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笛 阅读答案
1、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2、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
3、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4、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5、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6、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7、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8、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9、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0、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11、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12、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们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13、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14、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15、朱丹答:“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16、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17、朱丹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8、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19、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20、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21、听到这句话,朱丹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22、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着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地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23、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光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24、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25、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26、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27、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28、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29、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30、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31、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B“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32、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33、 1.文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34、 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5、 3.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
36、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7、 5.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8、 6.假如你是“孩子方阵”中的一员,在当时情境中,会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
39、1.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4.朱丹是一个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5.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 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应能符合当时的情境,能从一方面谈出深刻感受或从多方面谈感受,语句要通顺。
二、宣纸阅读答案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选自《市场周刊》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湿染性—→—→胶着性—→持久性
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第⑥节画曲线句子中“通常”一词为什么不能删除?(2分)
4.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B.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C.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
D.“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1.(2分)弹性和韧性、吸墨性(每空1分共2分)
2.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2分)
3.“通常”指“一般情况下”,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也不排除偶尔会沾染墨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4.不能。第⑤节补充说明了宣纸的湿染性并阐述了宣纸吸墨性的原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或“⑤⑥节如调换就使文章结构不清晰,层次不分明”)在内容上交代了第⑥节宣纸具有胶着性的原因,⑤⑥节如调换就违背了从因到果的逻辑顺序,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2分)
三、宣纸 阅读答案
1、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2、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3、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4、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5、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6、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7、 1.(2分)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
8、 3.(2分)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
9、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10、 4.(3分)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11、 1.(2分)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12、 2.(3分)宣纸有润墨性、耐久性和变形性。
13、 4.(3分)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关于本次宣纸阅读答案和宣纸阅读答案怎么写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