建设结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两个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现了山、林、水、建筑融于一体的意境。

人与自然馆的平面布局是以远古生态植物三叶草变形规整后的三角形为基本单元拼合成三个六边形,建筑结构采用不锈钢网架,规律性强、空间划分自由,屋面采用具有装饰功能的复合铝板,建筑物顶部高15米。

人与自然馆主入口处的集散休息广场紧靠主游路和景观水池,大片草地缓缓伸向水面,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两部分,前部水域较大,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后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观为主,通过瀑布与前面水域相连。总建筑面积3064平方米,占地面积6650平方米,场地铺装面积1080平方米,绿化面积28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8.95米。科技馆位于国际室外展区的中段,北靠山坡、南临12米宽的主游路,东西两侧分别与茶园和国际室外展区相邻。结合用地状况,科技馆从总体上分为展厅与环幕影院两部分,展厅沿主游路后退40米呈长方形平面布置,前面设计为小广场,广场四周以绿化、小品、旗杆衬托环境气氛;环幕影院设计成球状,位于展厅右前方,隐喻一个果实。

科技馆以“园艺与科技”为主题,展示内容主要分为序言、大自然的馈赠、历史的回眸、智慧营造的绿洲、生命的翅膀五个部分。

主展厅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7.5米,展厅大面积采用净白玻璃落地门窗,顶部设置直径为12米的锥体玻璃顶采光,阳光能透入室内,满足中央绿化区采光;环幕影院分为两层,底层为咖啡厅和休息间,二层为环幕电影厅,环幕电影厅外轮廓环体采用钢网架,银灰色复合铝板面层,球形影厅直径为24米,可容纳观众230人。总建筑面积19927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观礼台面积3600平方米,道路、场地铺装面积4340平方米。

中国馆是'99世博会最大的室内展馆,它与人与自然馆、大温室主广场(新世纪广场)构成世博会主场馆区。

中国馆处于广场北面较高地势,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广场高9米,正对中心广场,设有供开幕、闭幕和开展会期活动使用的观礼台。中国馆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廊将各功能展厅有机组合在一起。整个建筑共分2层,建筑物顶部高18米。基本单元平面为24×24米,共7个。

中国馆的建筑风格结合汉代宫苑建筑与南方民居建筑,绿瓦白墙,绿色代表生命,更是园艺的象征,白色代表着和平与和谐。

中央内庭园分为江南庭园、北方庭园和大理庭园,既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园艺风采,又是观光、休息的理想场所。大温室,总建筑面积3630平方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2米。大温室主体正对世博园入口中轴线,与世博园门、花园大道、世纪广场连成一线,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和景观性。大温室设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共分为四个展区,分别是热带植物展区、温带植物展区、高寒植物展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图片展览馆。三个植物展区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暗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辩证规律。立面采用高差变化处理、分段布置,寒带展区8─12米高、温带展区10─16米高、热带展区10─20米高,打破了建筑形状的单调感。根据三种气候带植物生长环境及生态要求,各展区及内部空间高低变化、斜屋面的设置,适宜于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态空间的需要。参观者既可从室外隔着玻璃观光,又可进入室内与展示环境充分融合,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风光。

瓜果蔬菜园

瓜果蔬菜园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主题为“瓜果蔬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们展示中国的农业发展,开发我国丰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种类,提倡野生没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的蔬菜瓜果。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工程的发展,蔬菜瓜果除了传统的食用价值外,又增添了一项功能——观赏性。进入蔬菜瓜果园你就会觉得此言不假。蔬菜瓜果园展览方式采取以室外活体栽培为主,兼顾实物产品和标本模型等。资源宝库——活体庭院栽培展示。具体展出种类为:蔬菜(约85个品种)、果树类(约99个品种)、瓜类(约20个品种)。再现辉煌——陈列展示。通过对蔬菜瓜果实物产品、标本模型及图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与宣传,让人们更加了解人类与蔬菜瓜果园艺文化的历史渊源,倡导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及促进名特优产品的开发。智慧的绿洲——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雏形。以西芹和矮化苹果集约生产“模型”为主,集中展示我国蔬菜果树生产的科技水平。树木园占地面积25400平方米,位于世博园中部。有一、二级珍稀树种约4万余株。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林木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树木园,可展示我国对珍稀、濒危植物有效保护的成效,以及云南在全球木兰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木园移栽培植各种植物约83科300余种,共计20000多株,其中珍稀濒危植物50种、乔木1000多株。共分为四个区,即木兰科种植区、珍稀濒危植物栽培区、经济林区、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区。云南是木兰科树种分布中心,全世界共有15个属150多种,云南有11属120多种。树木园收集栽种了以华盖木为主的木兰科植物50多种,且多为大树,实属罕见。树木园收集栽培的50余种14000多株珍稀、濒危植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云南红豆杉、伯乐树、秃杉、苏铁等10余种,二级保护植物30多种。一株树龄近300年、胸径1.1米、高13.8米、冠幅8×8米的巨大翠柏从70公里以外的地方移栽入园,创世界柏科植物移栽记录。移栽成活的这株大树,使游人望而惊叹。

以下是沈阳世博园的介绍:园入口主景的南开牌楼为本园主题,以南开大学伯苓楼中部建筑立面为蓝本。透过牌楼可看到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先生的铜像雕塑。铜像后为立于水边的浮雕墙,着重表现了南开培育了2位总理、1位副总理、56位两院院士的光辉成绩。位于园中一侧的瀑布从自然的山石上叠水落入池水中,带来景观的震撼与魅力,同时与浮雕墙形成动静变化。园区的种植设计强调层次的变化与绿化的围合,前区以低矮的美人蕉为主,而后侧则采用大规格的常绿植物形成良好的背景。

新加坡园借地势走向,以林带为背景、鱼尾狮雕塑为中心、“狮城”文明为理念,突出体现“鱼尾狮”热情的迎宾象征,鲜明地展示了新加坡风情及其园艺特色。整个园区分为三个区:中心区由入口广场、水池向上逐级升高,至鱼尾狮雕塑达到最高点,其后为弧形景墙。服务区有两层长廊,一层为新加坡纪念品展示,二层为景观平台和方亭。花卉区设花坛、花坡,展示新加坡国花及其它特色植物。云南围棋子简称云子,据说为明清供品。白子微带翠绿,黑子厚重,对光看则为悦目的绿色。形状单面扁圆,古朴浑厚,手感舒适。围棋精品云子品质优良,一直是全国重大棋赛的标准棋具。云子原产于云南永昌府(郎今保山市)故又名永子。它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元、明、清三代曾享有盛名,深受名士、高僧的喜爱,也是敬献皇室的上乘贡品。后来,由于棋势衰败,世变沧桑,解放前夕,云子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建国后围棋事业受到党和政府重视。昆明第十二中学校办工厂凭借残存的老云子开展科研,经过无数次的试验,1975年在原老云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制成了新云子。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对云子恢复生产极为关怀和支持,终于把云子从绝境中挖掘和发展起来。1980年春,昆明第十二中学校办工厂正式改名为云南围棋厂,批量生产云字牌围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