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火焰山实际上位于哪里 火焰山简介
1、传说中的火焰山实际上位于吐鲁番盆地,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
2、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3、2018年4月13日,火焰山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我国现今的什么地方
《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
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
话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
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时便遭遇这一段对话,从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扩展资料
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印支—早燕山运动时期,改造定型于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由吐鲁番向东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红色山峰.这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7~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最高峰位于胜金口附近。
海拔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浑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
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故名火焰山.这里是中国最炎热的区域,夏季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七度,据说山顶气温可达摄氏八十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焰山
传说中的火焰山位于中国的哪里
吐鲁番火焰山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边,它连绵一百多千米,宽十公里,海拔高度五百米左右。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天,外露的表层在阳光烘烤下温度可以达到75℃,热浪肆无忌惮翻滚,是我国最热的地方。
《山海经》中称吐鲁番火焰山为“炎火之山”,真是切合。这个夏天最高温度可以达到摄氏47.8度,地面最高温度超出摄氏70度上下。新疆吐鲁番属典型性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尽管年平均气温仅有14.5℃,但超出35℃上下的天数却在100天上下,38℃上下的炎热气温也在40天上下。多年测出的绝对最高温度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面温度能超出83.3℃,是名符其实的“我国热极”。
那么,吐鲁番火焰山到底为何这样热?长期以来有几种观点。头一类观点来源于吴承恩,他“觉得”,吐鲁番火焰山的产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自太上老君炼丹炉出来蹬掉几块带有余火的砖,砖落入人世间产生的。当然了,这是传说,但很多读者对于此事坚信不疑。也是有一类观点觉得,吐鲁番火焰山的火来源于地底煤层的自燃。有专家学者在实地考察吐鲁番火焰山时曾发现,这地区在历史上确实经历过烈火熊熊的时候。原因是构成山体的地质构造中带有煤层。当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产生过自燃,近地面偏厚的早已自燃殆尽,并且还能够看到燃烧后留下来的暗紫色结疤。
有关吐鲁番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是有记述。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吐鲁番火焰山),山中经常出现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苗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初次经过吐鲁番火焰山的时候,也曾作诗《经火山》: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尽尽皆汗流,孰知造化功。
其实,吐鲁番火焰山的炎热干燥,还归功于此处与众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现实中的吐鲁番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产生于六七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球内部横向运动时留下来的许多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产生了吐鲁番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新疆吐鲁番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隔绝。加上地形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出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促使此处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因为山地外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